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七章  接受体检

第十七章  接受体检
      我的同学刘爱霞听从了俺娘的建议,当天下午没有回去,以便等着第二天同我一块走。女友爱霞家住叶县廉村乡韩桥村,在廉村乡西南六里处,距我村十八里之多,叶南公路穿境而过,是我们去叶县的必经之路。其实,我的同学爱霞当天没回去的原因很简单:一是等到第二天我进城时正好同路,二人一块儿骑车相互有个照应;二是她想亲自见见我的父亲,希望征求下我父亲的意见,想尽早把婚事定下来,我们毕竟都是二十五六的大人了,况且,四月底我很有可能赴信阳师院进修,稍一耽误,还得再等二年。所以,这个机会她是不会错过的。
午休起床后,一看手表快三点了,听到爱霞和家人在外边说话拉家常,我伸了伸懒腰,双手起身下床,穿上鞋去到压井旁洗脸,爱霞看到我来到了压井旁,知道我要压水洗脸,赶忙端上洗脸盆放到压井出水口下边,然后,去西屋拿了一条毛巾递到我手里,我左手舀了一瓢引水添进压井里,右手握住压井杆上下移动着,不一会儿,一股股清泉就顺着压井出水口缓缓流向脸盆里,我把水瓢扔进水桶里,顺手接过爱霞端起的水盆,放到压井旁边的平地上,把毛巾放进水盆里,我弯下腰,双手掬起盆中清凉的井水,一抹一抹的撩在脸上,感觉惬意极了。“啊,好舒服呀!爱霞,你也洗洗脸吧!洗后脑子很清醒”。“知道的,我洗过了”。洗罢脸,我把毛巾拧干,擦了擦脸和双手,回到西屋,坐在沙发上。“跃民,你喝茶不?我给你倒杯茶吧”?“我自己来,记得我爹还拿回来一包信阳毛尖茶叶,一会儿,我泡点毛尖让大家品尝品尝!你看看茶瓶里有茶没有”?“不多了,再去烧点吧”!爱霞掂起茶瓶摇了摇,“你们在屋里说话吧,我去烧点茶”。母亲说着走出西屋,去到灶房。她掂起茶壶到压井旁接了一壶水,放到锅台上,拿上火柴把麦秸引着火后填入锅底,火苗立马就窜上来了,母亲很有规律地往锅底填麦秸,火苗就像狼舌一样,凶狠的舔着上面的茶壶,茶壶好像忍受不了大火的攻击,哼哼唧唧的发出求饶的叫声,不一会儿,壶盖上冒出热气,气浪把壶盖都顶起来了。水开后,母亲退去火,找了一块儿抹布衬上手,提起茶壶来到西屋,爱霞赶忙把茶瓶放到地上,打开茶瓶盖子,顺手接过母亲手里的茶壶,然后,掂起茶壶,把茶壶嘴对准茶瓶口,把开水缓缓注入茶瓶里,茶瓶倒满后,她把茶壶放到我跟前,让我一会儿泡茶用。爱霞顺手盖上茶瓶盖,掂起茶瓶放到了条基上。“茶壶里还余剩大半壶开水,咱泡茶喝吧”?“好的,你去刷三个碗当茶碗吧,我把信阳毛尖拿出来,等你把碗刷净后泡碗里,一会儿就泡好了,请等着品好茶了”!“好的,一会儿,看看你的茶功表演”!爱霞说笑着走出西屋,到灶房拿碗去了,我站起身,走到条基旁,拉开抽屉,从条基抽屉拿出信阳毛尖,合上抽屉,又返回沙发边,爱霞把碗端到压井边刷净后端到西屋,放到茶几上,我在三个碗里分别放上适量的茶叶,掂起茶壶沏入每个茶碗里,开水向碗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再往茶碗里看;碗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不一会儿,茶叶的芳香就充满小屋,信阳毛尖的清香让我不由自主的端起了茶碗,我细细的品了一口,感觉口感怡人,芳香扑鼻。
一片片茶叶,在碗中翩跹起舞,如同一个个灵魂在水中游走。欣赏着茶的舞姿,倾听着收音机里正在播放的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歌曲,过去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眼前。
