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张爱萍、吴芝圃、张震的协助下,彭雪枫遵照中央所确定的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与地方党组织密切合作,迅速创建了豫皖苏边区根据地和皖东北根据地,为而后组建新四军第4师和建立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1939年9月,全支队已发展到拥有3个主力团、6个简编团,连同地方武装共12000余人。1939年11月,奉新四军军部命令,改番号为新四军第6支队,全支队共19500余人,包括1个特务团、3个主力团、6个总队(各辖2个团)、5个县独立团(纵队、大队)。1940年1月,中共中央在对新四军发展方向的指示中,以“彭雪枫所部由三连人发展到十二团”作为范例之一予以表扬。


第八部分彭雪枫 将军(3)

彭雪枫与朱德、彭德怀等在一起

与此同时,彭雪枫始终把建立根据地摆在重要地位,确定了“由小块到大块发展,由一块到多块建立根据地”的方针。到1940年6月,建立起以永城为中心的豫皖苏抗日民主根据地。至此,包括津浦路西豫皖苏边区和津浦路东皖东北地区在内的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初步形成,沟通了华中新四军和华北八路军的联系,造成了向西可以连接中原,向东可以挺进苏北,向南则能与新四军的第4支队和第5支队协同作战的有利形势。194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电示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答复国民党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新四军“彭雪枫第6支队抗战有力,坚持敌后,请予奖励”。在此期间,彭雪枫还担任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书记,并亲自创办著名的《拂晓报》和拂晓剧团。1940年6月,蒋介石企图逼新四军退出华中,不断挑起摩擦事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针锋相对,除揭露上述阴谋外,决定八路军一部南下,协同新四军巩固和扩大华中抗日根据地。刘少奇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和华中具体情况,提出了“向东发展,向西防御”的基本斗争方针。1940年6月20日,黄克诚奉命率八路军第344旅和新二旅共5个团南下,到达涡阳以北的新兴集,与彭雪枫所部新四军第6支队会师。两部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7月,中原局报请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批准,将八路军新二旅和第687团,以及活动于皖东北地区的八路军、新四军,包括新四军第6支队第4总队在内,编为八路军第5纵队,由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执行“向东发展”的任务,以八路军第344旅(欠第687团)与新四军第6支队(欠第4总队)组成八路军第4纵队,由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执行“向西防御”的任务。


第八部分彭雪枫 将军(4)

西进途中的彭雪枫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陈毅、刘少奇等在苏北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八路军第4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4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其时国民党顽军用于直接进攻新四军第4师和豫皖苏边区根据地的兵力达9个师10万余人,为新四军第4师兵力的7倍。彭雪枫率部坚持豫皖苏阵地,一面进行反日伪军“扫荡”作战,一面抵抗反共顽军的进攻。1941年4月25日,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鉴于第4师背腹受敌的危难处境,并考虑到抗日大局,指示彭雪枫率部转移到皖东北地区。8月,华中局任命新四军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为第4师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彭雪枫和邓子恢建立起密切合作关系。10月,为粉碎反共顽军对新四军东西夹击的计划,彭雪枫协助陈毅指挥新四军发动陈道口战役。之后,彭雪枫又率部协同兄弟部队,横扫运河沿岸的伪军和土顽,使淮北、淮海、淮南三个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彭雪枫在担任第4师师长的同时,还兼任淮北军区司令员,并兼任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校长,他还系统地编写了《游击战术》、《战略战术讲授提纲》等教材,亲自给学员讲课,为第4师培养了大批优秀军政人才。1942年11月,彭雪枫和邓子恢等领导淮北军民,展开持续33天的反“扫荡”作战,粉碎了日伪军6000余人的“扫荡”,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淮北抗日根据地。1943年春,经新四军军部批准,彭雪枫和邓子恢统一指挥第4师及第2师、第3师各一部,在山子头地区进行自卫反击战,最后铲除了国民党顽固派留在华中的反共堡垒韩德勤部。 1944年春,日军大举进攻河南,蒋介石49万大军不战而逃。为了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制定出向河南敌后发展,控制中原战略部署,并于7月下旬命令彭雪枫挺进津浦路西,恢复豫皖苏根据地,相机控制新黄河以东地区。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据此指示第4师以津浦路东为基地,主力西进豫皖苏边区。1944年8月15日,彭雪枫率部冒着酷暑西进,迅速收复萧(县)永(城)夏(邑)等县。为进一步扩大战果,彭雪枫亲 偾跋撸富拥?师主力于9月11日围歼河南夏邑城南八里庄的集顽军、伪军、土匪三位一体的李光明支队,在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7岁。江苏省洪泽县和安徽省宿县为纪念先烈而修建有彭雪枫陵墓和纪念碑。(彭玉龙)


第八部分齐亚诺(1)

