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雷扫北(薛家将全传)》作者:黄佩珠、白佩玉
薛刚父子带兵追剿武则天,一直把她赶到定海关城。不料,武则天带领奸党,竟寻机而逃。薛刚报仇心切,又率兵追赶。可是,一连数载也未将奸佞抓获。
薛刚之孙薛雷出世,校场夺魁,挂印为帅,继续锄奸。于是,引出冲闯白狼关、智取黑虎关、巧夺青云山、恶战金陵川、奇袭银陵川、议和幽州城等热闹故事。
本书情节曲折,有浓厚的传奇色彩,语言通俗
第一回 武则天巧施金钩计 通城虎穷追大周兵
大唐朝高宗李治驾崩,中宗李显即位。武则天见李显软弱无能,便将他贬到湖广房州,她自己登基称帝,改国号大周,当上华夏第一女皇。这位女皇即位以来,残害忠良,重用酷史,杀害亲身骨肉,闹得天怨民怨。为了兴唐灭周,其子李显和李旦各举大兵,把她赶出长安。并且,一直追到云南定海城。不料破城之日,这武则天却携带玉玺、率领亲信,又逃之夭夭了。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两位王爷一商量,由李旦暂回京城执掌朝纲,大驸马薛蛟留守定海关,庐陵王李显带着军师徐美祖、兵马元帅忠孝王通城虎薛刚,以及二驸马薛奎、窦希杰、马成、邱燕辰、银锤太保白文豹等众位将官,继续翦除奸党。
李旦回京不提,单说李显和薛刚。他们带领军兵,追赶奸党。追上了就打,打跑了就追,追追打打,打打追追,一晃就过了十几个年头。尤其可气的是,把他们追到巴山蜀水地面之时,那奸党们突然踪迹不见了。察访多日,也没找到。无奈,就地安营,继续打探奸党的下落。可是,又打探了数月,还未得到任何音信儿。
诸位你想,当兵打仗,不能把家眷带到兵营。拖得时间一长,军兵将领谁不思乡恋士、惦老想妻?所以,军心就有点涣散了。唯有兵马大元帅薛刚却心坚似铁,志强如钢。因此,大家只好耐下心来,继续察访武则天的下落。
书要简短。单说这一天,薛刚带领众将官,走进行宫,当着李显,大礼参拜己毕,启奏道;〃万岁,微臣有本奏上。〃
庐陵王问道;〃薛王兄,有何本奏?〃
薛刚说;〃启奏万岁,武则天己有下落!〃
李显一听,精神了。圆睁双目,问道;〃她们现在那里?〃
〃万岁请看!〃薛刚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交给李显。
李显打开一看,只有几行文字;
逆子李显太狂妄,
勾结反叛害亲娘;
若有胆量来决战,
城西百里是战场。
落款写着〃大周朝皇帝武则天〃,上面还盖这朱红的玉玺大印。
庐陵王熟悉武则天的墨迹。细瞅一看,确实是出自武则天手笔,问道;〃薛王兄,这封信从那里来的?〃
〃今天天刚亮,有一匹快马来到臣府门前。马上坐这一个庶民打扮的人,他连马也末下,就将这封信交给守军。并说;'速去通报你家元帅,大周皇帝约他会战,不得有误!'微臣接到书信,忙去寻找送信之人。可是,他己无踪影。臣知事关重大,才奏知我主。〃
庐陵王听明白了。他看看群臣,说色“这是武则天送来的战表,要在城西百里与我决战。众位卿家,这仗打得打不得?”
李显的话声刚落,薛刚就说“万岁,自从仇敌选出定海,我们察访多年,杳无音信。她上门讨战,我们求之不得,哪有不战之理?”
众将官也纷纷启奏——
这个说:“这几年找不到武则天,再要拖下去,就伯军心不稳。”上门来,千万不要坐失良机。”
这些人里,嗓门最大的顶数二驸马薛奎:“老丈人,别磨蹭了。我一个人也能收拾了她,您就传旨吧!”
李显见群臣激奋、求战心切,就要传旨。
就在这时,有人说话;“万岁,且慢!”众人一看,是军师徐美祖。
李显问道:“徐爱卿,有何见教?”
