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列仙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地的老百姓因此没有饿死。酒客任官五年就辞去,没有人知道他最终落到什么地方。酒客落魄困窘,寄身梁地酒肆中。以什么标奇立异?酒味醇厚与众不同。委身辅佐时世,百姓食用不穷。一旦辞官远行,没人知他所终。 

任光 

任光者,上蔡人也。善饵丹,卖于都市里间,积八十九年,乃知是故时任光也。皆说如数十岁面颜,后长老识之,赵简子聘与俱归。常在桓梯山上,三世不知所在。晋人常服其丹也。上蔡任光,能炼神丹。年涉期颐,晔尔朱颜。顷适赵子,纵任所安。升轨桓梯,高飞云端。 

【译文】任光是上蔡人,善于服食丹药。他在城市和乡村卖丹药,达八十九年,人们才知道他就是过去的任光,都说他容颜看上去只像几十岁的人,后来有老人认出了他,赵简子恭请他一同回府。他常游于桓梯山上,几代以后,人们又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晋国的人经常服用他炼的丹药。上蔡有个任光,善于炼制神丹。年纪超过百岁,鲜艳红润容颜。暂时往投赵鞅,纵情任性所安。游戏桓梯山上,高高飞升云端。 

箫史 

箫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箫史妙吹,凤雀舞庭。嬴氏好合,乃习凤声。遂攀凤翼,参翥高冥。女祠寄想,遗音载清。 

【译文】箫史是秦穆公时人,善吹箫,能使孔雀、白鹤闻声飞落庭院。穆公有个女儿叫弄玉,喜欢箫史,穆公就把她嫁给了箫史。箫史每天教弄玉吹箫,模仿凤的叫声。这样过了几年,弄玉吹箫声与凤鸣声非常相似,凤凰听到箫声,都飞来停息在他们的屋上。穆公就替他们造了一座台,名为凤台。箫史夫妇居住台上达数年之久,一天早上,他们随着凤凰一同飞去。为此,秦国替弄玉在雍宫内造了一座祠堂,名为凤女祠,还时时能听到箫声在祠内回荡。箫史吹妙音,凤雀舞内庭。嬴女成佳配,秦宫学凤声。一旦攀凤翼,飞举入高冥。女祠寄遐想,遗音沥沥清。 

4 


祝鸡翁 

祝鸡翁者,洛人也。居尸乡北山下,养鸡百余年。鸡有千余头,皆立名字。暮栖树上,昼放散之。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卖鸡及子,得千余万。辄置钱去之吴,作养鱼池。后升吴山,白鹤孔雀数百,常止其傍云。人禽虽殊,道固相关。祝翁傍通,牧鸡寄。育鳞道洽,栖鸡树端。物之致化,施而不刊。 

【译文】祝鸡翁是洛地人,住在尸乡北山脚下,养鸡一百多年。鸡有一千多只,每只鸡都起了名字。这些鸡晚上栖息在树上,白天分散各处。如果要招引鸡,只需叫名字,鸡就应声而来。祝鸡翁卖掉鸡和小鸡,得钱上千万。他便把钱留在尸乡,去了吴国,在那里挖池养鱼。后来他又上了吴山,白鹤、孔雀几百只,经常聚集在他的身旁。人与禽兽虽不同,道使他们紧相连。祝翁博识旁通,养鸡任性寄欢。养鱼道也相合,将鸡栖息树端。万物变化之道,永行而不改变。 

朱仲 

朱仲者,会稽人也,常于会稽市上贩珠。汉高后时,下书募三寸珠。仲读购书笑曰:“直值汝矣。”赍三寸珠诣阙上书。珠好过度,即赐五百金。鲁元公主复私以七百金,从仲购珠。仲献四寸珠,送置于阙即去。下书会稽征聘,不知所在。景帝时,复来献三寸珠数十枚,辄去,不知所之云。朱仲无欲,聊寄贾商。俯窥骊龙,扪此夜光。发迹会稽,曜奇咸阳。施而不德,历世弥彰。 

