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邓小 平时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下册,页 1753…1755;DXPCR; pp。 350…351;Teiwes and Sun; 
End of the Maoist Era; pp。 388…399; Jiaqi Yan and Gao Gao; Turbulent Decade: A History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6); pp。 471…473; Roderick 
 
 
MacFarquhar and Michael Schoenhals; Mao's Last Revolution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404…407;  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 560…563。 
'4…67'史云、李丹慧:《国史?第 8 卷》,页 406。 
'4…68'《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页 1754。 
'4…69'《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页 1754。 
'4…70'这一节内容依据的是 2006 年 1 月作者对一位了解毛远新立场的干部的采访,以及《毛泽东 
传(1949…1976)》,下册,页 1752…1758;DXPCR; pp。 350…355; Teiwes and Sun; End of the 
Maoist Era; pp。 374…381; 399…410;  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 560…579;史云、 
李丹慧:《国史?第 8 卷》,页 592…598;《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 年 11 月 1…28 日, 
页 125…134。 
'4…71'2006 年 1 月对一名知情官员的采访;另参见 Teiwes and Sun; End of the Maoist Era; p。 
517。 
'4…72'DXPCR; p。 361。 
'4…73'《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 年 1 月 1、2 日,页 139…140;Teiwes and Sun; 
End of the Maoist Era; p。 516。 
'4…74'1980  年评价历史问题时,陈云、叶剑英等人担心,如果结论是毛远新只是简单转达毛的意 
见,会有损于毛的威望。最终毛远新同意承担影响毛泽东的责任,因此也得到了比较好的待遇。2008  年 
12 月对熟悉党内文件的历史学家的采访。 
'4…75'对「朝阳样板」的讨论,见 Teiwes and Sun; End of the Maoist Era; p。 340。 
'4…76'这一节内容取材自作者 2006 年 1 月对一位看过很多有关档案的党史学者的采访。 
'4…77'DXPCR; p。 351。 
'4…78'2006 年 1 月对一位了解毛远新状况的干部的采访;《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 
页 1754…1755;DXPCR; pp。 352…353。 
'4…79'DXPCR; p。 362;《邓小平年谱(1975…1997)》,仅提到这次来访发生在 11 月初。 
'4…80'DXPCR; p。 352。 
'4…81'《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 年 11 月 1、2 日,页 1;《毛泽东传(1949…1976)》, 
下册,页 1755。 
'4…82'《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页 1755…1756。 
'4…83'《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页 1756。 
'4…84'David S。 Zweig; 〃The Peita Debate on Education and the Fall of Teng Hsiao…p'ing;〃 
The China Quarterly; no。 73 (March 1978): 140…159。 
'4…85'《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 年 11 月 16、17 日,页 31。 
'4…86'《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 年 11 月 20 日,第 131…132 页;DXPCR; p。 361。 
'4…87'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下册,页 1249。 
'4…88'DXPCR; p。 366。 
'4…89'Patrick Tyler; A Great Wall: Six Presidents and China; An Investigative History 
(New York: PublicAffairs; 1999); p。 226。 
'4…90'Henry Kissinger; Years of Renewal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99); pp。 
890…891。 
'4…91'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 574。 
'4…92'DXPCR; pp。 364…365;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 575…576;《邓小平 
年谱(1975…1997)》,1975 年 11 月 24 日,页 132…134;2002 年 4 月对唐闻生的采访。 
'4…93'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 576…577;DXPCR; p。 365。 
 
 
'4…94'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 583…586。 
'4…95'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第 579…580  页;另参见吴德:《吴德口述》,页 
194…199。 
'4…96'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 579…582。 
'4…97'邓小平的讲话录音仍保存在中央档案馆,这里的讲述是根据程中原的概括,而程中原的概括 
则是根据这一录音的整理稿;《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 年 12 月 20 日。〔经查年谱中无 
纪录。—中文版编者注〕 
'4…98'DXPCR; pp。 367…368。 
'4…99'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 571…579。 
'4…100'邓小平和基辛格的会谈备忘录,DNSA; CH00366; CH00367; CH00369; and CH00373; 
October 20…22; 1975。 
'4…101'基辛格国务卿与毛泽东会谈的分析和要点,DNSA; CH00368; October 22; 1975;  基辛 
格和毛泽东的会谈纪要,DNSA;  CH00372;  October  17;  1975;  DNSA;  CH00398;  December  3; 
1975。 
'4…102'基辛格国务卿与毛泽东会谈的分析和要点,DNSA; CH00368; October 22; 1975;  基辛 
格和毛泽东的会谈纪要,DNSA;  CH00372;  October  17;  1975;  DNSA;  CH00398;  December  3; 
1975。 
'4…103'吉拉德?福特和亨利?基辛格与邓小平会谈备忘录,DNSA;  CH00398;  December  3; 
1975。 
'4…104'毛泽东与福特的会谈,DNSA; CH00395; December 2; 1975;  吉拉德?福特和亨利? 
基辛格与邓小平会谈备忘录,DNSA; CH00396; December 3; 1975; DNSA; CH00398; December 3; 
1975;  吉拉德?福特和亨利?基辛格与邓小平会谈备忘录,DNSA;  CH00399;  December  4;  1975; 
《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 年 12 月 1 日…5 日,页 134…135;Kissinger; Years of Renewal; 
pp。 886…894; Tyler; Great Wall; pp。 215…219。 
'4…105'乔治?布殊的报告,DNSA; CH00402; December 9; 1975。 
'4…106'DNSA; CH00402; December 9; 1975。 
'4…107'《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6 年 1 月 1、2 日,页 139…140。 
'4…108'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 420…422。 
 