“万岁,武则天隐藏多年,难以寻觅。今日突然前来求战,其中必有缘故。我们贸然出兵,倘若中了她的好计,后悔晚矣1因此,请万岁三思。”
庐陵王听了军师的话,也觉得有理;但是,不等他思考,众将都冲着徐美祖吵嚷起来——
“徐军师,您不要长他入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
“徐军师的胆子太小了。武则天不过是一条丧家之犬,死到临头还能有什么奸计?”
“万岁,不要犹豫了。早出兵,早得胜,早回朝,早安天下。”
徐美祖的话虽然有理,可是,没往庐陵王心里去。为什么?因为皇上跟常人一样,这几年离开长安,颠沛流漓,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他怎么不想快点回长安享受那帝王的荣华富责呢?再说,他让李旦回京执掌朝玖也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那皇上的宝座他能白白让给李旦吗?他也担心夜长梦多,早点回长安,便可消除不测风云。所以,听众人这么一吵吵,他就沉不住气了:“众位卿家,休再争论。联意已决,立即出兵讨敌!”接着,便传下了军令;“薛刚听旨!”
“臣在!”
“朕命你为三军元帅,点齐人马,明日起兵1”
“遵旨!”
皇上旨下,谁敢不遵?众臣走出行官,去做出征的准备。
简短捷说。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炮响三声,鼓响三通,发梆击典,庐陵王和元帅来到校场点将台上。他们四外一着,但见削刀手、捆绑手、弓箭手、刽子手分列左右;旗牌官、辕门官、中军官、押粮官列为西东。正当中一杆大红缎子坐素旗、金火焰、白月光,边拉青绒穗,金带双垂。红缎子门旗分列左右,门旗下部是些金盔金甲.银盔银甲、铜盔铜甲、铁盔铁甲的三军将官。盔分五色,甲分五色,面分五色,那真是白的白如雪,红的红如血,蓝的蓝如靛,黑的黑如铁。再看那三万军兵:老的、少的、丑的、俊的、高的、矮的,净是七长八短汉,聚齐三山五岳人。还有那长行队、随行队、远探马、近探马、弓弩手、短刀手、长枪手、藤牌手,一行行,一列列,队伍森严,威风骤起,军容肃穆。
薛刚看罢多时,抽出一支令箭,高声传令“薛奎听令1”
“有!”
“命你带领三千人马为前部先锋,即刻启程。”
“得令!”薛奎大步流星,登上点将台.双手接过令箭带兵离开校场。
元帅又抽出第二支令箭:“白文豹听令!”
“有!”
“命你带三干人马,随军押粮运草,不得有误!”
“得今!”银锤太保白文豹接过令箭,也疾步而去。
然后,元帅号令三军,启队出征。但只见人声鼎沸,马蹄声碎,大道上膛起的滚滚尘烟,遮天蔽日。
先说薛奎。他带领三干先锋军,一路小跑,急急行进。不等太阳落山,就跑出了一百多里地。派出去的远近探马接连来报,都说不见敌兵的踪影。薛奎有心继续追赶,又伯把大队落得太远。只好传下令来:就地安营,埋锅造饭,锄草喂马,等侯元帅到来。
天色将晚,元帅带着大队人马赶到了。薛刚问过军情,不禁犯开了怀疑:武则天那封信上写得明白,说“城西百里是战场”。怎么走出这么运,不见敌人一兵一卒,莫非真的上了当不成?他见天气已黑,只好传令“全军止步,安营扎寨!”然后,又派出远哨近哨,来往察探,以防意外。
帅令传到各营,将士们就地扎寨。用罢战饭,便摘盔卸甲,进账安歇。谁知军兵们睡得正香,就听营中一阵大乱。巡营巡哨的军兵,把锣鼓敲得震天价响,一个个扯开嗓子高嘁“快起来吧,敌兵偷营来了!”