【译文】朱仲是会稽人,常在会稽的集市上贩卖宝珠。汉高后时,下诏书求购三寸大小的宝珠。朱仲读了诏书笑着说:“我的珠子正好遇上买主了。”他于是带着宝珠来到朝廷上书。朱仲的宝珠比规定的还好,高后当即赐他五百两黄金。鲁元公主又私下用七百两黄金,向朱仲购买宝珠。朱仲就献上四寸大的珠子,送去放在宫门就离去了。后来皇帝下诏书到会稽征聘朱仲,已经不知他的去向了。汉景帝时,朱仲又来到朝廷献三寸珠几十颗,献上就走了,不知去了什么地方。朱仲没有物欲,聊且寄迹贾商。俯身下视骊龙,手握宝珠夜光。发迹会稽集市,显奇西都咸阳。施德而不居德,历世名更显扬。 

修羊公 

修羊公者,魏人也。在华阴山上石室中,有悬石榻,卧其上,石尽穿陷。略不食,时取黄精食之。后以道干景帝,帝礼之,使止王邸中。数岁道不可得。有诏问:“修羊公能何日发?”语未讫,床上化为白羊,题其胁曰:“修羊公谢天子。”后置石羊于灵台上。羊后复去,不知所在。卓矣修羊,韬奇含灵。枕石大华,餐茹黄精。汉礼虽隆,道非所经。应变多质,忽尔隐形。 

【译文】修羊公是魏国故地人。在华阴山的石室中,有张悬空石床,修羊公睡在上面,石床都让他睡穿陷了。他不大吃东西,只是偶尔吃一点黄精。后来他凭道术干谒景帝,景帝对他以礼相待,让他住在诸侯王的官邸里。但过了几年仍未见他显道,景帝召道:“修羊公什么时候才能表现出道术?”话未说完,只见床上的修羊公化为白羊,并在胁部题有“修羊公谢天子”的字样,景帝命人将石羊放到灵台上面。后来石羊离去了,不知落在什么地方。卓越不凡修羊公,内藏神通灵性。太华山中睡石床,他只服食黄精。汉皇礼待虽隆重,道术不可经营。随机变化多方,瞬间隐去原形。 

稷丘君 

稷丘君者,太山下道士也。武帝时,以道术受赏赐。发白再黑,齿落更生。后罢去。上东巡太山,稷丘君乃冠章甫,衣黄衣,拥琴来迎,拜武帝,指帝:“陛下勿上也,上必伤足指。”及数里,右足指果折。上讳之,故但祠而还。为稷丘君立祠焉,为稷承奉之云。稷丘洞彻,修道灵山。炼形濯质,变白还年。汉武行幸,携琴来延。戒以升陟,逆睹未然。 

【译文】稷丘君是泰山下的道士,汉武帝时,他因道术高明而受到赏赐。他头发白了能变黑,牙齿脱落能再生。后来他辞别武帝回到泰山下,武帝东巡泰山,稷丘君戴着缁布冠,穿着黄色道袍,抱着琴出迎武帝。他拜完武帝,手指点泰山对武帝说:“陛下请不要上山,上山必伤脚趾。”武帝不听,才上去几里路,右脚趾果然折伤了。皇上忌讳此事,因此只在山下祭祀一番就回驾了。后来替稷丘君在泰山下建了祠堂,设稷奉祀他。稷丘深明通达,修道神灵之山。炼形养身涤秽垢,肤色变白年寿延。武帝巡行泰山,稷丘抱琴出迎。谏阻登高攀险,事先已见祸患。 

崔文子 

崔文子者,太山人也。文子世好黄老事,居潜山下,后作黄散赤丸,成石父祠,卖药都市,自言三百岁。后有疫气,民死者万计,长吏之文所请救。文拥朱幡,系黄散以徇人门。饮散者即愈,所活者万计。后去,在蜀卖黄散。故世宝崔文子赤丸黄散,实近于神焉。崔子得道,术兼秘奥。气疠降丧,仁心攸悼。朱幡电麾,神药捷到。一时获全,永世作效。 

【译文】崔文子是泰山人,世代都喜欢道家的修炼之术。文子住在潜山之下,配制黄精散药和朱砂丹,并建了一座石父祠。他把制出的药拿到都市里去卖,自称已有三百岁的年纪。后来瘟疫流行,老百姓死亡数以万计,郡县长官到文子那里请他拯救百姓。崔文子手拿红色的小旗,系着黄精散药,巡行各家门户。吃了他的黄精散药的人,病很快就痊愈,被救活的人数以万计。后来,崔文子离开了潜山,在蜀地卖黄散。当时人们奉文子的赤丸和黄散为宝物,像敬奉神灵一样。崔文子修炼得道,道术秘密又深奥。瘟疫降下死亡灾,仁德之心忧伤悼。朱幡挥动迅如电,黄散神神药急送到。病人一时获痊愈,神药永世能奏效。 

