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北口。亦名虎北口,沈括使辽曾从此经过“曲折北行峡中。济滦水,通三十余里,钩折投山隙以度,所谓古北口也”。在燕京东北处,距城二百里,地处燕山中部的深山峻岭中,滦河水自此流过。城关即依山傍水而设,关口两崖壁立,中有路仅容一车。下有深涧,巨石磊克,凡四五十里。苏辙有诗云“乱山环合疑天路,小径萦迴长傍溪,髣髴梦中寻蜀道,兴州东谷凤州西。” 可见古北口亦是险绝之道。从燕京出古北口,向北可至蒙古高原,向东至松辽平原,是从东北进入中原的重要通道。

    紫荆关。亦名金坡关,位于易州西北。东西有太行山群峰耸立,北有拒马河水为阻,中间山谷崎岖。“崖壁峭矗,状如列屏”,自南向北斜上紫荆岭。谷若天梯巧设,关如天门忽开。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太行山第七陉——蒲阴陉。从山西越过太行山进入华北平原的重要通道,是燕京的西南门户。

    松亭关,在在喜峰口北百二十里处,也是燕山群岭中的一处重要关隘,出关向东可到松辽平原,是从东北进入燕京的重要通道;榆关,即今山海关。燕山山脉横亘华北平原北部,自西向东,延至渤海。榆关即在山海之间的狭窄地带,西北是燕山群峰,东面是大海,地扼华北和东北的咽喉,是从辽东进入燕京的重要关口。

    对于燕京周围的这种险要形势,《奉使行程录》中说:幽州之地沃野千里,北限大山重峦,中有五关,居庸可以通大车通转饷,松亭、金坡、古北口只通人马,不可行车。外有十八路尽兔径鸟道,只能通人,不可行马。因此,要攻打燕京,首先就要攻破北京周围的这些关险。

    “众多关口只有紫荆关在我们手中,若想占领燕京城只能先扫除外围的关隘,这需要投入众多的兵力,持续的时间也将更长!”赵信指着沙盘说道。

    “德妃所言极是!”折美鸾说道,“雍熙北伐,宋军仅东路曹彬一部就有十万人,加上中西两路,参加北伐的总兵力超过二十万,辽军也在十万以上。双方在岐沟关展开激战。辽军围宋军数重,宋军被迫环粮车自卫,结果宋军大败,士卒溃散,死者数万人,战斗极为惨烈。此役我军于二月份出师,一直持续到七八月份有半年之久,却连燕京城门都没有摸到。”

    赵柽点点头,知道她们说得不假,燕京地区这种大规模的战争主要是由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决定。燕京在辽初是中原的后唐抵御契丹南下的军事重镇。石敬瑭割让燕云后,辽升幽州为南京,是辽五京之一的陪都。但无论是军事重镇还是陪都、国都,对于一个政权都是至关重要的,往往驻有重军,因此要夺取北京地区,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所以往往会导致战争规模大。

    也正是由于燕京地区战争规模大,投入的兵力多,持续时间长,因此各方在参战之前都会调集政权的绝大部分力量。宋太宗两次北伐都是集中了宋朝的主要力量,仅粮草的征调就涉及全国,而辽军在抵御宋军时,也是倾巢而出,辽圣宗、萧太后亲至战场,并且征调了部族军甚至东京的大军。这时燕京地区的战争就不仅具有地方意义,而且往往影响到全国,具有政权争夺的性质。

    “就算是能攻下外围险隘关口,可燕京城防坚固,城墙高三战、宽一丈五尺,而且敌楼、战橹一应俱全。四隅都建有角楼,在每个城门的上端都有箭楼。城墙外则是宽阔的护城河,依靠吊桥通行。坚固程度比之咱们攻打过的灵州城还要坚固许多,这种高大坚固的城池,易守难攻,进攻一方难以轻易破城,而敌军即可凭城拒守,也可固守待援!”赵信也言道。

    “听你们两个的意思燕京城是攻不下来啦!”赵柽笑着说道,“可契丹人曾经攻破过燕京城,女真人也曾攻下此城,难道我就打不下来吗?”

