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科技狂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客为主,看出来了自己的急切,并且以此为把柄,用不参与进来,制约自己,这样下去,双方僵持,岂不是把兴建圆晶厂的事情,无限向后推了么。

自己之所以这么做,其实就是想要参与进来,为国资争取更多的主动而已,所说的国资为主,卡住百分之五十一的红线不松口,其实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决心,然后在后续的谈判之中占据主动。

其实这间事情早已经讨论过了,根本就没有国资控股的空间,虽然现在是中美蜜月期,但是想要购买巴统禁止的东西,根本就是难上加难,尤其是这种在军工方面有可能有大用的尖端科技更是不肯能让中国得到。

谭永胜其实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跟李健联系这件事的,只要李建答应,就说明李建有可能有办法,别管是从外面买,还是自己造,只要有办法就行,但是这小子的态度,太恶劣了,咱谈判,谈判,就不能把各自的底线说出来么,你上来就把谈判的路子堵死了,你就不能放低点底线?

难道这小子看出来了,自己其实根本目的并不是国资兴建圆晶厂,而是想要出资帮他兴建圆晶厂,要不然他怎么弄出个一亿美元来。

谭永胜的筷子在手里停住,就这样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停在了半空中,不知道究竟是落下去好,还是抬起来好。

“谭老,您不饿?”

李建看出来了谭永胜的犹豫,故意说道,谭永胜无奈的点点头,不饿。

“其实你也不用着急,国资自己兴建圆晶厂意义也就在于零的突破这几个字,在新闻联播里面加上一个填补空白有什么意思,像247厂那样如果不转型就是等死的命。我的提议,应该是你最终的底线,当然,价格我提的稍微高了一点,不过整体思路应该是符合国家利益的,我投资建厂,产品优先供应国内,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向国内工厂转让技术,但是,电子工业部或者这部分股权的掌控者,只有分红的权力,当然,如果我要转让股份,你们可以优先收购。”

看着老头那张布满褶皱的脸,李建也不想再折磨他,不管他谭永胜这么做是不是有些咄咄逼人,他的心却是一心为公的,要的也无非是国有资本在圆晶厂之中的话语权更多一点罢了。

而且无论从哪儿看,这件事情对于李建的强华来说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有人给钱,就是好的,等于对强华的注资,而强华搞圆晶厂缺的就是钱而已,如果不是缺钱,强华的圆晶厂不好说建成,但起码现在已经开始在筹备之中了。

“你说什么?”谭永胜没想到李建竟然直接就给出了他的条件,这个条件,不说好,但并非不可接受。

ps:

我从贵州回去后会发布一章免费章节补偿,对不起订阅的朋友,在车上用手机发布的内容,没有检查到位,对不起,醉马道歉。

第二五六章 图谋

四月的天气乍暖还寒,北风偶尔吹过,在人的脸上刮出阵阵寒意,可是地面上偶尔冒出头的青草却在昭示着大地磅礴的生机。

这个时节,也正是破土动工的好时候,镇深市罗塔镇的工业园区里人声鼎沸,李建看着面前这热火朝天的景象,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满意的神色。

这儿就是原本他划定的生产锂电池、造纸厂和化工厂的地方,征地工作早就结束,新的车间也早已经开工,甚至连不远处的仓库里,也已经堆满了从外地运输而来的毛竹,造纸厂正在源源不断的把毛竹片吞进去,吐出来黑色的中水和黑水,还有洁白的白纸。

而现在正在开工的,并不是他这几个车间,而是原本的围墙外,从原本的迅捷厂到这个新开的迅驰厂中间广袤的土地,此刻已经用围墙圈了起来,将迅捷厂迅驰厂整个连成了一体。

这儿就是他准备开工建设圆晶厂的地盘,现在的开工就是在进行土木工程建设,先把工厂的厂房修建起来。

跟谭永胜那头老狐狸经过唇枪舌剑的谈判之后,最终李建还是没忍心彻底的把国资排除在外,而是让谭永胜用土地,工人和设备,外加百分之四十的资金入股,却只占了整体股份的百分之十五,跟李建提出来的条件,一点没有差别。

想起来谭永胜当时的表情,李建就有些害怕,老头儿差点没气晕过去,但是为了能够获得国内敞开供应的产品,还有李建答应的技术转让,他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

事后李建问他,电子工业部是不是原本就没准备独自出资建设圆晶厂,老谭同志不可思议的点点头,表明了他的底线和立场,他其实就是想要催促李建开工建设圆晶厂的。

至于如何从国外获得圆晶厂的设备和授权。谭永胜则是一股脑的推给了李建。

精密切割仪器,李建并不担心,数控机床的设备原理和材料他的脑子里都有,但是缺少的。只是用来生产这些设备的设备而已,也就是需要一台高精度数控机床。

而单晶炉等生产单晶硅的设备,李建脑子里也有现成的图样,如果有合适的加工人员,李建觉得自己制造也不是太麻烦。‘

可是如果想要建立一个工厂,他脑海里的这些东西,就必须转化为一个又一个的设备,如何制造这些设备,是个大麻烦。

国内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有生产这些设备的经验。发动那些有条件的企业一起来生产,这不是问题,所需要的无非就是时间和材料。

