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保安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卫国故作不知,还在大谈根据地建设。他指着前面一个小山村说,这里以前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将来会是什么样……给张群描绘了一个新农村建设的蓝图。
张群感到郁闷不已,却又不好打断,只得硬着头皮听下去。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有一个失误,就是缺乏对郑卫国极其33师的了解,以为委员长特使一到,这些杂牌部队就会往上贴。可33师又不是衣食无着,并没有这么紧迫。
沉默片刻后,张群决定不跟郑卫国兜圈子了,毕竟他也是重任在肩,不能一直这样耗下去。于是长叹一声,说:“卫国老弟,委座对你可是寄予厚望。眼下中原大战方起,正需党国英才为国出力,你可不能躲在华北安享太平啊!”
郑卫国说:“华北也是战场,哪里称得上太平,在敌后坚持抗战也是为国出力嘛!委员长既授青天白日勋章,又赐中正剑,足见对我部在敌后发展的举动是支持的。”
张群摆摆手,说:“你我既以兄弟相称,就该坦诚相见,这些话就不用说了。华北虽然很重要,但眼下的关键是在中原地区,这一点你承不承认?”
郑卫国点点头,说:“岳军兄说的不错!”
其实对付日军最好的办法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集中兵力打击日军的薄弱环节,尽量减少与日军的正面作战。可惜国军的组织动员能力太差,又缺乏主动作战的精神。
日军打哪儿就守哪儿。把主动权全部拱手让给了日军。像眼下日军重点进攻徐州,国军只知道堆积兵力严防死守。导致几十万大军陷入了被动。
张群说:“好!那你可愿意率部南下,驰援徐州?”
郑卫国说:“之前我曾委托卫长官向军委会递交了一份建议,是关于徐州会战的。不知岳军兄有没有看过?”
张群笑道:“临行前专门拜读过,确实精妙!委员长还说你这份报告数据翔实,条理清晰,论据充分,可作为军委会以后提交报告的范本。”
郑卫国苦笑着摇了摇头,这是典型的买椟还珠了。格式再精妙。也不过是为了更好的展现内容。既然内容被抛弃,格式再好还有什么用呢?
自打台儿庄大捷之后,常队长对敌我力量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从而生出了不该有的野心,以为可以提前进入相持阶段。
晋东南大捷之后更是如此,以为土八路能做到的事,国军自然不在话下,于是集中50个精锐师准备与日军在徐州地区展开决战。
这个错误真的很低级。就跟淞沪会战让国军拼命坚持以待国联调停一样。当然,当着张群的面郑卫国肯定不会说的这么直接。
他看了张群一眼,说:“我在那份建议里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徐州必不可守!我们33师不怕死,但我不会带着弟兄们去送死的,因为这样的牺牲没有意义。”
张群有些生气地说:“战斗还没有打响。怎么能轻易言败呢?卫国老弟,你不会是在山沟沟里呆的时间长了,雄心消磨殆尽了吧?”
郑卫国笑道:“岳军兄,你不必激我。你也是在日本学过军事的,应该知道战争的胜利在战争开始之前就决定了。枪响之后不过是一次推演的过程。”
张群叹了一口气。说:“我长期从政,军旅之事早已不甚了然。既然你这么说。回去后我一定转告委座,请他多多斟酌。”
郑卫国郑重地说:“徐州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国府如果再不撤兵,五十个精锐师都将危殆!岳军兄倘若能说服委员长,必是功德无量!”
张群苦笑道:“劝元首弃守国土算什么功德无量,但愿后世之人别骂我就成!”又说:“既然徐州不可守,卫国老弟,你认为国军应该在哪一代布防?”
郑卫国笑道:“这个当朝诸公自有妙招,我一个小小师长就不出风头了吧!”
张群笑道:“你呀,你呀,真是比油浸的枇杷子还滑溜!”
郑卫国说:“我不过是一个师长,只管打好仗,早一点把鬼子赶出中国。其它的,我管不着,也不想管。”
张群说:“那你可愿意开赴河南?”
郑卫国疑惑道:“我部不过万人,就算去了河南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张群说:“委座有意将33师扩编成一个军,卫国应该有听说过吧?”
郑卫国笑了笑,说:“这只不过是一个意向而已,能不能成还很难说!”
张群说:“这可不是什么意向,而是一个决定。决定权就是卫国你的手上!”
郑卫国心想,说了半天总算等到戏肉了,于是忙道:“愿闻其详!”
张群说:“自淞沪、太原会战之后,国军精锐连丧,急需补充新血。委员长希望你率部南下接受整编,为天下的军人作一个表率。”
他又补充道:“卫国老弟,你放心,整编之后,部队还是归你指挥,团以下军官你都有权任免!”
郑卫国说:“我现在奉命驻守华北,要是率部南下,这里的百姓和土地怎么办呢?”
张群说:“这有什么不好办的呢?华北还有其他的国军可以接手嘛!像33师这样精锐的部队困守一地岂不可惜,好钢应该用到刀刃上!卫国老弟,你也应该有更大的舞台,而不是只当一个小小的师长。”
他郑卫国没有表态,又说:“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委座有感于国军各部战力孱弱,决定用最新到的苏式武器装备几支精锐部队,以便在会战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其中就有你们33师一个名额!”
郑卫国说:“嗯,略有耳闻!不过,待选的不只我们33师吧!我们虽然属于中央军序列,但说到底还是旁系,这样的美差怎么可能落到我们头上呢!”
张群笑道:“这你就错了!其实真正待选的就是你们33师,其它的备选部队都已经被否决了,只是陪太子读书而已!”
