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原本焦母和刘兰芝最大的不可调节矛盾就是刘氏无子。既然现在一胎生出龙凤胎,焦母也就满意了。再就是,刘兰芝被你调教三年,已经能很好的处理婆媳关系,就算焦仲卿那个猪队友拖后腿,也不会坏了大事。”*大神难得耐心解释。
“那么,我能多留一会儿吗?再怎么样,我也想准备好送给焦家人的礼物;还有大妞和思娘的出嫁,我是赶不上了,我想留个念想。”陈静姝与大神讨价还价。
大神铁面无私:“你该知道,规则就是规则,没有置喙的余地。”
“可是……”陈静姝有些不舍,来到这世界的三年多,是最轻快的,前两世的苍凉心态也被很好的调整了。
*大神挑眉一笑:“你真的还想逗留一阵子?”
“是。”静姝心里吐槽,*大神是想走邪魅狷狂的路线吗?不适合啊。
“任何不遵守规则的事,都是有代价的。”
陈静姝被代价两字吓了一跳:“大神,你能先把代价说给我听一听吗?”
*大神心不在焉地说:“唔,无非就是加大任务难度之类的。”
陈静姝再三考虑,最终决定:“再给我一个月的时间吧。”
*大神答应了。
静姝的意识散去之后。*大神自言自语:“小妞,每一世都在加深羁绊呐……”
…………………………
淑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又准备了好些的酒水方子、食谱方子,交给了焦母。
焦母取笑女儿:“这是担心你小侄子以后不够钱娶媳妇儿?”
淑清附和笑道:“是啊,现在咱们家就有了四个小萝卜头啊。”
焦母感慨:“转眼,你就从从豁牙的小丫头变成了大姑娘了。”
淑清咬咬嘴唇:“变得多大都是娘的女儿。娘,以后啊,你就在家里逗逗儿孙,享享福。可别和大嫂、二嫂置气啊。”
焦母失笑:“你真以为你阿娘是恶婆母?从前不过是看着刘氏没有眼色、又无所出,才对她不满意的。现在她也算是我们焦家的功臣了,阿娘也就忍忍她。”
淑清抿嘴笑了。
中秋节,也是大节日。
焦家搬了桌子,在院子里赏月。
因为刘兰芝还未出月子,不能吹风。便缺了她与龙凤胎。
淑清提议:“我学了这么久的箜篌,还没给家里人弹过一曲呢,值此佳节,我要献丑一回。”
两个哥哥起哄叫好。
小虎子也学着欢叫、闹腾。
淑清取来卧箜篌,坐好、闭目、起手。
奏的是新奇的曲调(1),焦家人都没听过,便以为是淑清所作。
一开始的拨弄便是轻快的,像是轻风过耳;继而转为微微缠绵,好似满腹的话语不知从何说起、恰似乌云蔽月;再接着由轻拢慢捻转为有力的抹、挑,颇有拨云见月之感;最后尾音颤颤,似为诉说完的满腹喜悦与欢欣。
整首曲子虽然不长,却是别具风格,虽然焦家人不懂风月,也能“听”出一幅花好月圆夜的美妙景色景色。
曲毕,连小虎子都不记得闹腾了。
小何氏逗弄儿子:“姑姑奏得好听不好听?”
“好听。”
“还想不想听?”
