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眉头紧锁,他才看完财政大臣的一份奏章:中外经费已经只能支用七十天了!李怀光居然还要给军队加薪,皇帝头疼得要命,正当财政困难之际,哪有那么多钱拨给军队呢?要知道李怀光麾下神策军才一万多,其他军士可是有六万多啊!如果不给其他军士们加薪,又怕真的会像李怀光说的那样,军士们由怨生变,那麻烦就大了。当初不就是泾原军心生怨忿将他逼出京城而惹起这场泼天大祸的吗?皇帝左思右想,最后派谴翰林学士陆贽前往李怀光军营,让他见机行事,希望他能顺利解决这个大麻烦。
陆贽才到李怀光中军大帐,李怀光立即召集了许多将军来开会,神策军指挥官李晟也被请去参议此事。
李怀光明知皇帝不可能给军士们加薪,他真正目的只是想要皇帝给神策军们降薪,但是,裁减薪俸这种得罪人的命令,当然不能从他那里发出来,他就是想逼着李晟自己请求给神策军减薪,然后他才能借题发挥大做文章让神策军迁怒李晟。李怀光不给陆贽、李晟半点思考的时间,几乎是在瞬间就把高级军官们都召集到他帐中,陆贽才一谈到财政困难,李怀光就打断陆贽的话大声驳斥于他,“将士们共同作战,大家一样辛苦一样为国家效力,为什么薪水却不一样?这合理吗?”
陆贽是聪明人,立即看穿了李怀光肚子里的阴谋,他生怕李晟上当自动请求裁减神策军的薪俸,可众目睽睽之下他又不能直言提醒李晟,于是陆贽不断对李晟眨眼,希望他不要做什么蠢事。陆贽还真是小瞧李晟了,事实上,在他对李晟眨眼的同时,所有人的视线都汇聚到了李晟身上,还真难以发现他的眼神跟别人的有什么不同。李晟也是七窍玲珑的聪明人,这种心都比普通人多一个眼的主,哪会识不破怀光的那点小算盘?他不慌不忙回答道:“明公才是元帅,李晟仅仅只是神策军的头领,跟所有将士们一样,万事听凭元帅指挥。大家的薪俸是增加还是裁减,李晟哪敢自作主张,一切自然是元帅说了算。”李晟三两句话轻轻松松就将烫手山竽丢还给李怀光了。李怀光见李晟不上当,而裁减神策军薪俸的话若是从他自己口里出来,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李怀光沉默了,李晟不愿说出给神策军减薪的话,他当然也不愿意,结果减薪计划就这样流了产。
平息了薪俸纷争,陆贽回到奉天报告皇帝,“李怀光拖延不战,又在军中挑起纷争,其心难测,李晟的担心不无道理呀。”居然连陆贽都怀疑李怀光心存异志,皇帝就更加焦急了。既然李怀光的军队难以号令,指望他收复长安怕是不可能了,皇帝就不得不另做打算。
当李怀光迁延不战之时,吐番宰相尚结赞派谴使者来请求皇帝允许他们出兵帮助大唐收复长安。皇帝本来不敢信任吐番人的,可是李怀光一直拖着不出兵,天下动荡不安,纷乱不息,皇帝迫于形势开始考虑利用吐番兵马,他派谴大臣崔汉衡出使吐番商量借兵事宜。
崔汉衡请吐番赞普发兵,原本主动请求助战的吐番宰相尚结赞却磨磨蹭蹭不愿出兵了,他说:“吐番如若出兵,必须要看到大唐三军统帅的印信,现在你们大唐国书上既没有李怀光的签名也没有他盖的印,像这种状况我们实在不能出兵。”尚结赞提议助战是想捞一大笔赏赐的,但是大唐朝廷请吐番助战的国书不够正式,尚结赞就生怕吃力不讨好竹篮打水一场空,国书不正式,如果日后大唐朝廷反悔不给赏钱,那他就亏大发了。