母亲出去串门了,我和爱霞、二妹丽霞围坐在茶几旁喝茶,我们边喝茶边聊天,聊天天南地北,毫无目的,毛尖茶喝过一巡又一巡,茶壶里的茶很快就喝光了。喝过毛尖茶后,感觉神清气爽,看看手表,已经是下午四点半。“爱霞,还喝茶不喝了?闲着也没啥事,我们去南边河堤上转转吧”。“不喝了,信阳毛尖不错呀,喝着挺舒服的。转转就转转,我们走吧!丽霞,你去不”?“你们去玩吧,一会儿,我给你们早点做饭”。
我和爱霞告别二妹丽霞,走出西屋向大门走去,打开大门,我和爱霞一块儿向南边河堤走去。
我家南部五百米就是灰河。据县志记载,这条灰河是文革时期有叶县县委和叶县革委会组织全县民工用了6年时间建成,灰河呈东西走向,上游起自白龟山水库,下游连接漯河,全长约三百余里,灰河宽约鴇F0米,正常水深1米上下,两岸河堤间距二百五十米左右,河堤高约五米,宽约三米,河堤上可以容一辆四轮拖拉机通过,灰河沿岸的河堤内侧是河坡,河坡上种了好多杨树,每到汛期到来,河水涨了,湍流的灰河水拍打着河堤,发出啪啪的响声,每到此时,站在河堤两岸观涨水算是一种享受,河里生长有鲤鱼、鲫鱼、鲢鱼、螃蟹、老鳖、黄鳝、泥鳅、及各种野生鱼类。少年时候,每逢涨大水,河两岸的大人小孩就会拿着网兜、篮子等器具在河边捞鱼,每次都有很大收获。一到夏天,来河里洗澡的人很多,无论男女、大人、还是小孩。趁着洗澡的功夫,还会在河沿边捉黄鳝和泥鳅,很好玩的。   我和爱霞沿着河堤向东溜达,不一会儿,就到了我儿时经常光顾的老鳖湾。我给爱霞娓娓讲起了几年前发生在老鳖湾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悲剧:一对青年男女为抗争买卖婚姻,争取婚姻自由,竟相约双双投河殉情,了解了他们年轻的生命,他们的爱情悲剧被后人演绎成了当代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提起他们。“跃民,这个故事很感人,你给我详细的叙述叙述吧,我被感动了”。爱霞用右胳膊挎着我的腰,撒娇地推了推我,让我给她好好讲讲故事情节。我们在河边老柳树下找了一块儿干净的地方坐下,我开始给她绘声绘色的讲起了这个让人揪心的爱情悲剧:
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前的一九八三年秋季。当时的农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很盛行,男女主人公赵景旭和赵世花由于家庭出身原因,尽管早已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确切地说应该是26岁左右吧,可是,竟然没有一个来上门提亲的人。双方父母急在心上,但毫无办法,最后,只好备些厚礼,厚着脸皮去找村上一个媒婆帮忙。媒婆姓余,名巧枝,50多岁摸样。个头不高,体型较胖,她丈夫姓赵,名停顺,中等身材,长得黑不溜秋,是一个地地道道、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没什么学问和手艺,终日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停顺比巧枝大6岁,不知二人是怎样走在一起的,发现停顺很怕老婆,一切全听老婆指挥。巧枝一贯好吃懒做,终日在家搽脂抹粉,凭着一口巧嘴混饭吃。她家里每天都聚有不少光棍汉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是托余媒婆给他们或子女介绍对象的。赵景旭和赵世花出生于同一个村,年龄相仿。赵景旭出生于1955年6月,赵世花出生于1956年8月。家庭背景差不多。赵景旭的爷爷赵豪仁解放前做过伪保长,赵世花的爷爷赵泰安曾在赵豪仁手下跑过。“文革”中,赵豪仁和赵泰安均作为黑五类受到打击,终日不是像狗一样被牵着戴高帽子游街示众,就是被逼着干脏活、累活、重活和背主席语录,稍有不从,就得挨打受骂。赵景旭和赵世花自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作为“狗崽子”,也备受歧视,自卑感让他们抬不起头来。