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保安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你,没本事休想有人捧你的臭脚。
一名军官恭维道:“张团长指挥的这支部队真是虎狼之师啊!依卑职之见,整个二战区无出其右者。”
这话倒也不算完全夸大。特务营本就是33师最精锐的部队,战士多为老兵,经过郑卫国这几个月的调教,他们的军事素养和战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虽然离特种部队还差得很远,但跟当时的中国军队相比已经有了云泥之别。
除了软实力,硬件上也是不凡。他们虽然总共才百余人,但均配双枪,一长一短。每个班有两挺捷克式轻机枪和两具89式重掷筒,估计集团军直属的特务营也没有这么好的装备。
原本不少人还以为33师连川军都不如,毕竟是保安团的底子也就跟游击队差不多。可见到特务营的军容军威,大家才知道这个番号也不是凭空得来的。没两把刷子怎么能让卫长官如此看重呢?
有人一带头,其他的军官也忙着阿谀逢迎,一时间赞扬声不绝于耳。最开始还算靠点儿谱,到后面越说越没边了。郑卫国听了有些不悦,摆摆手说:“诸位,我们都是革命军人,不要说这种过头话。在这里我定一条规距,以后不得当面夸奖上司,否则送军法处!”
众人顿时鸦雀无声,场面好不尴尬。周参谋长忙打圆场,说:“诸位,都别愣在这儿了,先去吃饭!师座,请!”
吕处长和熊处长也忙四下张落,将众人请到了用膳厅。这里面酒席已经摆好了,饭菜都很丰盛。
郑卫国看到宴席上还备了不少美酒,忙说:“酒就不必了,都撤下去!大家抓紧时间吃饭,然后去城南仓库。”众人一愣,又不敢违背,只好闷着头吃。这种作派让大家很不适应,觉得这个师长真难伺候,心中暗暗叫苦。一些心思活络的军官已经在想法调出33师了。
填饱肚子之后,郑卫国带着众人急急忙忙地赶到了城南仓库。相对于33师这个正规军番号,他更看重的是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郑卫国问道:“吕处长,物资可是按我当初的要求来配给的?”
吕处长谨慎地说:“基本上是,不过数量不足。另外有部分物资实在搜寻不到,只得用了一些替代品。”
郑卫国打量了一下这个军火仓库,赞许地点了点头。这里位置隐蔽,还做了一些防空、防火和防潮的措施,并有一个班的士兵守卫。足见操办之人是用心做事的,只是不知里面的物资如何。
ps:报歉,更新有些晚了。今晚努努力,争取再更一章,谢谢支持!
第九十四章 物资上
打开仓库一看,只见里面的物资堆得像座小山一样。不过这些物资都用木箱装好,外面还罩着油布,无法看清楚具体是什么东西。
周参谋长见了十分高兴,说:“吕处长,这里面的物资都是你一手操办的,不如就请你替师座解说如何?”
参谋长这么说其实是给吕战一个表功的机会。这个吕处长虽然是政训处长,但这段时间实际上是干的军械处长的活儿。周参谋长希望借此加深两人之间的好感,以免自己夹在中间难受。
吕处长忙道:“自当从命!不过这里的物资种类繁多,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不如卑职先把清单给师座和参座过目,您二位一边看卑职一边解说如何?”
