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宝卿却不以为意,笑着对她说道,“可是你对美的理解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淘宝贝,也就是要找,精,美,稀,古,雅的东。
宋毅也说道小柔,我们都是当参谋的,真正的决定权在宝卿手里,你就把你觉得好的东西告诉她就成。”
乔雨柔这才放心下来,开始以欣赏的角度打量着摊上的东西。
但对之前从未接触过古玩文物的她来说,这还是太难了一些,摆在地摊上的东西让她看花了眼。在她看来,里面的好东西可真不少,不管是瓷器还是字画,或者是青铜器。但她的理智却告诉她,真正稀少的东西是非常少的,要不然,宋毅他们怎么会不出手呢!
乔雨柔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这点母庸置疑,要她自己去挑,看得眼花缭乱,脑子都忙不过来。想起参谋的职责,乔雨柔这回聪明多了,只看林宝卿挑选出来的东西就好。
这一来,乔雨柔也才真正见识到林宝卿的本领,在她看得眼花缭乱的地摊上,林宝卿目光只一扫就过去了,偏偏,她还能寻找出其中最有特色的东西来。她那娴熟的样子可不是做做样子,而是实打实地真本。
这不,林宝卿又挑出一件字画来让她帮忙参谋参谋,乔雨柔只感觉其气卑浩大,苍劲有力,很有大家的风范。
乔雨柔看看后,眼冒小星星。轻声赞道,“宝卿姐姐好厉害!选出的这幅字画非常不错。”
林宝卿笑笑,接着又冲宋毅撇撇嘴说,“真正厉害的在你旁边没出手呢,我只是打前哨的。”
“仿得很不错!欣赏一下可以。收藏就免了!”宋毅却如此评价道。
这一来,林宝卿也就将这字画放弃了,这让乔雨柔心底有些小小地失落。
但这还只是开始,几个人一路逛过去,林宝卿不断从地摊上掘出看起来很有潜力的东西来,给两人做参谋。
乔雨柔看了之后,都觉得好,因为相比起地摊上的其他东西来,林宝卿选出来的东西可都是非常漂亮的东西,至少对乔雨柔来说是这样的。
可最后,这些东西,无一例外地都被宋毅无情地给否决掉了。他还是那句老话,看看可以,收藏就不必了。
那一刻,乔雨柔连拿块豆腐撞死自己的心都有了。
很快,林宝卿又现了新大陆,那是铜鉴金的三件套。
乔雨柔也认出来,这三件套是是品香用的香具。
林宝卿搞的香学研讨会大部分精力都用在香学香道的资料查寻上,乔雨柔作为其中一员,对品香用的香具,也有一定的了解。加上林宝卿组织过几次品香活动,这自然要用到香具像什么香炉,香案,香勺,香铲之类的。
而且,看得出来,林宝卿很喜欢这套鉴金的三件套,和齐雨柔交流的时候,也不掩饰她对这套香具的喜欢。林宝卿爱香这点她身边的人都知道,乔雨柔自然也不例外,但凡与香有关的东西她都要看看,闻闻,遇上特别漂亮的,她就要将它买下这三件套分别是铜鉴金的香炉,香瓶,香盒,个头虽然不大,但看起来都是非常漂亮的。
这件铜鉴金的香炉是鼎式的,高约有十二三厘米,上面还带着一个。漂亮的盖子,算是非常完整的。
香炉身开光处高浮雕菊花、牡丹、梅花、石榴、水仙四季花卉。香炉周围浅刻出缠枝花卉纹,栩栩如生,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
香炉炉口沿处嵌回纹,两兽嵌于两侧,雕刻精细,下部透雕连枝花草纹,说是香炉中的精品一点,也不为过。
乔雨柔见过一些香炉。林宝卿带去学校让他们品香的大都是瓷香炉,优雅古典;还有铜质的宣德炉,凝重古沉。但这样的鉴金香炉她却的第一次见到,这鉴金香炉显得异常大气富贵,在林宝卿悄悄对她说这可能是乾隆皇帝御用的香炉之后,乔雨柔更觉得这种感觉越明显。