皇帝眼见绕过李怀光借不到吐番兵马,他又让陆贽去见李怀光,要他设法让李怀光在向吐番借兵的国书上签名盖印。李怀光听到皇帝竟然要向吐番借兵,他坚决反对说:“当初安史之乱结束后不久,吐番大将马重英攻陷长安大掠而去,吐番赞普还嫌马重英抢的不够多,如果今天借他们的兵马收复了长安,吐番人必然再次纵兵疯抢以弥补赞普当年的遗憾,这不是引狼入室吗?这是我们坚决不能借兵退敌的第一个原因;吐番尚结赞说发兵五万,我们如果用了吐番兵,胜利后皇上必然也要像赏赐我们大唐的军士一样赏赐他们,皇上曾下诏书招蓦士卒,攻克长安者每人赏钱一百缗,吐番五万兵来,那就得赏五百万缗钱,国家财政困难,哪来那么多钱打发吐番人?这是第二个不能借兵的原因;吐番人反复无常,他们即便发兵,也必定不会奋不顾身为我们冲锋陷阵,他们会想方设法在一边看热闹的,我们要赢了他们就跟着分功劳,我们要输了他们就落井下石,这是第三个不能借兵的原因。要收复长安,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为国家长远计,怀光绝不能同意皇上向吐番借兵。”
李怀光因为久在西北边疆,长期跟吐番人打交道,完全看透吐番人了。他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句句在理,陆贽几乎被他驳得哑口无言,终于讪讪问道:“既不能向吐番借兵,节度使大人的兵又要养精蓄锐,这要等何年何月才能收复长安啊?”
李怀光闻言勃然大怒,斥骂陆贽道:“领兵打仗是我们武人的事情,你这个书呆子懂个屁!告诉你你也弄不懂。”李怀光不签名,尚结赞也不发兵,向吐番借兵的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陆贽碰了一鼻子灰回报皇帝,皇帝也猜到李怀光大概是因为逼着自己的皇上贬了卢杞杀了翟文秀而不安,为了安抚李怀光,皇帝下诏加封李怀光为门下侍中、太尉,并赐他免死铁券。
事与愿违,李怀光接到加官进爵赐免死铁券的圣旨,他不但不感到高兴反倒大发脾气,“古往今来,做臣子的要造反就向皇帝索要铁券,现在皇上居然赐我铁券,这分明就是逼我李怀光造反!”李怀光越说越气,将免死铁券狠狠摔到地上。李怀光发怒,众人都害怕得大气也不敢出,更没有人敢上前劝他。
陆贽劝告皇帝说:“逆贼朱泚退守长安,只不过是势穷援绝苟且偷生而已,怀光若乘胜进击,那就是摧枯拉朽啊。如今军队闲得骨头都要散架了,众将每次提到出战,他都千方百计阻拦,所作所为实在有违常理。陛下让着护着他,一次次曲意包容他,我看他根本就不理解陛下的苦心。陛下一味姑息求安,只怕变故难测,现在的情况已经相当危急,实在不可以等闲视之!陛下还须早作打算!”
陆贽说得这样严重,皇帝也急得要命,一时又无计可施。“事已如此,爱卿又有何良策?”
陆贽建议道:“李怀光、李晟、李建徽、杨惠元四将联兵,不但不能成功,反倒容易生事。为什么呢?一山不容二虎,四将不能同心协力讨贼,反倒互相掣肘。臣曾仔细观察过他们。臣以为这四位将军如果防守,他们就要么互相防着别人流言蜚语陷害自己要么造谣生事陷害他人;如果战斗,他们又都怕被他人分了功劳。如此下去,必然是大鱼吃小鱼。兵力弱的难免覆灭,兵力强的难免有异心,一旦生变就难以控制了。李晟一直要求移军东渭桥,请皇上先批准他的奏折。李晟移军既可避免神策军被李怀光吞并,也可借此试探试探李怀光。”
皇帝觉得陆贽说得有理,就命令李晟移军东渭桥,神策军奉旨移军后,李怀光知道皇帝已经明显的不信任他了,他也更加焦躁惶恐。
朱泚等人也发现了事态的变化,大汉宰相源休就自告奋勇去引诱李怀光叛变大唐天子。
源休化妆成普通军士混入怀光军营,伺机摸入李怀光中军大帐,两人本是相识,李怀光看到源休大吃一惊,立即喝令左右将他抓起来推出去斩首。
源休被军士们反剪双臂推推搡搡押着往帐外走,源休一边挣扎一边回头大声叫道:“且慢,我还有话要说。”
李怀光叫人又把源休押到公案前,沉着脸道:“今天你已是大唐的反贼,居然跑到我的大帐里来了,你还真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啊。”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源休不慌不忙道:“我今天冒死前来,是有一句重要的话想告诉太尉,太尉在斩我这个使者前,不会没有耐心听我把话说完吧?”