    “官家说得不错,可我们大宋却没有一次破城的先例,反而由于损兵过重,导致国力衰退,士兵胆寒,百官怕战。官家根基刚稳,百废待兴,如果耗费了大量军力财赋,却北伐失败,必会引发危机啊!”见官家信心满满,赵信忍不住给他泼了桶冷水。

    “嗯,你们之言不是没有道理,但是燕京不取,我们大宋始终处于女真人铁蹄的威胁之下,还要世代背负着灭国之辱!”赵柽肃然说道,显然他北伐的决心已下…

 第一百七十二章捉摸不定

    () 赵柽前世的běi jīng城早就被拆了,他没见过,外城没了,可从只剩下几座城门楼子和传说中的故宫也可以看出当年的风采。但是他也知道到了金代和元代,běi jīng先后成为两朝的国都,此后又称了明代和清代的都城,经过历代整修比之现在可要坚固的多也大得多,起码城墙不再只是夯土,而是包上了城砖,使城墙更加坚固,还加修了‘马面’和瓮城。

    但即便如此坚固的běi jīng城也先后被蒙古人、契丹人和明朝的朱元璋与李自成攻克过,尤其是清朝末年,八国联军只有几千人便凭借着坚船利炮攻下了běi jīng城,给后人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痛和屈辱。

    诚然běi jīng城的得失往往出现在政权兴亡之际,特别是契丹、女真、蒙古在北方的相继兴起,他们在进攻běi jīng之时,都是以新锐之师进攻行将就木之政权,取胜是势在必然。金攻辽南京、蒙古攻金中都,女真进běi jīng就是很好的例子,可现在历史跟赵柽开了个玩笑,此刻的大宋正是刚刚摘下了被征服的帽子,却要去从如rì中天的大金国手中虎口夺食。

    赵柽虽然不是战争狂,但也不是谁都可以捶打的受气包,靖康之耻在前世就是他心中的一根刺,如今自己掌控了整个国家,并渐入正轨,现在自己的军队在装备上比不上洋鬼子们近代的‘洋枪洋炮’,但是总强过蒙古鞑子的弓箭和明末的火枪火炮,还受过近代的军事训练,他不信自己就拔不掉这根刺儿!

    但要想赢得这场战争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由于一旦开战两国都将动员举国之力,而大规模的战争。双方投入的兵力多,战斗的激烈程度深,时间持续长,造成的破坏大,赵柽不得不考虑战争的成本得失。

    后唐与契丹的幽州之战。契丹军号称三十万,后唐仅援军就有七万人,持续二百余rì;高梁河战役中宋军投入十万军队;宋金联合攻燕之役宋军出动了十五万军队;第二次、三次中都之战,蒙古军围城分别达六个月和十一个月之久;明军北伐则有二十五万,就连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也是动用了两个野战军之力才完成了战役部署,若不是傅作义起义也不知道要打多长时间。

    以现在大宋实力能够支持一场战争。但是也不能打成一场旷rì持久的消耗战或是围城之战,因为即便攻下燕京,被打烂的城市也需要大量的重建资金,几百万的人口要吃饭、要住房,上次燕京的得而复失不能不说后续的重建资金后续无力有关。所以必须要打一场闪击战,速战速决的解决战斗。尽可能的保持燕京地区的原貌,减少对经济的破坏,否则一场战争就会将大宋刚刚恢复的经济再次拖垮。