“想。”小虎子奶声奶气。
淑清又给焦家人奏了广为人知的《长安歌》、《佳人曲》。
声声空灵。
焦家人真正见识到了排行第三的焦淑清有着怎样的高超技艺,并深以为傲。
中秋节后,淑清让小甜去吴家给思娘送了件小礼物,是一个镂空银制的香薰球,小巧可爱。
又寻着机会去陈家,教了陈大妞几道小点心的做法——都是大妞爱吃的。
不几日,吴思思送来了回礼,是一支楠木的簪子,雕刻了栩栩如生的桃花。
淑清谢过思娘,思娘却抿嘴笑道:“这声谢啊,你且是留着给别人吧。”
聪明如淑清,猜想到簪子该是吴思贤准备的。
可是自己就要离去了,不必多生事端再去寻他。
一个月到了。
当晚淑清把楠木簪子放在枕边,默默在心里对本尊说道:“我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听到,占用你身体几年,现在该还给你了,我用了你的时间,也不是为了做坏事,等你回来,这便还是你的家人,好好生活吧。吴家小郎君是个好的,淑娘你能和他有个幸福美满的未来。”
建安十二年,刘氏生下次子。
建安十三年,小何氏再生一女。陈大妞出嫁。
建安十四年,刘氏又添一子。吴思出嫁。
建安十五年,焦仲卿被提升为功曹。陈大妞诞下一子。同年,焦淑清出嫁。
建安十八年,焦淑清产下吴家长孙。
作者有话要说:1:花好月圆夜——糯米认为现代很多歌的曲调还是不错的,古人也会欣赏,就是歌词不适合,太白话了,显得很没水平。喵,女主只弹不唱,不算雷吧?
2:小正太拜拜,各位轻拍。
3:推荐边听花好月圆夜的无歌词版,看本章哦哦哦,更有感觉
☆、第十七章 倒v
陈大妞——番外
陈大妞从来都不会那些文绉绉的。
却也不得不赞同一句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这是从前淑娘随口念叨的。大妞觉得自己和淑娘就该是知己关系。
从前陈大妞也不觉得焦家淑娘有哪里出众的;那时候,乡里的小女娘们最羡慕的就是里正的女儿,思娘。
思娘总是有新衣裙穿、有丫鬟服侍、有吃不完的零嘴。
思娘说一句什么话、做一个什么动作,往往都会被小女娘们模仿。看得出来;思娘很享受被注视的感觉。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淑娘变得夺人眼球起来?
陈大妞记不清了,隐约是自己换牙的时候罢。
说来淑娘比自己小;却比自己聪明多了。也从不和别的小女娘那样;小鼻子小眼睛地爱争吵。
最令陈大妞佩服的是;同样出现什么状况,淑娘都能不慌乱——淑娘还从来没有被她娘打骂过!
陈大妞几乎要把淑娘奉为偶像!
尤其是在听从淑娘的话以后,自己也好久没被揍了!
跟在淑娘身后;总是有数不清的好吃的、好玩的。一开始;有一大群小女娘围着淑娘转,慢慢的她们都散去了。
陈大妞知道;她们是觉得自惭形秽了——自惭形秽这个词还是后来吴思娘说的。她们觉得和淑娘在一起;沦为了对比和陪衬;显得自己越发的粗俗不堪、愚笨不已。
陈大妞不以为然:远远躲开就能当做看不见淑娘的优秀了?还不如像自己这般,紧跟着淑娘的脚步,好歹也是“沾沾仙气”——在陈大妞的眼里,淑娘就和仙女差不多了。除了大家知道的她会女红、善厨艺、能箜篌、又识字之外,大妞还发现她会下棋、也善唱歌。
虽然不知道淑娘哼的是什么曲调,但是很新奇,很好听就对了。
这样的人儿,当然好像仙女一样。
大妞觉得事事要和淑娘一争高下的吴思娘实在是有点蠢,人能争得过仙女儿?
果然不出所料,一开始别有用心接近淑娘和的吴思娘也变成了淑娘的好朋友——因为淑娘是个很温和的人,她明明比你小,却能让你觉得,她无时无刻不在照顾你。
最后还是吴家的小子走运,居然能娶到淑娘为妻。
陈大妞恨铁不成钢地瞪了自己弟弟一眼:为啥淑娘不能嫁到我们家哩!