将士们闻听敌兵偷营,谁不着急!赶紧爬起身来,顶盔的顶盔,挂甲的挂甲,拿兵刃的拿兵刃,牵战马的牵战马。有那些找不到衣服的,一看急抓起兵刃,光着屁股就跑出来了。
工夫不大,全军都做好了迎战准备。但见那大营以内,灯笼火把照如白昼,刀枪剑戟密如麻林。可是,大家等了足有半个时辰,却不见敌军到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夜半更深的时候,唐营的探马发现对面高坡上燃起了一片火光,便急忙回营禀报。还没等他赶回营中,巡营隙哨的军兵也发现了火光。他们都以为是敌兵前来偷营,才敲响了锣鼓。谁知把人马全惊动起来了,敌兵却一个也没来。
薛刚率领众将出了营门,站在高处向对面隙望:只见火光闪闪,好象有千军万马举着火把,向这里进发。可是,观看了一阵,却不见那火光移动。薛刚不解其意,令探马到火光附近看个究竟。
这时,站在一旁的二驸马薛奎,可就沉不住气了。他对元帅说:“爹,这些探马全都是饭桶,看见敌兵也不敢近前,还是让我去吧!待我闯进敌营,往回捉几个活的,一问就清楚了。”
薛刚据了摇头:“奎儿,深更半夜,敌情不明,不可乱闯!”
“嗳!不进老虎洞,抓不到虎崽子。那么大一座贵州城,我单枪匹马都能打下来,这几个用兵算得了什么?爹,您也用不着担心,我看看就回来。”他也不等元帅答应,端起擂鼓瓮金锤,催开战马就走。
别看薛奎都三十多岁的人了,可他仍然跟孩子时候一样,满身诙谐。说话常常不着调,还爱夹带一些不干不净的字眼儿。可是他心眼好,武艺高,对大唐是一片忠心,对父母是一片孝心。庐陵王李显和他爹薛刚,几次遇难,都是他奋不顾身解围救驾,才化险为夷。所以,这两位老人都很喜欢他。尽管他常常说一些冒失话,办一些冒失事,但是,很少责怪他。
闲话休提。薛奎单人独骑,直奔对面的高坡而去。他一边跑,一边穷嚷嚷:“奎爷我好几年没打仗了,憋得手心都发痒。今天,我得好好地过过这锤瘾。”他上了高坡,还不见一兵一卒。于是,勒住马头,就被口骂开了:“武则天,我的奶奶丈母娘,你孙女婿来了!你快钻出来吧,让我的锤和你亲热亲热!”
他骂了一阵,仍不见动静。再催马往前定,来到火光前一看,可把他气坏了。怎么?哪里有武则天的干军万马呀,连个瞎鬼都没有.只见一堆堆簧火在熊熊燃烧。他又往前走了几步,见一棵树上吊着一盏灯笼,上面写着一个大字。薛奎不认识,伦起大锤骂道:“我那奶奶丈母娘三更半夜和我捉迷藏呀?我先把它砸碎再说!”他刚要抡锤来砸,忽见灯笼上接着一封书信。薛奎不识字,看也没用,便揣到坏里。接着,一锤砸了下去。好嘛,不仅把灯笼砸了个稀巴烂,连树头也劈下去半拉。
薛奎磨马奔回大营,把在高坡上见到的情形,禀报了庐陵王和萍元帅。同时,又把书信呈上。
庐陵王拆开信封一看,原来纸条上马了四行字:
反叛贼子看端详,
沙场转到西北方;
黄泉路上将尔等,
索命自有阎罗王。
往下着,写着武则天的名字,还加盖了印章。
李显看罢,递给薛刚。薛元帅端详了一阵,问道,“王爷,这字迹、印章可是真的?”
“一点不假。元帅,你看该如何是好?”
“万岁,既然战场转移,不如先安歇一夜,”
“好,就依元帅。”
薛元帅传下令去,命全军抓紧歇息,严加巡哨。
第二天全军继续向西北追赶,整整走了一无仍不见敌兵的踪迹。晚上,又就地宿营。到了后半夜,还和头天一样,对面高坡上又亮起了火光。这回,大家不象昨天那样慌张了。元帅看看火光,仍不移动,又不见敌兵前来偷营,便没有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