古代皇帝的御用香炉,乔雨柔伸手抚摸着鉴金香炉的炉身,感受着那些栩栩如生的花纹,心底忽然有些感慨,因为她有种穿越时空,感受那些原本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前尘往事。这件香炉可能见证过乾隆皇帝的奢侈生活,焚香肯定是少不了,这一刻,她仿佛能噢到那缕缕来自几百年的御香。
再看这鉴金的香瓶。比方才的香炉要高出一些,高约有十五六厘米。香瓶为菊瓣口沿。瓶身两处开光高浮雕菊花纹,其旁浅刻牡件纹。不用林宝卿多说。乔雨柔也知道,这香瓶和那香炉是一对的,风格很统一。纹饰也很一致。
最后则是那件铜鉴金的香盒,香盒盖顶开光高浮雕梅花纹,盒身浅刻连枝花草纹。
这鉴金香具三件套,果然很不一般。
两个女孩子小声交流了一下意见,都觉得这套香很漂亮,零金做得非常精致,画风也很华丽大气。
最后,两人的心思统一一致,认为可将这套鉴金的香具拿下来,当然,一切还得看宋毅的意见如何。于是,两人一起把目光投向了宋宋毅其实在她们仔细观察这鉴金三件套的时候,也在仔细打量着它们。不过。他还是要拿上手看看再做打算。铜鉴金的作品其实很多,但精品数量就很稀少了。
仔细看过。宋毅觉得像眼前这三件套的香具算是铜鉴金物品中的上乘品。不仅有欣赏价值,还有收藏价值。不过,这价值不会太高就是。
看林宝卿一副爱煞了的模样,宋毅也就没泼冷水浇她。只点点头说,“清乾隆的铜鉴金炉瓶盒价格虽然不高,但可以收藏,奢华大气,欣赏欣赏还是不错的。”
乔雨柔就差没欢呼出来,可她见林宝卿没有太大的表情,也就忍了下来,她猛地又想到,还要和摊主谈妥了价格这三件套才算到手呢!
这方面乔雨柔帮不上什么忙,就看林宝卿和那摊主砍价了。
这时候林宝卿又化身精明的女商人,和那四十来岁的摊主讨价还价的时候一点不示弱。还一一列举了这三件套是如何俗气。风格如何怪诞之类的。
如果不是之前亲口听林宝卿说起它们的好,乔雨柔此刻都快有些怀疑自己的眼光和听觉了。可看宋毅却是一副淡然的样子,显然是对她这格习以为常,乔雨柔心想宋毅自己用起这招来恐怕会更厉害吧!
乔雨柔便继续把注意力集中了林宝卿和摊主的谈判之上,这时候的香具收藏并不是热门。最热的还是瓷器一类的,可这三件套外在表现非常不错,价格也不会太低。林宝卿费尽口舌。也取得了颇为辉煌的成绩,将价格从九百块砍到了四百五十块。
宋毅在心底暗自好笑。说这价格是大白菜的价格也不奇怪。
不过这也怪不的别人没眼光,像这些古玩贩子下乡收东西,只要年份够的基本都会收。当然。都是压着价格收的。对他们来说,赚钱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不能折本,在对铜餐金的作品不怎么感冒的现在,市场反应很平淡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林宝卿拿出钱包付了钱,成功将这三件套拿下来。可烦恼也随之而来,这几件东西拿在手里很不方便。宋毅自然是耸苦力的份,总不能让这两个娇滴滴的女孩子来拿吧!
何况,林宝卿还要去挑东西呢!乔雨柔?一阵风就能吹倒!
宋毅马上做出决定,“我先把这几件东西放车上,回头再过来找你们,你们自己注意安全啊。”
“行,快去快回。这里有我呢!”林宝卿对她说道,随后又对乔雨柔说道,“小柔你跟紧我,别走丢了。”
乔雨柔用力点了点小脑袋,示意她知道了。
宋毅便拿着三件套去他刚刚停车的地方,打开车门,将这零金的三件套放在车前座上。
回去鬼市的时候。宋毅碰见了林宝卿的父亲林安军,宋毅礼貌地和他打了声招呼,林方军当即问他林宝卿是不是和他在一起。
宋毅点头说,“是的,林叔叔,宝卿刚刚买了铜零金的三件套,香炉香盒和香瓶。我先拿去放车上了,宝卿现在正和她同学一起还这逛呢!昨天晚上她们两个住一起,早上我去接她们的。林叔叔没遇见她们?”