李怀光沉默了一下,挥手命令左右退出大帐,他不耐烦地对着源休喝斥,“你有话快讲有屁快放。”
源休不以为忤,他鼓起如簧之舌开始引诱怀光,“太尉已功高震主,引来许多大臣的猜疑,太尉又不知检点自己的言行,如此刚决犯上,逼迫皇帝贬逐奸臣不说,还当着皇上使者的面摔铁券,太尉让皇上颜面何存啊?就算他不想杀你,也难免朝中谏官弹劾于你,哪怕太尉立下再高的功劳也不管用了。淮阴候曾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一旦天下安定,太尉就会成为大唐的淮阴候,既然没用了,也就该被烹了。”
李怀光虽然不喜欢源休,却被源休说中心事,有火也不敢发作了。他拍着桌子不烦躁地喝叱,“你屁放完了没有?放完了就赶紧滚出去。惹恼了我,小心我把你五马分尸!”
李怀光发火,源休心里虽然怕得要命,表面却很镇定,“太尉如今唯一的自救之道,就是跟大汉皇帝结盟……”
“我呸,”李怀光粗鲁地打断源休的话,“朱泚算什么皇帝?他现在不过是瓮中之鳖,我一句话就能让他上西天!”
源休不慌不忙道:“太尉可以瞧不起我家主公,但此时此刻,太尉如果继续跟我主公为敌,那就只能自取灭亡。”他之前称朱泚为“大汉皇帝”,发现李怀光相当反感,为了避免刺激他,源休再提到朱泚就变成“我家主公”了。
“少说废话,朱泚派你前来游说我,究竟有什么企图?”李怀光没好气地打断源休的话。
“太尉果然是爽快人。”源休拍掌笑道:“好吧,我也不啰嗦了。太尉现在唯一的自救之道,就是跟我家主公结盟共同对抗李适,太尉如果能够灭了李适,我家主公愿与太尉平分天下;就算灭不了他,太尉也可以自立为帝,跟我家主公合作,大家仿效三国孙、刘故事订立攻守同盟,那也足可跟李适三分天下。”
李怀光沉吟半晌,终于咬牙道:“好吧,你回去告诉朱泚,我可以放他一条生路并且愿意跟他联手灭掉大唐平分天下。他若敢言而无信出尔反尔,我一定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第五十二章 时势造英雄 '本章字数:2552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15 12:38:01。0'
李晟军队移驻东渭桥后,陆贽又想把李建徽、杨惠元的军队也跟着移走,他又给皇帝支了一招,“皇上,我们可找借口说李晟兵少,恐怕会被贼军伏击,陛下可再下一道圣旨,让李建徽、杨惠元二将也移军东渭桥帮助李晟御敌。”
皇帝犹豫道:“这也太急了吧?李晟军队才移走,怀光难免惆怅怨望,若再命令李建徽、杨惠元移军,只怕怀光因此生事,反倒难以调停,还是先等一等再说吧。”
陆贽急道:“救火不能不急呀,请陛下三思。”
李晟也上了一道奏章,“军中风传怀光要造反,不管流言是真是假,陛下必须早作防备,为了陛下的安危,也为了防患于未然。请陛下派谴可信任的将军出任洋、利、剑三州刺史,以保障蜀、汉之路畅通无阻。”
皇帝迟疑不决,最后决定亲自出马巡视咸阳,借着慰问三军的名义催促众将进兵讨贼。李怀光听到信息,惊得差点跳了起来,大怒道:“这不是汉高祖游云梦抓韩信的计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