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史并不如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势就此急转直下,看到富贵馅饼的叛军士兵瞬间倒戈,将领头的李多祚等将领砍落马下,兵变部队就此瓦解。

几乎与此同时,另外一路由成王李千里率领的兵变部队也失败了,他们原本想杀死宗楚客等人,结果反而被对方杀死。

李重俊的兵变就这样刚开头就结了尾,他本人则在一百多名骑兵的护卫下逃往终南山,一路上人越跑越少,跑到今天的陕西户县时,身边只剩下几个人。

穷途末路,人心思变。

在李重俊还向往前跑时,他已经再也跑不了了,身边的士兵起身将他诛杀,为他的短暂人生划上了一个休止符。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李重俊死后,在宗楚客的建议下,他的头颅被割下,放到武三思和武崇训的灵柩前祭祀。

此时太子宫的所有官员都自动与李重俊划清了界限,他们都怕惹祸上身,只有一个小人物走上前去,脱下自己的衣服包住了李重俊的头颅,放声大哭。

这个人叫宁嘉勖,时任永和(山西永和)县丞。

随后宁嘉勖被贬,从永和县丞被贬为兴平(广东高明)县丞。

古往今来,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真难。

李重俊的起兵匆匆而起,又匆匆而终,唯一的收获就是让不可一世的武三思提前退出历史舞台,而李重俊自己却落得兵败身死的结局。

在李重俊起兵失败之后,有两个人成为受益者,一位就是快刀宦官杨思勖。

杨思勖这个宦官值得好好说说,他的身上有几个唐朝第一:第一个出任三品高官的宦官,第一个率军出征的宦官。

原本在贞观年间,李世民对内侍省做出明确规定,宦官中不设三品官,最高只能是四品,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武则天时代。到李显时,传统被打破了,而打破传统的就是杨思勖。

因为平定李重俊叛乱有功,杨思勖被越级擢升为从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成为唐朝历史上第一位官居三品的宦官。

其实杨思勖本姓苏,后来被宫中一位姓杨的宦官收养,便改姓了杨,这一点跟高力士有点像,高力士原来也不姓高,而姓冯。

不管姓苏还是姓杨,总之杨思勖开了唐朝宦官担任高官的先河,在随后的岁月里,他又开了宦官领兵的先河,跟后来宦官监军不同,杨思勖出征,他自己就是主将。

在李隆基的开元年间,杨思勖先后四次作为主将外出平叛,全部大获全胜,他不仅打仗很猛,而且下手很黑,凡是落到他手里的俘虏,只有一个结局:惨死。

开元年间,牛仙童接受贿赂,李隆基命杨思勖将牛仙童处死,杨思勖把牛仙童绑起来晾了几天,然后探取其心,截去手足,割肉而食之,其残酷由此可见一斑。

开元二十八年,杨思勖病卒,时年八十余。

说完杨思勖,该说下一个受益者了,这个人是谁呢?

时任兵部尚书的宗楚客。





第一百章 无处不在的矛盾


宗楚客这个人在前面已经多次提及,这个人在《全唐诗》中还有一席之地,《全唐诗》收录了他的六首诗,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功底不俗。

不过在有唐一代,诗人确实太多了,如果不是诗人,可能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宗楚客另外一个身份值得一提,其实他还算外戚,他的母亲是武则天的堂姐,因此武则天对宗楚客以及宗楚客的哥哥宗秦客、弟弟宗晋卿都高看一眼。

不过,宗楚客步入仕途还是靠自己的努力,他通过进士考试步入仕途,然后辗转升迁,成为宰相的一员。

不过宗楚客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恰恰相反,遭遇了很多波折,先是因为跟兄长宗秦客一起贪赃被流放岭南,宗秦客不久就死在那里,而宗楚客一年后回到洛阳开始第二次奋斗,不久升任吏部侍郎,成为宰相的一员。