林方军回答说,“没看见啊,不过她和你在一起我就放心了!宝卿这孩子现在迷上香具了,你对这方面比较精通,可得多替她把把。
宋毅笑道,“林叔叔就放心好了,我可不会让宝卿吃亏的。回头你就可以瞧瞧这三件套。绝对的精品!”
“我相信小毅的眼光肯定错不了!”如果是以前,林方军可能还会有所怀疑。可现在,宋毅放在他们家的精品都足以他再开几家古玩店了。
“谢谢林叔叔夸奖。她们两个女孩子我有些不放心,我先去找她们了,林叔叔慢慢逛!”
“快去吧!”林方军点点头示意他过去。
第一百五十二章 被低估的剔红
一7没找到林宝卿两人的时候,两个女孩子正在看一件仁二品子。见宋毅过来,林宝卿就笑着招呼他,还把手里的盒子递给了他,“宋毅,看看吧,这盒子蛮漂亮的。”
“我还以为你们想选胭脂水粉的盒子呢!”宋毅笑着将她手里不大的一个圆形盒子接了过来,顿时觉碍手里的盒有些眼熟,但他并没有多想。这盒子入手感觉并不沉重,那大红的色彩让他想起了苏眉,她就喜欢这样的颜色,床上系列用品就喜欢用大红的颜色,这也是苏眉的小秘密。
林宝卿撇撇嘴道,“你送我啊!”
“送,宝卿既然喜欢,我又怎么会吝啬呢!赶明我们就去淮海路,胭脂水粉任你挑选。”宋毅笑着说道。
林宝卿心底高兴,嘴上却说道,“少贫嘴了,看看这盒子,你觉得如何?”
“剔红的盒子嘛!”宋毅不用多看也知道,这是剔红的盒子。
“就你知道!”林宝卿小嘴又翘了起来,乔雨柔则是一脸的茫然,她只觉得这盒子很漂亮,仅此而已,什么剔红的,她从来就没听说过?
宋毅便解释说,“这剔红。是我国古代漆器雕刻中的一个。品种,也是雕漆中的一个门类,因这种器物呈朱砂红颜色,故又称“雕红漆”它以金、银、铜、锡、木、竹、皮,甚至陶为胎坯,鬃以朱砂漆,漆层多达数十道,甚至数百道,然后在厚厚的漆层上描以各种图案、纹饰,用刀具施以刺、铲、钩等工艺,将漆层雕刻成浮雕,再经干燥与打磨退光处理。就成了一件古朴凝重的雕漆艺术品。”
“那这剔红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乔雨柔问道,她是个。好学的孩子,抓住一切机会学习。
宋毅便又解释说,“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的雕漆源于唐代。但我们今天常见的实物都是宋代遗存,现今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件南宋的“剔红桂花圆盘”日本的宋代剔红比我们国内的藏品多,我国除了故宫博物院的那件宋代剔红外,最早的就是元代的剔红了。不过宋云,明初的剔红纹样都比较浅,后面的剔红纹样就比较深。这纹样越深,工艺也越复杂,产出的精品也就比以前多很多,真正值得我们收藏的,还是明永乐以及以后的剔红。如果那之前的,可以送博物馆。”
“为什么明永乐以后的剔红才值得收藏呢!”林宝卿对剔红的了解也并不多,毕竟,这在古玩文物收藏中,只能算是很小的一个分支。人的精力有限,林方军也没那么多的精力涉猎不同的杂项收藏,更别提教林宝卿了。
宋毅又笑着解释说,“明代是我国雕漆工艺最辉煌的时期。明代皇帝御用漆器作坊果园厂,汇集了全国各地众多精工巧匠,也有不少优秀的技术型管理人才。果园厂御用漆器作坊的建立,使得当时全国的漆艺中心从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