    赵柽为此绞尽脑汁,不但将历代发生在燕京的战例全部翻了出来,还将自己前世记忆中的有关战例也都整理了出来以作参考。

    从作战地点看,因为受制于燕京地区的地形,呈现出běi jīng城下战争少、周围战争多的特点。在这一时期内直接攻城的战争并不多。只有中都之战、朱元璋北伐、八国联军入侵等六次战役。而大部分的战争地点集中在燕京周围地区,或者是辖区内的州县和关隘,或者为běi jīng周边同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区,如涿州、易州、平州、紫荆关等。这种作战地点的分布,反应出燕京地区战争以外围作战为主、攻城作战为辅。

    战争中,从进攻的方向和战争的结果看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点:从北面进攻燕京的战争,往往能夺取城池,胜率非常大;而从燕京南面发起进攻的作战,往往失败,胜率比较小。

    从具体的战争来看。从北方进攻占领燕京城有:辽取得幽州,纵然有后晋割让之力,但也是军事不断进攻的结果;金军攻辽南京之战,是攻破居庸关后占领的;金军占领燕山府,是从平州、居庸关、古北口等多个地点发起进攻。迫使郭药师反戈投降的;蒙古军三次进攻中都,均是越过居庸关、古北口等,兵临中都城下,最终占领中都的。

    但也有例外,阿保机在辽立国除年攻幽州之战,围城二百余rì未攻破;再就是是两都之战,上都军队几次越过居庸关、古北口等,但是都被大都军打败。从南面进攻幽燕地区的战争中,除了朱元璋北伐成功攻取大都之外,其他战争几乎均遭失败。后晋石重贵北伐之战、宋太宗两次北伐之战、宋末宋军两次攻燕之战、金北援中都作战等,都以失败告终。

    而之所以出现此种状况一是běi jīng地区的屏障险要主要在北面,一旦突破这些关隘,běi jīng城就会无险可恃;而běi jīng南面虽然是广阔的平原,进攻相对于北方要容易,但占有běi jīng的契丹、女真、蒙古都有强大的骑兵,更利于平原作战,这也是从南方进攻屡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就是双方的战略战术决定的。双方在战略战术的安排上,占有燕京一方一般采取内线作战的战略,以燕京城为中心,多层设防,力图将敌人阻遏于外围,即使敌人突破外围,进到城下,还可以坚守待援。

    而攻取燕京城的一方多采取外线作战的战略,撤其屏蔽,围城打援,尽量将敌人消灭于外围,迫使守城者投降。这两种不同的战略战术,使双方的交战重点首先在外围展开。只有在外围作战分出胜负之后,战争才会转到běi jīng城下。

    雍熙北伐中,宋太宗兵分三路,分进合击,采取的就是外线作战战略。东路军起牵制作用,中西路军夺取山后,实际上就是攻占辽南京的侧翼,然后三路大军会合攻打辽南京。而辽朝方面,以保卫南京为核心,大军集中于南京,阻宋军于涿州,并派耶律斜轸率军抵御山后宋军。辽军各个击破,使宋军合围计划破灭,避免了幽州城下的作战。

    在两都之战中,上都军队从居庸关、古北口、辽东、紫荆关四路进攻大都;燕铁木尔则采取了分兵扼守关隘,迟滞敌人,然后以主力为机动部队,各个击破,最终将上都军队击败。

    中都之战中,蒙古大军虽然兵临中都城下,但没有直接攻城,而是三路大军攻掠中原,使中都失去外部支援,迫使金迁都开封,蒙古军占领中都;朱元璋北伐,也是采取了“先取山东,撤彼屏蔽,移兵两河,破其籓篱,拔潼关而守之,扼其户槛。在天下形胜入我掌握,元都势孤援绝后,”然后进兵,迫使元顺帝北遁。

    总之双方战略战术的选择,也构成了辽金元时期燕京地区的战争,以外围作战为主、攻城作战为辅的特点…

    转眼进入了三月,皇帝召高宠、赵勇、耶律余覩进京,他们会同李纲、宗泽、许宗衡和赵仁等宰执及兵部尚书张叔夜等人开了三天的闭门会议,此后又有户部尚书陈遘,赵义、赵孝、程僖绶等军兵种首官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