郑卫国笑道:“如此最好!”这个吕战作事十分细心,早就准备好了物资清单。郑卫国接过一看,不禁欣喜若狂。这里面的物资虽然比他当初要求的要少很多,但那是他漫天要价,根本没有指望上峰能全额拨下。毕竟此时太原、淞沪、南京三大会战皆遭惨败。国府不单损兵折将,物资也是耗损严重,不可能像抗战开始时那样充沛了。
清单内容如下:
第一、手枪类:德国进口十响驳壳枪两百只,金陵兵工厂生产的二十响快慢机三十把,德国造金卢格一只;
第二、步枪类:德国进口毛瑟kar98k步枪一千枝,金陵兵工厂生产的中正式马步枪一千枝,巩县兵工厂生产的中正式长步枪一百枝,捷克zh-29半自动步枪一百一十二枝,德国进口毛瑟重管狙击猎枪一枝;
第三、轻机枪:芬兰进口的ls/m26轻机枪五十挺,巩县兵工厂生产的捷克式zB26轻机枪二十挺,瑞士进口的启拉利机枪十二挺;
第四、重机枪:汉阳兵工厂生产的二四式(仿德国mg08)水冷式重机枪六挺,巩县兵工厂生产的三十节(仿美国勃朗宁m1917)水冷式重机枪六挺;
第五、迫击炮:金陵兵工厂生产的二十式82毫米迫击炮16门;
第六、高炮类:德国进口的solothurnm30(苏罗通)20mm高射机炮两门,意大利进口布雷达20mm高射机炮两门,丹麦进口的麦德森20mm高射机炮两门,瑞士进口厄立孔20mm高射机炮两门;
第七、山炮类:日本进口的41式山炮一门;
第八、头盔……
从第八类开始就是辅助性物资了,武器就前面七大类。郑卫国指着第一项说:“吕处长,这个金卢格是怎么回事?”
卢格手枪是一战、二战时期德军的制式手枪,驳壳枪被它挤得没有市场才不得不跑到中国来,凭此一点就足以证明它的优秀。不过这种手枪德军自己尚不够用,出口的很少,大部分还是一战结束后散落民间的。所谓金卢格就是用黄金和象牙打造的高级佩枪,这玩艺儿观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
吕战解释说:“师座您当初要的是德国的卢格p08和美国的勃朗宁m1911,可是这两种手枪我国并未大量进口,无法满足需求。总座知道后就跟一位相熟的德国顾问联系,希望能弄一批救救急。但这顾问也没辙,只送了总座一把金手枪,还是象牙握把的。总座没办法只好下令改为驳壳枪,并把这只金卢格也一并送了过来。”
说着,他让人将那把金卢格手枪找出来递给了郑卫国。
郑卫国接过把玩一番,感慨地说:“总座对我们33师真是情深意重。彼以国士待我,我也将以国士报之!”
周参谋长郑重地说:“卑职等人也将誓死追随师座杀敌!”
郑卫国嘉许地点点头,说:“好,请诸位与我共勉!”
周参谋长看到步枪一类还有一百枝中正式长步枪,奇道:“吕处长,这长步枪在山地用起来十分不便,为何还要了这种步枪?”
吕处长笑道:“这要请师座帮忙解惑,因为这种步枪是师座点名要的。”
郑卫国解释说:“长管步枪有利于远程高精度射击,所以我想弄一批来改制成远程狙击步枪。”
周参谋长笑道:“师座这次恐怕失算了,巩县造的这种长步枪精度并不是很好,连金陵造的卡宾枪都有所不如。”
郑卫国愣了愣,失笑道:“看来确实是失算了,等下让修械所的人给看看。”好在这种步枪也就一百枝,即便再烂损失也不大。
吕处长奇道:“没想到师座对狙击步枪如此看重。只可惜军委会从德国进口的狙击步枪大部分都调往了淞沪战场,已经损失殆近了。就清单上这枝还是作为样品才保留下来的。”
开战前,中国从德国进口了大约一百枝左右的毛瑟狙击型猎枪,用于训练狙击手部队。可惜这支部队在上海几乎全部阵亡,以后一直到抗美援朝时期中国才得以重新发展狙击手。
郑卫国叹了口气,说:“我估计日军也要大量装备狙击步枪了,大不了到时候去抢些瞄准镜回来就是了。”
吕处长眼睛一亮,说:“步枪瞄准镜这里倒是有不少!您看看清单最下面。”
郑卫国一看,只见其中一项写道:雷明顿步枪瞄准镜一千具。他笑道:“吕处长,你这里写错了,应该是一百具吧!”