赤须子 

赤须子,丰人也,丰中传世见之云。秦穆公时主鱼吏也,数道丰界灾害水旱,十不失一。臣下归向,迎而师之,从受业,问所长。好食松实、天门冬、石脂,齿落更生,发堕再出,服霞绝后。遂去吴山下,十余年,莫知所之。赤须去丰,爰憩吴山。三药并御,朽貌再鲜。空往师之,而无使延。顾问小智,岂识巨年? 

【译文】赤须子是丰县人,丰县人相传世代都见到过他。他本是秦穆公时主管渔业的官吏,多次预言丰县界内的水旱灾害,十次中没有一次失误。当时的大臣都归向他,把他迎去作老师,跟随他学习,请教他的特长。他喜欢吃松子、天门冬和石钟乳,牙齿掉了能够再生,头发掉了也能够再长出来,服霞修炼,没有后代。后来他去了吴山,又过了十多年,就没有人知道他到哪里去了。赤须子离开了丰县,于是栖隐到吴山。三种药物一同服用,衰老的容貌重美艳。人们徒劳地去拜他为师,却不能够使寿命长延。试问那些小智小慧,怎懂得仙人如何永年? 

东方朔 

东方朔者,平原厌次人也。久在吴中,为书师数十年。武帝时,上书说便宜,拜为郎。至昭帝时,时人或谓圣人,或谓凡人。作深浅显默之行,或忠言,或诙语,莫知其旨。至宣帝初,弃郎以避乱世,置帻官舍,风飘之而去。后见于会稽,卖药五湖。智者疑其岁星精也。东方奇达,混同时俗。一龙一蛇,岂豫荣辱?高韵冲霄,不羁不束。沉迹五湖,腾影#谷。 

【译文】东方朔是平原厌次人。他长期寓居吴中,做了几十年私塾老师。武帝时,他上书言事,被封为郎官。到昭帝时,当时的人有的说他是圣人,有的说他是凡人。他的行为有时深藏不露,有时公然直行,有时尽忠进言,有时诙谐戏谈,竟没有人知道他意旨所在。到宣帝初年,他放弃郎官不做,以躲避乱世。他把官帽放在衙门里,风把它吹走了。后来他出现在会稽,又在太湖一带卖药。有智慧的人怀疑他是木星精气幻化而成。东方朔奇特旷达,混迹于当时的世俗。时而如龙腾飞,时而如蛇蛰伏,哪里会介意荣耀与屈辱?高情远韵直上云霄,自由自在不受约束。时而隐身在五湖,时而飞腾在日出之处。 

钩翼夫人 

钩翼夫人者,齐人也,姓赵。少时好清净,病卧六年,右手拳屈,饮食少。望气者云:“东北有贵人气。”推而得之。召到,姿色甚伟。武帝披其手,得一玉钩,而手寻展,遂幸而生昭帝。后武帝害之,殡尸不冷,而香一月间。后昭帝即位,更葬之,棺内但有丝履。故名其宫曰钩翼。后避讳,改为弋庙。闱有神祠、阁在焉。婉婉弱媛,庙符授钩。诞育嘉嗣,皇祚惟休。武之不达,背德致仇。委身受戮,尸灭芳流。 

【译文】钩翼夫人是齐郡人,姓赵。她小时候喜欢清净,卧病在床六年,右手指掌拳缩,饮食很少。当时观望云气的人说:“东北方向有贵人气。”推算后找到了她。武帝下诏让她到了皇宫,发现她的容貌出众,掰开她拳缩的指掌,得到一个玉钩,而她的手不久也就伸展开了。于是她受到武帝宠幸,生下昭帝。后来武帝杀害了她,但她的尸体停放却不僵硬,而且香气弥漫达一月之久。昭帝即位后,将她改葬,发现棺内只剩下丝鞋。所以把她住过的宫室叫做钩翼宫。后来为了避讳,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