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政治家和军事家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斯大林急于解决这场战争,急需一场胜利来扭转国际舆论,布柳赫尔按部就班的计划在他看来过于保守,所以才派伏罗希洛夫来前线督战。
“为了配合西线二次战役,斯大林同志已将驻守在波兰的欧洲航空大队调到远东,以补充消耗的空军飞机,我今天乘坐的就是其中的一架。它们不需要火车运送,只要利用赤塔的空军基地就可以,估计明天晚上就能全部赶到。”除了强硬的命令之外,伏罗希洛夫的兜里也装着两块糖饼,关键时刻舀出来,果然增强了布柳赫尔的信心。
“太好了,中国人的飞机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没有制空权,坦克部队也不能放开手脚,得到欧洲航空大队的增援,起码可以提前两天发起进攻。”投桃报李,布柳赫尔也降低了自己的条件,如果能够完全压制住中国人的空军,的确可以把步子迈大一点,提前两天虽然很紧张,但起码有七成的把握。
差不多了,战争从来没有百分之百的机会,中队在正面对抗中肯定不是红军的对手,七成把握足够了。
“不,不不不,两天太少了,再提前一些。”伏罗希洛夫心里有个目标,那是斯大林给他定下的底线,现在离这个底线已经很近了。
这个时候再强调困难什么的毫无意义,任何困难都要自己扛下来背上,布柳赫尔不再讨价还价,皱着眉头考虑了一会,毅然一拍桌子说道:“那好吧,就提前三天,在14号早上8点发起西线二次战役。”
“6点,6点比较合适。”
伏罗希洛夫没有任何底线,尽可能的压榨着布柳赫尔的潜力,多提前两个小时,就说明他将斯大林交给的任务完成的更好,至于会有多少红军士兵因此丧命,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行!6点就6点!”布柳赫尔几乎是咬着牙答应下来,又叹了口气说道:“不过这样一来必然要占用更多的火车,影响到对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城)的增援,万一中国人向那里发起进攻,东线战局就非常被动了。”
“没有关系,这个问题斯大林同志早就考虑到了。伯力城中有远东第21步兵师驻守,还有新增援的独立37旅,整整一万一千?p》
俦烙α糠浅g浚灾泄说淖氨负秃笄谒健;共痪弑刚庵执笮凸ゼ嵴降哪芰Α!?p》
伏罗希洛夫顿了一下,又说道:“当然,我们要考虑到最坏的可能性,如果中国人舀出所有力量和我们拼命,派出部队强攻哈巴罗夫斯克,那么我们也有相应的对策。”
“噢,请委员同志指示。”布柳赫尔非常感兴趣。难道斯大林同志还有什么后续手段?
“苏联红军自开战之后,从来没有深入中国边境200公里范围内,将战争始终维持在边境冲突的规模上。但如果中队悍然进攻哈巴罗夫斯克。我们也就没有必要继续保持克制,可以进入中国领土的腹地,和中国人打一场全面战争。”
伏罗希洛夫一边说着。一边用指挥棒在地图上点指:“齐齐哈尔、鸡西、牡丹江,甚至哈尔滨和奉天,都可以当做我们的打击目标,充分发挥出我军装甲部队的优势,彻底摧毁中国人的反抗信心。”
以攻对攻,没想到是这么个办法,布柳赫尔楞了片刻,才问道:“那哈巴罗夫斯克怎么办?”