加莱阿佐•;齐亚诺(Cialeazzo Ciano,1903—1944),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意大利政坛的风云人物,卡布里伯爵的继承者,受封为柯泰拉佐伯爵,曾任意大利新闻与宣传大臣,法 西斯最高委员会委员和外交大臣等要职。齐亚诺于1903年3月19日生于意大利里窝那的显贵之家。他的父亲科斯坦佐•;齐亚诺即卡布里伯爵,是墨索里尼的至交,法西斯元老,与墨索里尼共同策划“向罗马进军”的主要成员,后来还被任命为墨索里尼的继承人,担任过多年的交通大臣和法西斯众议院议长。老齐亚诺的这种资历和背景使自己的儿子在三方面受益非浅:一是倚仗权势聚敛起来的巨大财富为儿子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二是与墨索里尼的特殊关系为儿子今后的发迹提供了攀援的梯子,三是长期的从政生涯对儿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齐亚诺逐渐养成强烈的政治野心。齐亚诺1925年从罗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即从事新闻工作,同年进入意大利外交部门工作。1930年以前,他先后被派往驻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北平和梵蒂冈等地的使领馆供职。在华期间,齐亚诺有幸结识了墨索里尼的爱女爱达。齐亚诺健壮的体格、非凡的谈吐和机敏的幽默感令爱达倾慕,爱达特殊的身份则使齐亚诺大喜过望。他们很快坠入情网,并于1930年结为夫妻。这段姻缘使齐亚诺从此官运亨通,青云直上。齐亚诺先被任命为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稍后升任驻中国公使馆公使。1934年,齐亚诺出任意大利出版局局长。后来改任墨索里尼的新闻办公室主任。1935年,齐亚诺被提拔为新闻与宣传大臣。1936年,出任法西斯意大利的外交大臣,成为墨索里尼的心腹,不仅负责外交工作,而且还参与党务、内政等方面的重大决策。齐亚诺天资聪颖,又受过高等教育,因此看问题比较敏感,有一定的远见和主见。而同时,他又有强烈的政治野心,要依附于主子墨索里尼。所以,齐亚诺不断地进行政治投机,企图把自己的见解与 髯拥囊馔记擅畹亟岷掀鹄矗绷秸叻⑸逋皇保佑谧约旱?政治野心,但又时刻不能忘怀自己的“真知灼见”。这决定了他政治生涯的特点就是不间断地投机,并为悲剧性的人生结局埋下隐患。1935年6月,齐亚诺出任意大利新闻与宣传事务次官不久,即升任新闻与宣传大臣。1936年6月,齐亚诺改任外交大臣。上任之后,完成的第一桩大事是和德国结盟。1936年10月21日,齐亚诺和德国外交部长纽赖特签订一份秘密议定书,宗旨是规定德国和意大利在外交方面的共同政策。柏林—罗马“轴心”由此形成。但在内心深处,齐亚诺反对与德国结成军事同盟,认为没有理由与纳粹德国的命运生死与共。为此他曾策划拖延同德国缔结军事同盟的要求达一年之久。但是墨索里尼固执己见,齐亚诺最后还是于1939年5月22日与里宾特洛甫签订德意《钢铁盟约》。从希特勒吞并奥地利起,齐亚诺就认识到希特勒的扩张给意大利带来的危险以及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因此,他曾先后与里宾特洛甫和希特勒谈判关于避免战争的问题,但都无济于事。从那时起,齐亚诺就坚信德国人“正在拖着我们跟着他们一起去冒险”,因而极力劝阻墨索里尼过早参战,同时积极配合墨索里尼对附近弱小国家的侵略,以壮大意大利的力量。在齐亚诺劝阻下,墨索里尼暂时放弃了与希特勒共同冒险的计划,集中力量来对付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和希腊。齐亚诺极尽孝子之心,替墨索里尼效劳。1939年4月,齐亚诺奉墨索里尼的旨意下令对阿尔巴尼亚发动军事占领。武装占领完成以后,齐亚诺又恩威并用,迫使阿尔巴尼亚选举团的成员同意把阿尔巴尼亚的王冠授予意大利国王,从而完成了意大利对阿尔巴尼亚的吞并。之后,齐亚诺又开始策划利用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地方力量和阿尔巴尼亚人内外策应,企图迫使南斯拉夫就范。同时,齐亚诺伙同墨索里尼开始考虑侵略希腊。而在国内的政治舞台上,齐亚诺进一步确立了中心的地位。1939年下半年,墨索里尼计划对法西斯党和政府的各个部门做一定的调整。齐亚诺向墨索里尼积极进言,施加影响,使墨索里尼接受他的意图而更换大批党政要员。谋求飞黄腾达的官僚朝齐亚诺蜂拥而至,通过各种渠道向齐亚诺寻求各自向往的职位。齐亚诺权盖朝野,进入其政治生涯的鼎盛时期。意大利新内阁因而有“齐亚诺内阁”之称。


第八部分齐亚诺(2)

齐亚诺和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合影

1939年9月,希特勒对波兰发动进攻,并很快占领波兰全境。随后,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时,围绕意大利何时参战问题,意大利上层集团内部有着尖锐的矛盾。墨索里尼为在战后的分赃中多捞好处而急于参战,上层集团多次支持他的意见,但齐亚诺认为意大利还未作好战争的充分准备,资源缺乏、军备不足、指挥混乱,不宜急于加入德国一方参战,否则有使国家、法西斯主义和领袖本人毁灭的危险。齐亚诺最终说服了墨索里尼。以后墨索里尼几度反复,都被齐亚诺挡住。虽然齐亚诺从根本上说是服从墨索里尼的利益的,但在巩固法西斯政权和扩大侵略的具体方法上,他与墨索里尼开始出现分歧,致使两者的个人感情开始出现裂痕,由此波及齐亚诺的政治地位。 1940年上半年,希特勒的战争冒险取得巨大成功。面对希特勒的胜利,墨索里尼再也忍耐不住了,终于在6月11日下定决心,排除一切干扰向法国宣战。此时,齐亚诺明白一切背离参战的言行已成多余,遂一反常态而主张参战,并以实际行动来表示自己的战斗决心和对墨索里尼的忠心。他担任驻比萨的轰炸机中队的指挥官,得意地成为“士兵大臣”,受到墨索里尼的高度称赞。6月下旬,齐亚诺指挥所部向法国出击,给法军以沉重打击。10月,当意大利的侵略魔爪伸向希腊时,齐亚诺又一马当先对希腊的中心城市进行猛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