吕处长凑过来一看,说:“没错啊,就是一千具!”说着他让几名士兵搬来好几口箱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瞄准镜。郑卫国注意到箱子上写得是美国华人援助物资。
原来抗战爆发后,旅美华人给国军捐了一批武器。这其中就包括一千枝雷明顿狙击猎枪,并附赠一千具步枪瞄准镜,以便于国军更换或者安装在别的步枪上。这批步枪也用在了淞沪战场上,但由于国军缺乏专业训练,效果并不好。之后,这些瞄准镜也就没人要了,现在全便宜了郑卫国。
郑卫国为此欢喜地合不拢嘴,说:“吕处长,这回你可立下大功了!等这仗打赢了,我要向上峰为你请功!”
吕处长呵呵笑道:“请功就不必了,卑职当初也没有想到能够用上。只是看到箱子上面写着狙击猎枪配件就一并要了过来。”
周参谋长好奇地问了一句:“师座,这些瞄准镜您打算用在哪些枪上?”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挑一批好的七九栓动步枪和捷克式zh-29半自动步枪。不过修械所的工人没有经验,所以先不忙,等我有空亲自去教他们安装。”校枪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加了光学瞄准镜之后就麻烦了。这方面目前没有人能帮郑卫国,他只能自己亲力而为了。
吕处长说:“卑职原以为师座要这种枪是给班排长用的,就没有多要,早知道就多弄一些了。”
郑卫国奇道:“这种步枪很多吗?我以为总共才一千多枝呢。”
吕处长笑道:“总共有多少卑职也不知道,不过一千枝肯定是不只的。”
捷克式半自动步枪是中国成规模装备的第一种半自动步枪。有资料说这种步枪只进口了一千多枝,实际上远远不只。一千多枝应该是东北军进口的数量,中央军进口的更多,并且大量用于各部队的班排长用枪。从枪号来看,总量应该在一万枝左右,只是年长日久,这些枪枝的具体流向已经弄不清了。
郑卫国欢喜道:“那就请吕处长帮忙留点儿心,以后这种步枪要尽量多弄一些。”
吕处长笑道:“这是自然。”
郑卫国又往下看了看,有些疑惑地说:“我本以为芬兰的m26会比较难弄,启拉利会好弄点儿,没想到恰恰反了过来。”
第九十五章 物资下
苏兰的ls/m26轻机枪是二战时期精度最高的机枪,单发、连发都非常准,四百米以内枪响人亡,堪称那个时代的神器。在苏芬冬季战争中这种武器给不可一世的苏军带了巨大的伤亡。军委会本来预计进口五千挺的,但由于日本的干涉,芬兰提前终止了军售合同,实际只到货一千余挺。
从瑞士进口的启拉利ke7轻机枪则比较多。1928年~1939年间,国民政府曾向瑞士政府购买了3025挺,一度成为中国军队的主力轻机枪。只不过后来国军重点采购捷克式zB26轻机枪,启拉利就逐渐让出了主力的位置。可不管怎么说中国军队里面启拉利的数量是远超m26的,现在弄到的m26反而多一些确实让人费解。
吕处长解释说:“因为有传言说这个芬兰机枪喜欢卡壳,所以大家都争着要捷克式轻机枪,不然早就被分完了。进口的启拉利数量虽然多,但暂时没有新到货的,只能到各部队去换。卑职发现很多部队的机枪磨损严重,感觉用崭新的捷克式去换实在太不合算,所以就只换了这十二挺。”
在苏芬冬季战争中m26确实喜欢出故障,芬兰士兵甚至给它取了一个“卡壳26”的绰号。不过在芬兰那种冰天雪地里,步枪枪栓都会被冻住,机枪卡壳也不奇怪。历史上这种机枪出口到中国之后,并未见使用者抱怨容易出故障。可见其卡壳与环境恶劣有很大的关系。
郑卫国笑道:“原来是这样。不过捷克式轻机枪比较常见,在战场上也好缴获一些。m26和启拉利就只能靠军委会补充了。这两种机枪我有大用处,以后只要有消息就尽量多弄一些。”
吕处长有些为难地说:“师座,机枪眼下是紧俏货,以后想要多弄恐怕不容易了。这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