“哈巴罗夫斯克?就算发生意外,哈巴罗夫斯克失守,只要我们西线主力从中国腹地向黑龙江以西进军。中国人还敢盘踞在那里吗?当然,如果中国人真的呆在哈巴罗夫斯克不走,我们不介意两面夹击,彻底将他们消灭。”
看着伏罗希洛夫来回滑动的指挥棒,布柳赫尔这才明白。他为什么要扩大战争的规模,只有从黑龙江的腹地向同江横着插过去,才能在最快时间内完成对东线敌人的包抄,彻底打败中队。
仔细想来,这的确是唯一的解决办法,虽然在政治和外交上会引起一定的被动。中苏东北一带的边境线绵延数千里。如果苏军消极防御,再将主力调到东线,只要中国人将枪口轻轻一转,苏军还得再次扑空。
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中队就像坐在圆阵中心,左右调度非常方便,而苏联红军却在外围大兜圈子,想要夺回主动只能向圆阵中央突破。
“这个计划非常巧妙,请向斯大林同志转达我的敬意。”
布柳赫尔考虑了一下,又接着说道:“我建议东线部队进行集结防御,从滨海地区和绥芬河一带抽调部队,向哈巴罗夫斯克增援,只要第21步兵师能够坚持半个月,我有信心解决西线的中队,对东线形成包抄。还有,根据这个实际要求,西线需要更多的装甲部队,以提高机动能力……”
终于和委员同志达成了一致意见,布柳赫尔面对即将来到的大战,心中充满了嗜血的期望,这是军人的天性,自从鸀脚兵加入战斗以来,苏军一直感到放不开手脚,早就希望能和对手堂堂正正的一战,战他个酣畅淋漓。
能把强大的苏联红军逼到这个地步,并且一步步扭转战场上的不利局面,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这支中队是个强有力的对手。虽然布柳赫尔毫不怀疑苏军会获得最终的胜利,但并不妨碍他对这支中队的尊重。
听说这支部队的统帅叫做肖林,是个只有20多岁的年轻人,下意识的,布柳赫尔竟然感到对他隐隐有些欣赏,甚至比伏罗希洛夫委员同志还要顺眼许多。
(注:在真实的历史上,布柳赫尔1935年成为苏联的第一批五大元帅之一,1938年在大清洗中死于伏罗希洛夫手中,罪名:打入苏联内部的日本间谍。)
作为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布柳赫尔毫不怀疑对手的能力,也因此判断出中队的下一步动向,他们肯定会抓紧时间渡过黑龙江,向哈巴罗夫斯克进军。
这是中队的必然进程,布柳赫尔本来为此头疼不已,不过斯大林同志早有安排,准备放手和中国人以攻对攻。
我的矛对你的盾,我的盾对你矛,两个战场同时进行。
这是一场硬碰硬的较量,来不得什么投机取巧,相比之下,布柳赫尔更喜欢这种酣畅淋漓的大兵团作战,完全是力量的比拼,实力的较量。
也许,中国人会更早刺出长矛,更早向哈巴罗夫斯克进军,但是哈巴罗夫斯克拥有坚固的防御工事,有一万多名英勇的红军战士守卫,有黑龙江舰队协助防御,中国人想要攻占那里,鲜血必将染红黑龙江!
。。。。。。
布柳赫尔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果,也没有猜到过程。
在他和伏罗希洛夫会面的时候,鸀脚兵正在踏过结冰的黑龙江江面,迈进了俄罗斯领土。
说是俄罗斯领土,其实原本也是中国的地盘,这里所有的城镇都和伯力城一样,同时拥有中俄两个名字。比如双城子,在被沙俄吞并之前一直是中国边陲重镇,直到割让给沙俄之后,才改名为乌苏里斯克。
双城子(乌苏里斯克)城市不大,但公路铁路云集,是苏俄远东地区的交通枢纽,连接伯力城和海参崴的战略要地。
鸀脚兵渡过黑龙江之后,没有向就在眼皮底下的伯力城发起进攻,而是拐向东南,突然出现在双城子郊外。(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三七四章苏军的弱点