这下轮到郑卫国吃惊了,说:“当真?”
张群说:“当然是真的!其实在委座心目中,军队只有战斗力强弱之分,并没有亲嫡系疏旁系的举动。民间对委座误会太多,你不要听信谣言,这一点你以后会知道的。”
郑卫国说:“岳军兄,事关重大,你得容我再想想。再说了,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我必须得到将士们的支持,不能擅专!”
张群说:“这是应该的!不过,卫国我要提醒你一句,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这是一条邪路,眼下举国上下都团结在委员长的旗下抗战,当军阀是没有前途的!”
郑卫国笑道:“岳军兄为何这么说,难道在我身上看了军阀的潜质不成?”
张群哈哈一笑,说:“卫国你当然不会当军阀,不过是愚兄妄言罢了!”
回到指挥部,周参谋长忙迎上前来,低声问道:“师座,情况如何?”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就目前来看,委员长或许真的没有恶意,只是想收编我们罢了。当然,收编过后,明升暗降,全面交流,带职学习,最后安排个清闲的职位养老,恐怕都是少不了的。”
他回想了一下张群的话,什么驰援徐州,什么不懂军事,什么扩编苏械军,都是围绕一个目的进行的,就是想让他率部南下接受整编。看来,国军这大半年损失确实很大,不然不会这么急于扩充实力。
周参谋长苦笑着摇了摇头,说:“这个岳军先生可真是厉害,死的都能被他说成活的!”
郑卫国不以为意,说:“站在他的立场上,这也无可厚非。”
周参谋长说:“那您打算怎么做?”
郑卫国笑道:“我想跟委员长做笔交易,就是不知道他肯不肯!”
在另一边,张群也在跟他的随从嘀嘀咕咕。他的随从可不是一般人,都是擅长情报、策反甚至暗杀的高手。
一名随从说:“均座,据我打探,附近并没有发现赤党活动的痕迹。不过33师里面肯定掺杂的有赤党!”
张群忙道:“有没有掌握确凿的证据?”
随从说:“没有,赤党很狡猾,并没有公开露面。不过我跟他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不用看就能闻出他们的味儿来!”
另一名随从也说:“我也觉得有些不对劲儿,这支部队的精气神和八路太像了!”
张群摇了摇头,说:“这能说明什么呢?郑胡子完全可以说是请了八路的教官来训练的。他现在可是抗日名将,这么点儿事根本搬不倒他!”
他停顿了一下,说:“委座给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华北各部不被赤党拉走,其次才是把他们彻底吸收到中央军系统中来。至于消除赤党隐患,那是军统该做的事,我们没必要插手。你们要牢记这一点,千万不能因小失大!”
几名随从忙道:“是,均座!”
张群叹了口气,又说道:“郑胡子不想南下,委座给我的任务怕是完不成了,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一名随从说:“均座,依我看郑胡子对于打日本还是很热心的,并非不想南下,只是担心失去部队罢了。我看我们首先要打消他的顾虑,让他感受到我们的诚意!”
张群眼睛一亮,说:“讲得好,你接着往下说!”
第一百八十五章 冀南第一枪
张群身为国府大员自然不可能长期待在小小的平安县,不过他走后不久33师上下就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他的“诚意”。
周参谋长欢喜地合不拢嘴,说:“到底是中央大员,一个电报就顶我们跑十趟了!”
郑卫国笑道:“那是,张群可是委员长身边的红人,地方大员们谁敢不给他面子?”
以前政学系强大的时候,cc系、蓝衣社都是其蹂躏的对象,出尽了风头。杨永泰死后,政学系渐渐式微,但这样一来张群等人的地位反而超然起来,各派系都不敢轻易得罪,以免被政敌所趁。
周参谋长说:“师座,那您真打算去河南?”
郑卫国点点头,说:“当然要去,我已经答应人家了,怎好失言?再说身为军人,眼见民众有难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对于一个穿越者来说,明知道有惨案发生却无力阻止是最痛苦的事情。就像南京大屠杀,郑卫国只能看东南方发呆,却什么也做不了。如今马上就要发生另一件大惨案了,郑卫国决定努力去挽回,不管结局如何,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张群走后,郑卫国也急着要动身。去天津是战略性的任务,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周参谋长递过一张纸,说:“师部出行人员名单如下,您看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郑卫国粗略翻看了一下,说:“就这样吧!我走之后。这里就全交给你了!”
周参谋长忙道:“请师座放心,但凡益民还有一口气在。就不会让敌人夺走根据地!”
郑卫国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没这么严重,日军眼下正在拼命地朝津浦线上调兵,哪里还顾得上我们?根据地的关键不在外敌,而在内部团结。你要尽力维系各方,不要让这个大好局面崩溃了。”
周参谋长敬了个礼,说:“是,师座!”
次日。郑卫国率331团和部分直属部队向东进发,准备横穿平汉线去冀南,然后过德石线去冀中,再沿大清河北上天津。
有铁道游击支队沿途指引,部队轻车熟路,一路无惊无险地穿过了日军的封锁。段双虎回头看了一眼,高兴地说:“娘的。小鬼子封锁地越来越严了,若不是有游击支队带路,还真是麻烦!”
刘自达笑道:“这不算啥,日军兵力不够,这么长的路段总有漏洞!”他见部队全部抵达了安全地带,终于松了口气。然后指着前面一望无垠的平川说:“师座,段旅长,你们看,前面就是冀南大平原了!”
郑卫国好不欢喜,说:“好。过了平汉线,从此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刘自达忙道:“师座,那个,嘿嘿,能不能带我也去飞一把?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