好景不长,宗楚客又犯事了,因为与武懿宗不和,再加上建造府邸时有奢侈过度之嫌,便被贬为播州司马,然后又开始了第三次奋斗。

经过奋斗,宗楚客又做回了吏部侍郎,同时出任宰相,然而没过多久又出事了,他因为娶妻的问题又被贬为原州都督。

后来宗楚客搭上了武三思这条线,总算再次东山再起,在李重俊起兵时,他已经官居兵部尚书。

李重俊杀死了武三思,就此给了宗楚客机会,本来就依附于韦皇后的宗楚客迅速上位,顶替了武三思留下的空缺,成为韦皇后最得力的干将,再加上太府卿(库藏部长)纪处讷,他们一起成为韦皇后的死党,时称“宗、纪”。

哲学上说,矛盾无处不在,这句话用在李唐王朝身上再合适不过。

仅从武则天执政开始,矛盾就如影随行,先是武承嗣与李显的皇嗣之争,后是李显与张昌宗、张易之的明争暗斗,等到李显登基之后,又是武三思和五王的矛盾。

现在武三思死了,矛盾消失了吗?

不,又转移了,转移到韦皇后与李旦太平公主之间。

宗楚客向韦皇后献的一份大礼就是陷害相王李旦。

原本在审查李重俊兵变时,有人的口供就提到过相王李旦,只不过负责审查的官员认为并不属实也就放了过去,现在这份口供又被宗楚客和李裹儿利用起来,他们想借此扳倒李旦和太平公主。

在宗楚客的授意下,侍御史冉祖雍给李显上了一封奏疏:“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与重俊通谋,请收付制狱。”

矛头直指李旦和太平公主。

李显这个低智商皇帝居然一看奏疏就相信了,他把调查李旦和太平公主的任务交给了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萧至忠,如果萧至忠是周兴和来俊臣那样的酷吏,李旦和太平公主难逃一劫。

好在萧至忠对李唐皇室很有感情,他容不得别人离间皇帝的骨肉亲情。

萧至忠哭着对李显说:“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罗织害之乎!相王昔为皇嗣,固请于则天,以天下让陛下,累日不食,此海内所知。奈何以祖雍一言而疑之!”

听了萧至忠的话,李显这才醒悟,便把这件事搁置下来。

眼看陷害相王李旦出师不利,宗楚客调转了矛头,他把矛头对准了资格很老的魏元忠。

魏元忠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韬光养晦,沉默自保,还是有人要置他于死地,或许他这一生注定了就是一只被人追逐的梅花鹿。

原本宗楚客没有机会陷害魏元忠,不料李重俊起兵过程中的一个插曲让宗楚客抓住了把柄。

原来,在李重俊起兵时,魏元忠的儿子太仆少卿魏升正好与李重俊的兵变部队撞个正着,李重俊顺手胁迫魏升一起参与兵变。

等到李重俊兵败身死,魏升也被乱兵杀死,而魏元忠因此也被牵连了进来。

在羁押了几天之后,李显念及魏元忠以往有功将他无罪释放。

魏元忠以为这件事就这么完了,但在宗楚客看来,这事没完。

不久宗楚客和死党太府卿纪处讷一起作证:魏元忠与太子通谋,请夷其三族,然而这次作证并没有得到李显的认可。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魏元才忠意识到宗楚客和纪处讷要对自己下手了,与其被人背后下黑手,不如以退为进,索性退休回家吧。

在魏元忠的请求下,李显批准魏元忠辞去尚书右仆射职务,仍旧保留特进、齐公爵,每月一日、十五日仍进宫晋见。

事情到这一步结束了吗?

还早。

几天后,宗楚客又命人弹劾魏元忠,这次弹劾很致命。

这个人在弹劾奏疏中写道:

侯君集是社稷元勋,及其谋反,太宗就群臣乞其命而不得,竟流涕斩之。其后房遗爱、薛万彻、齐王祐等为逆,虽都是皇亲,皆从国法。魏元忠功不及侯君集,身又非国戚,与李多祚等谋反,儿子名列逆徒名单,就应该全族屠灭。但是他的朋党编造理由营救,蛊惑圣听,陛下仁慈宽厚,就想遮掩他的过错。臣所以犯龙鳞、忤圣意的原因,正是因为此事关系到帝国命脉。

奏疏一上,果然致命,魏元忠先是被关进大理寺监狱,然后被贬为渠州(四川省渠县)司马。

到这里算结束了吗?