 
第 5 章 

在毛时代终结时靠边站:1976 
从 1975 年 12 月到 1976 年 9 月短短一年内,中国有四位高层领导人离开了人世。先是康生,秘密警察头子, 
专替毛泽东做见不得人的事,在他布置下有数百名被控背叛革命的干部遇害;他于 1975 年 12 月去世。接着是总理周 
恩来,他死于 1976 年 1 月 8 日凌晨。然后是朱德,红军缔造者,早期军队领袖;他死于 1976 年 7 月。1976 年 9 
月,高居万民之上的毛主席撒手人寰。随着这些人的去世和「四人帮」在 1976 年 10 月的被捕,一个被奉若神明的革 
命家只手就能撼动整个国家的时代结束了。 
周恩来去世 
周恩来走在毛泽东之前,这使毛泽东得以左右周恩来追悼会的安排:他试图借机抑制群众对周的怀念,对周一生 
的成就只给予了以党的标准而论尽可能低的评价。可是毛这些手段的效果适得其反。很多中国人非但不服气,反而为深 
得他们敬仰与爱戴的周恩来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而愤愤不平。 
周恩来去世的当天下午,政治局开会筹备追悼会事宜,当时仍名义上担任副总理的邓小平于下午 6 点 30 分把政 
治局撰写的讣告草稿送毛泽东批示。第二天一早毛就批准了讣告,对以毛泽东、王洪文、叶剑英、邓小平和朱德为首的 

107 人治丧委员会的人选也没有提出意见。 '5…1'毛甚至同意由邓小平致悼词,将周恩来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但是毛泽东没有出席追悼会。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三天前,毛不以为然地对他的警卫团团长汪东兴说:「为 

什么要我参加总理的追悼会?」  '5…2'他让机要秘书张玉凤简单解释说,他行动不便,无法出席(虽然短短几个星期后,他 
还有体力会见尼克逊总统,会晤时间长达 1 小时 40 分)。他确实给周恩来送了一个花圈,但除此之外没有参加任何追 
悼活动。 
在周恩来去世前的最后几个月里,毛泽东也同样与他保持着距离。到 1975 年 9 月,周恩来的体重已从过去稳定 

的 130 斤减少到仅 80 斤。  '5…3'邓小平、叶剑英等亲密同事常去医院病房看望他,尽管他已经无法说话。1 月 5 日他做 

最后一次手术时,邓小平和李先念等人守候在一旁。  '5…4'尽管毛泽东的体力要比周恩来好得多,却一次也没去医院看望过 
周。毛还试图弱化外国人对周的悼念。周恩来去世的当天下午 4 点,邓小平向毛汇报说,很多外国代表请求前来表达敬 
意。当天下午晚些时候邓小平在会见阿尔巴尼亚大使时宣布,根据毛的指示,外国驻京大使可以参加吊唁活动,各国领 

导人可以前往中国驻该国使馆凭吊,但不必派代表团来京。'5…5' 
尽管毛泽东态度冷漠,但当电台和广播喇叭里传出周恩来逝世的噩耗后,举国上下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在 
群众的眼中,周恩来自 1973 年以来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民众自发流露的哀痛,堪与 1945 年罗斯福去世或 1963 
年甘乃迪遇刺在美国引起的反应相比。中国人民还记得一年前周恩来出席全国人大会议时虚弱憔悴的样子,故而对他的 
去世并不感到意外。但让他们担心的是,再也没有谁能够保护国家、使之免于毛泽东和「四人帮」的疯狂行径了。一些 
在文革中受过迫害的领导人,对周恩来如此心甘情愿地与毛泽东合作深感不满;但是在群众眼里,是周恩来使他们躲过 

了毛泽东的极端做法。 '5…6'很多人担心,周恩来现在已经不能再保护他们,接下来不知会发生什么。 
1 月 11 日,北京居民仅仅从小道消息得知为周恩来送葬的车队将在当天出现,就已纷纷聚集在天安门广场,表 
达他们的哀思。这天下午,运送周恩来遗体的灵车在 100 辆黑色轿车跟随下,经天安门广场驶往西山的八宝山革命公墓, 

周的遗体将在那里被火化。尽管是数九寒天,估计有一两百万人伫立于街道两侧。  '5…7'悼念的群众听到让他们担忧的谣言 
说,政治局不顾周恩来的遗愿,下令将他的遗体火化,他们愤怒地堵住了车队,直到周恩来的遗孀邓颖超向他们保证说, 

遗体火化是周恩来本人的要求。'5…8' 
 
 
1 月 12 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幅覆盖着党旗的周恩来遗体的照片,这意味着悼念活动已得到允许。 '5…9'于是 
成千上万的人前往紫禁城旁的太庙瞻仰周恩来的骨灰盒。虽然禁止佩戴黑纱,制作黑纱的黑布和扎小白花的白纸还是在 
北京脱销。'5…10'  到 1 月 12 日,大约已有 200 万人曾前往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过花圈和祭文。'5…11' 
在 1 月 12 日的政治局会议上,张春桥提议由叶剑英元帅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