陈大福夹起尾巴躲开了:阿姐啊,焦家姐姐真的是谪仙的人物,那大贤觊觎她好些年了,我可不敢去虎口夺食。
…………………………
吴思贤——番外
吴思贤会记住焦淑娘这个名字,是因为阿姐总是念叨。
焦家淑娘在学书法,阿姐也要学。
焦家淑娘学了箜篌,阿姐也不甘落后。
焦家淑娘会做糖渍桂花,阿姐就要做糖渍桃花。
每回与焦家淑娘别苗头,阿姐都是灰头土脸,而那焦家淑娘却是永远气定神闲。
吴思贤猜测,也许焦家淑娘根本就不知道阿姐想与她一较高下。
事实上,思贤的猜测是正确的。
一次与陈大福一起上山胡耍,听到有女娘在谈论自家阿姐。陈大福比划了口型,说是他的姐姐。
吴思贤从陈家姐姐嘴里听到了最熟悉的名字“淑娘”。
吴思贤抬头悄悄张望,看见一个身着粉色襦裙的小女娘,她轻轻捻起野果子,许是馋的紧了,并没冲洗,吹了吹,就把果子含进嘴里。
思贤当时年纪小,并不懂自己为什么会看得心痒痒,就是觉得这个小女娘吃东西的样子真好看。
及至后来,机缘巧合看见了焦家淑娘的手书,他就鬼使神差地把那红笺揭下来,带回家。
这三个字被他翻来覆去临摹了无数遍,最喜欢桃字。
再后来,阿姐与焦家淑娘却成了真正的密友——明明阿姐的初衷是“接近敌军、打探敌情”。
时隔数年,再看焦家淑娘吃莺桃,思贤才知道,为何古人都说女子是莺桃小口。
吴思贤觉得自己该是病了,怎么能见天想着小女娘呢。难道自己是下流胚子?
阿爹猜测自己爱慕焦家小娘子,并说要帮自己提亲。
吴思贤竟然开心得睡不着觉。
上元节,远远看见自家姐姐和焦家淑娘一行人,思贤耍着小心思把未来姐夫引了过去;又抓住机会显示自己的学识,替陈家姐姐赢得老虎灯;还鼓起勇气亲手递过送给淑娘的桃子灯——淑娘该是真的很爱吃桃子吧。
当晚,回到家里的吴思贤边笑着边想。
中秋节,吴思贤在焦家门外徘徊许久,深知自己敲门便是冒昧,最后也没有进门。但是在墙外听得一曲箜篌,如痴如醉。
思贤摸了摸攥在手心里的楠木桃花簪子,微笑转身离去。
桃花簪子最终还是送给了淑娘。
建安十五年,焦家淑娘成了吴焦氏。
起初的吴思贤略有恍惚,自己整个年少阶段的梦中人成了自己的妻,该是怎么样的激动。
而后又觉得迷惑,放佛自己从来也不曾真正认识焦家淑娘一般。
但是吴思贤一贯是温和性子,终于是放下心里的疑惑,和淑清好好过日子。
建安十八年,吴思贤长子出世。
焦淑清的梳妆盒里有一支楠木桃花簪子,视若珍宝。
吴思娘回娘家也曾问道:“现如今你也知道这是我那傻弟弟雕刻了送与你的,怎么一直不见你佩戴?这也太宝贝了吧。”
焦淑清抿嘴笑笑并不解释。
焦淑清心道:这确实是夫君的一片心意,送与的却是另一名我也不晓得名字的姑娘。也许她是神仙妃子、也许她是山中精怪,但是她对着我的家人都没有坏心,我便也不计较被占用了身子这么些年。那支簪子,我却是想保留着,权作个念想。夫君是永远也不会知道当初他心仪的是另一位姑娘,也许等我百年,才会告诉夫君,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
…………………………
刘兰芝——番外
刘兰芝是永远也不会知道,她曾经有另一种与现状截然不同的命运。
自从生下龙凤胎之后,婆母对着她越来越和善。
再接着生下次子、三子,婆母笑得合不拢嘴。
有时候,刘兰芝想着,幸好刚进焦家的时候有小姑淑娘在。
不然夫君常年不在家,自己怕是不能与婆母和睦相处。
看着小姑从自己的腰那么高,到和自己一般高,再到出嫁成为人母,刘兰芝有说不出的欣慰。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