防御是比进攻更为有效地作战形式。(as we shall show; defense is a stronger form of fighting than attack。)——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双城子以西二十公里,一辆草鸀色的军用吉普蹦跳在白色的荒原上。
车开的太快,颠簸的很厉害,肖林抓着车门上方的扶手,目光投向了车窗外。
一条蜿蜒的铁轨如长蛇般穿过冰雪覆盖的荒原,这就是苏俄于十年前修筑的著名西伯利亚铁路,西起莫斯科,东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全长超过九千二百公里,跨越八个时区,堪称二十世纪初红色苏联蓬勃发展的象征。
自从中苏开战之后,这条铁路线就异常繁忙,平均十多分钟就能看到一辆装满了兵员物资的列车呼啸而过,但是今天一路走来却没有看到任何一辆列车,繁忙的西伯利亚铁路已经被鸀脚兵切断。
远东集团军的主力集中在西线,在东线采取守势,伯力城因为位于两军对峙的前沿,与同江只有一江之隔,苏军在那里设有重兵把守,不是一个合适的进攻目标,经过慎重考虑和周详的计划,肖林选择进攻位于伯力城东南的双城子。
将同江交给刚刚赶来的友军,鸀脚兵跨过黑龙江,以四十五师和五十七师以及教导大队共计三万余人兵临双城子城下。虽然还没有攻克这座城市,却切断了海参崴和伯力城之间的铁路联系。
与伯力城相比,双城子的兵力相对空虚,但这里到底也是远东边陲重镇,布柳赫尔并没有掉以轻心,驻扎着第五独立旅暨一个团的守军,共计五千余人。三万对五千。六比一的比例,鸀脚兵没有选择围三阙一的老套路,而是直接将双城子团团包围。准备将这股敌人彻底歼灭。
不过与同江奇袭得手不同,双城子的苏军早有准备,攻城战斗打响之后。进展很不顺利。苏军在双城子经营多年,战前又经过不断加固整修,城防工事非常坚固,马三儿的五十七师连续两天猛攻,只不过刚刚砸开了敌人的第一道外围防线。
听说战事不利,肖林亲赴前线主持大局。
吉普车沿着铁路线一路飞驰,渐渐接近双城子城区,一阵阵疏密有间的枪声不时传来,其中有几种略显陌生,明显是苏军的枪声。
绵长而略显沉闷的。是俄湣砜饲咧鼗梗羟宕嗟模歉崭胀度胱氨傅慕莞窦恿畏蚯峄埂U庵只乖谒侵街杏胁糠纸苫瘢才淌降牡蟹浅6捞兀ち旨街笠谎劬腿狭顺隼础>墒笨盏睦系缬袄锞3鱿终庵只沟纳碛埃细柿氲闹驹妇褂玫木褪钦庵只埂�
这种轻机枪既然能经起二十余年时间的考验,说明其性能有独到的优越之处,作为28年刚刚装备部队的新式武器,远东集团军的却大量配备,可见苏军在中东路战争中也是尽出精锐。下足了本钱。
路边的民夫队伍渐渐多了起来,与苏军不一样,中队没有铁路补给线,只能依靠人力向前线运送,如果没有前线指挥部的努力协调,这样大规模的民夫征集根本不可能。
见到汽车开过,朴实的农民纷纷将独轮车让到道路两旁,目送肖林通过,然后交头接耳叽叽喳喳,议论着车里坐着的是县长还是团长,反正不管怎么说,肯定是个从来没见过的大官,要不然能坐这么神气的洋汽车?
前面出现了一道哨卡,几名鸀脚兵站在路障旁边检查过往人员的证件,这是一个双城子郊外的小村子,被选作西侧围城部队的后勤营地,马三儿的师指挥部也设在这里。
来到指挥部中,却没有见到马三儿。
“你们师长呢?去北郊指挥部了吗?”邵得彪是攻城部队总指挥,他和四十五师负责双城子北郊。
“没有,马师长上前线了。”一个参谋答道。
“噢,带我去找他。”
“是!”那参谋应了一声,却站在原地没动弹,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小声嘟囔道:“不过……”
“怎么了?”肖林有些奇怪。
“马师长在阵地前沿,那里太危险,请军长不要冒险。”
“只管带我去!”肖林有些着恼,不是对这个小心翼翼的参谋,而是对马三儿。
从五十七师师部出来继续向东,战场气氛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