可是李建现在缺的,就是时间而已,他之所以同意国资占据百分之十五的股份。从头到尾白白吃掉百分之十五的利润,不就是因为如果自己攒到这些钱,还需要时间么。

而 越早假如大规模集成电路这个充满昭阳气息的产业,才越能在这块蛋糕上,多多的划出一块儿来供自己品尝。

如果这些设备都用国内的企业生产,少说也要半年甚至一年,最长有可能两年才会全部生产完成。毕竟光单晶炉和附属设备就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何况还有其他设备。

李建当初的计划,就是从国外全面购买,现在,他依然是这样的想法。

为此谭永胜还特意找他促膝长谈了一次,但是李建扔给谭永胜的。就是一副我早知当初的眼神,当时李建就跟谭永胜说过,这些钱,你投进来,我想把厂子卖掉拿走。你也不能出声反对,现在才刚开始建厂,谭永胜就过来问询,岂不是对当初李建设想的印证。

谭老头憋出一身内伤走了,没办法,李建当时就说了怕这个,他还信誓旦旦的表示不会,结果三天没过去,他就跑过来问,这不还是干涉人家的管理么,难怪李建不同意国资控股,这还真是国资控股的通病。

如果是那种投资型财团,却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只是看中了人和项目,把钱投进去,项目的管理者干什么都可以,但是只要最后你交出满意的答卷就可以了。

岛国的软银集团,不就是这样投资给我们著名的大马哥的阿里妈妈集团么,为此在造就了国内互联网第一霸主的同时,也给岛国的软银集团带去了无数的财富。

可是这些,李建没办法跟谭永胜解释,所以他干脆不解释,就是一句话,你们国资只有百分之十五的分红权,我想干什么,你管不着。

但是从国外引进这些产品,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李建造就把主意打到了岛国的光刻录专家能佳身和康尼什上,能佳和康尼的光刻机在光刻录机行业除了荷兰的阿斯麦之外算是翘楚,当然是阿斯麦占据的百分之八十市场之外的翘楚,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市场,基本上呗这两家瓜分了。

世界最大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商因特曾经就跟康尼合作,想要开发出更高端的光刻机,提高晶圆的生产工艺水平,也就是增加一片晶圆上可以富集的电路数量。

同一片大小的晶圆上富集的电路数量越多,需要的工艺越先进,比如32nm跟28nm就是两个层次,光刻机在其中起的作用无可比拟。

这个时候,宝岛省的代工大王还没有开始起步,所有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厂家,如因特,如amd都是自己设计电路,自己生产,这个时候赶上他们的步伐,应该是最好的机会。

如果等到八七年,宝积电成立,他们只需要设计电路,而宝积电给他们代工,可以让他们的精力更加投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上,想要再追赶他们,就是难上加难了。

单独购买一台光刻机,能佳和康尼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光刻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必须品,巴统禁运的是用于军用或者可以军民两用的高端技术,而光刻机生产之后的产品不仅仅民用,在军工高端产品上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精确制导导弹,潜艇,航空航天等方面

无一不需要大规模集成电路。

如果想要从康尼跟能佳手里购买光刻机肯定不能直接购买,只能迂回想其他办法。面前这些工程队正在如火如荼的工作,这些工作是建立在能够购买到设备的基础上,可是设备,现在还没有一点眉目,如果购买不到设备,这些工作,这些人员工人的工作,投入,所有心血都将化为乌有。

至于直接从阿麦斯手里直接购买,根本就没有这种可能,从曾经的记忆之中,也没有这样成功的先例。

如果要成功只能从日本的企业方面下手,巴统是面对整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封锁,而当年的苏俄,却成功的打破过这个封锁,造成了后来的所谓芝东事件。

李建现在想要下手,也只能从日方的企业下手,但直接购买,他们肯定不卖,除非,显示出中方已经掌握了这种技术。

“看来还得去趟日本啊!”李建叹了一口气,既然去,他就准备所有的东西都从日方一次性购买,省着还要再想办法,就算是装,也只需要装一次。

光刻机的技术,我国在三十年后,申海电子设备制造厂已经完全掌握,并且从原本的只掌握低端技术变成了真正的掌握高端技术,所以,这部分光刻机的技术,李建有完整的副本,他可以把全部的技术和工艺都写下来。

有技术,当然是自己生产更加有优势,哪怕交给国内的其他企业生产,也比从国外直接购买划得来,但是这跟单晶炉一样,掌握了技术和工艺,却没有那样的生产条件,没有合适的工厂,没有合格的工人。

单独制造一台,可以说克服克服困难,大家努努力,拼拼命,用一定时间攻克难关,造出来。可是同时需要八台,十台,恐怕时间就要延长几倍,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就不是几十台上百台的事情,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尤其是,光刻机的技术虽然掌握,但是想要生产出来,却没那么容易,其中需要的东西,现在的国内还没办法满足,这才是李建一定要想办法从日本购买的原因。

遵循当时巴统的做法,就是想要给中国制造一个造不如买的假象,中国需要什么先进技术,他们就严控这种技术向中国的传播,但是一旦国内自食其力,开始研发这种技术,而且取得一定成果的时候,他们就会敞开这种技术的产品,甚至不惜压低价格,让成品的价格低于成本价。

这样,就会造成还没有完全突破的技术,也变成了无用的技术,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还不如买来的便宜,所有的技术投入白扔了不说,生产多少产品等于白扔多少钱,这样的技术还有多少人能愿意坚持,这样就等于扼杀了国内技术储备的基础。

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一点,让他们看到国内已经掌握了低端的光刻机技术,他们一定不会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