俩人是同学,相同的身世命运让他们同病相怜,相互照顾,彼此互生好感。初中毕业时,尽管俩人成绩都很优秀,但由于家庭出身原因,没能被大队推荐去上公社高中。毕业后,双双回村务农,随着年龄的增长,俩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那个时候,没有手机、电话,有事时,只能靠写信联系。两个人尽管生活在同一个村里,彼此想见面拉拉家常,说说知心话是不大容易的。因为当时的农村还很封闭、落后,男女授受不亲,一旦有青年男女聚在一块儿,有事没事,都会遭人非议,说长道短。赵景旭和赵世花到了恋爱的年龄,彼此相互吸引,总想找机会坐在一起互诉衷肠,倾诉相思之苦。没有办法,只好靠书信来表达相思之情。俩人的地下恋情在不断发展和升温,他俩有时也会在信上相约见面和约会地点。他们晚上经常约会的地方就在老河湾老柳树下,见面后,彼此表达不尽对双方的思念之苦,并相互换了定情信物各自的手巾。月光下,景旭和世花彼此相拥,深情地凝望着对方。“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他们相拥在一起,相互背诵着不知从哪里学来的古词,他俩发誓,生在一块儿,死在一起儿。私密的约会和书信的频繁往来,让双方家人生疑。有一天中午,赵世花吃罢饭和同村的几个姑娘去邻村桃奉街赶庙会,邮递员把世花的信交给了世花的哥哥赵世玉。赵世玉身材魁伟,面庞白净,体态匀称,在当地也算得上一个帅小伙,他比妹妹世花大三岁。长得帅又有什么用,由于家庭出身原因也耽搁了婚期,终日呆在家里,四门不出,大门不迈。在家里没少接到景旭寄给世花的来信。看着信封上熟悉的笔迹,世玉猜到了七八分。他私自拆开来信细看,看后目瞪口呆,气不打一处来。世玉赶紧喊来正在院里忙碌的父母,把来信念给爸妈听。夫妻二人气得差点昏厥过去,最后商议,家里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制止景旭和世花的地下恋情。世花的父母、哥哥当即拿着景旭写给世花的信到景旭家。当着景旭父母和家人的面,把景旭骂得狗血喷头,一钱不值。双方家长还在大街上互相指责,彼此对骂。一时间,街坊四邻、男女老少都出来看热闹。景旭和世花的恋情就这样被曝光了,这在当时是一件令人不齿的丑事。世花赶庙会回来后,得知此事,大哭一场,躺在床上,不吃不喝,这可急坏了家人。他们怎样劝说解释都不起作用,这才想到来找余媒婆。余媒婆看着世花父母掂来的礼品,心花怒放,嘴里一个劲儿地说:“这事好办,一切包在我身上”。余媒婆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走动串西,四下打听。没几日,竟真的为世花父母物色了一门适合双方换亲的理想的人家。听到这一消息,让世花父母兴奋不已,他们又置备了一些礼品来到余媒婆家,催促余媒婆赶快去提亲。余媒婆娘家有户本家叔叔,名叫殷富,头发花白,满脸胡子,一米六二的个头,长得胖乎乎的,六十多岁了,在村里也算得上大户。据说也是家庭成分问题,把儿子的婚事耽搁了。儿子名叫会启,个头不高,长相一般,三十好几了也没人来提亲,愁得他终日和父母拌嘴,埋怨父母不该生养他,害得他至今打光棍。有时气急了,还拿父母出气,不是打,就是骂。会启兄弟姐妹4个,他排行老大。老二是个女孩,叫会英,大概23岁左右,长得也挺标致。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会启经常唠叨和逼迫父母,让会英给他换个媳妇,村里人都说会启想媳妇想的得了神经病。父母在家里只得忍气吞声,默默忍受。余媒婆的到访给会启家也带来了希望。说明来意,会启的父母也高兴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