还早。

不久宗楚客又指使给事中冉祖雍上奏:“魏元忠既犯大逆,不应再到渠州上任。”

这一次李显总算有了准主意,没有同意。

不过李显这个人不经夸,没过多久他又没有准主意了。

宗楚客又指使监察御史袁守一弹劾魏元忠:“重俊乃陛下之子,依然根据刑法加刑;元忠既非功勋又非外戚,怎么能让他漏网呢”。

这次弹劾得到了李显的批准,魏元忠随后又从渠州司马贬为务川(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尉。

到这里算结束了吗?

还早。

随后监察御史袁守一再次弹劾魏元忠:“则天皇后昔日在三阳宫身体一度不好,狄仁杰奏请陛下监国,元忠密奏以为不可,这就证明魏元忠心怀不轨已经很久,请加严诛!”

事实证明,宗楚客指使的弹劾一次比一次致命,如果这一次弹劾被李显认可,魏元忠将难逃一死。

幸好,在最后关头,李显的智商经受住了考验,他反倒认为狄仁杰是在树立自己的私恩,而魏元忠的做法并无过失。

就此给魏元忠谋反事件划上一个句号。

其实给魏元忠划上句号的还是他自己,他给自己的一生划上了句号。

当魏元忠走到重庆涪陵时,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在涪陵去世,享年七十余岁。

从此他不再是一只梅花鹿,再也没有人四处围捕要吃他的肉了。





第一百零一章 荒唐的一幕


解决掉魏元忠后,宗楚客跟当年的武三思一样,产生了错觉,他以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不久在错觉的指引下他收了一笔贿赂,然后引爆了一场边境之战。

这场边境之战发生在突骑施部落与大唐王朝之间,起因便是宗楚客收受贿赂,然后对突骑施部落言而无信。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突骑施部落(伊犁河中下游)新任酋长娑葛继承了父亲的酋长之位,而父亲的旧部阙啜忠节心中不服,两人之间的征战连年不断。阙啜忠节渐渐落于下风,不能支撑,索性转头投靠唐朝。

镇守边境的唐军统帅认为阙啜忠节可以用于皇宫侍卫,便把他推荐到京城担任皇宫侍卫,另外对突骑部酋长娑葛则进行安抚。

原本一切就这样平稳进行,没想到临近唐朝边境时,阙啜忠节经人指点,又变卦了,他不满足于仅仅担任一个皇宫侍卫,他想借助唐军的势力对突骑施部酋长娑葛发动攻击,这样既能公报私仇又能抢回自己的失地。

按道理说,这种替别人打工的活唐朝是不会干的,然而有宗楚客和纪处讷在,替别人打工的活愣是给接下来了。

收到贿赂的宗楚客和纪处讷上疏李显,力主对突骑施部进行讨伐,李显同意了。

事有凑巧,就在唐朝上下决定出兵对突骑施部进行讨伐时,突骑施部的使节正在长安出访,原本他的任务是向唐朝献马。

现在马也顾不上献了,使节马不停蹄地返回了突骑施部,将这个惊人的消息传递给了部落酋长。

酋长娑葛马上调兵,向唐朝边境的守军发动攻击,守军猝不及防,伤亡惨重,随后娑葛派使节携带奏章前往长安,索要宗楚客的项上人头。

宗楚客崴到泥里了。

随后娑葛给唐朝的边境守将写了一封信:“我与贵国本无仇恨,只是恨阙啜忠节那个家伙,而宗楚客接受阙啜忠节的黄金,竟要发兵攻打我,可恨。”

后来,边境守将把这封信转给了李显,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