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这些名号大都反映了起义首领的某些特点。他们经常活动在常山、赵国、中山、上党、河内一带,多者两三万人,少者六七千人。后来张燕联络各支农民军,众至百万,号黑山军。东汉朝廷无法用武力清剿。于是封张燕为平难中郎将,以图瓦解起义军。曹*平定冀州时,张燕率众投降。余部在此之前也先后为曹*和袁绍所镇压。
黄巾起义以及在它影响下的各族人民起义,从灵帝中平元年到献帝建安中叶,持续进行了二十多年的英勇斗争。黄巾起义事先经过长期准备,组织比较严密。它公开宣布要推翻东汉王朝,建立农民自己的政权,比以前的农民起义有显著的进步。由于起义农民本身的弱点,他们先后都被残酷镇压。但是,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人物(上) '本章字数:2191 最新更新时间:20130705 11:03:25。0'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东汉灵帝在位期间爆发的黄巾起义军所使用的口号。“苍天”指汉王朝,汉代官员军队的衣服以苍青色为主,“黄天”是指黄巾起义军。184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利用“太平道”把几十万农民组织成三十六“方”。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和弟子秘密约定在甲子年(184年)三月五日,各地同时起义。由于叛徒告密,提前于当年二月起义。
黄巾力士:道教传说中一种护法降魔、力大无穷的仙吏,多听命于更高一级的神将,具体数目不详,每位神将因为法力不同所能驱使的黄巾力士数目也不一样。最常见于《封神演义》。
我第一次发现关于黄巾力士的描写是在四大名著《水浒传》第五十三回“戴宗智取公孙胜,李逵斧劈罗真人”中“罗真人大叫一声:‘力士安在?’就鹤轩前起一阵风。风过处,一尊黄巾力士出现,但见:面如红玉,须似皂绒。仿佛有一丈身材,纵横有千斤气力。黄巾侧畔,金环日耀喷霞光;绣袄中间,铁甲霜铺吞月影。常在坛前护法,每来世上降魔。……
公孙胜道:‘师傅似这般的黄巾力士,有一千余员,都是本师真人的伴当。’”
道教传说中在上界值勤的神将。东汉末年,太平道首领张角等发动农民起义,全军皆以黄巾裹头,后来道教徒关于天界的传说中就出现了〃黄巾力士〃的形象。
常山王国:封国名。公元前206年,项羽立张耳为常山王;公元前203年,刘邦改立张耳为赵王。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封三子刘不疑为常山王,公元前180年,国除为郡。公元前145年,汉景帝封皇子刘舜为常山王,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废常山国为郡。公元72年,汉明帝封皇子刘昺为常山王,公元79年,汉章帝徙刘昺为淮阳王,常山复为郡。公元90年,汉和帝封刘昺之少子刘侧为常山王,常山复为国,公元220年魏国建立时废除为郡。
黑山军:东汉末年河北的农民起义军。黄巾起义军主力被镇压后,统治阶级发生内讧,在此期间,冀州黑山等地农民纷纷起义,用各种名号组织起来。黑山军的具体情况,《后汉书皇甫嵩传》载:“自黄巾贼后,复有黑山、黄龙、白波、左校、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计、司隶、掾哉、雷公、浮云、飞燕、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畦固、苦哂、罗市之徒,并起山谷间,不可胜数。……各有所因。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贼帅常山人张燕,……乃与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诸山谷寇贼更相交通,众至伯万,号曰黑山贼。”由此可知,黑山军的活动区域是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等地太行山脉的诸山谷之中。黑山则位于太行山脉的南端,故史书称之为黑山军。而太行山脉高峰迭起,海拔多在两千公尺以上。山脉东南为河北平原,西北则为山西高原,河北平原通向山西高原的陉道多分布在太行山脉之间。太行山脉这一地势特点为分布在太行山各山谷中黑山军各部的相互联络和战略上相互配合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又据《三国志魏书张燕传》注引《典略》曰:“黑山、黄巾诸帅,本非冠盖,自相号字,谓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谓轻捷者为张飞燕,谓声大者为张雷公,其饶须者则自称于羝根,其眼大者自称李大目。”可见,黑山军诸帅多出于社会的底层,其名号往往源于其个人行为的某项特征。又参照上引《皇甫嵩传》可知黑山军诸帅有名号记载的共25人,,如果以25人为25股,每股人数在2﹒5万至0﹒65万计算,黑山军总人数在62﹒516﹒25万人之间,“众至百万”则很可能是虚数,而根据《续汉书郡国志》所载永和五年(140)五郡人口总数为240﹒6721万,黑山军则占该地区总人口的1/4至1/15之间。而当时袁绍、曹*两大军事集团所能动员的兵力均为30万上下。可见,黑山军在当时的关东地区确实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由于分散作战,最后被袁绍、曹*等人各个击破,镇压下去,但他们对统治者的打击是沉重的。
张牛角博陵(今河北定州)人,随黄巾起事,号将兵从事,与张燕合军。燕推牛角为帅,俱攻瘿陶(今河北宁晋西南)。牛角为飞矢所中,被创且死,令众奉燕,告曰:“必以燕为帅。”
张燕常山真定人,本姓褚。黄巾起,合聚少年为盗,众万馀人。与张牛角合军。牛角死,众奉燕,故改姓张。燕剽捍捷速过人,故军中号曰飞燕。其后人众寝广,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诸山谷皆相通,其小帅孙轻、王当等,各以部众从燕,众至百万,号曰黑山。灵帝不能征,河北诸郡被其害。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拜燕平难中郎将。袁绍与公孙瓒争冀州,燕遣将杜长等助瓒,与绍战,为绍所败,人众稍散。太祖将定冀州,燕遣使求佐王师,拜平北将军;率众诣邺,封安国亭侯,邑五百户。
杨凤黑山军将领。汉灵帝遣使拜杨凤为黑山校尉,领诸山贼,得举孝廉计吏。
于毒黑山军将领,随张燕破邺城,杀太守栗成。后袁绍引军入朝歌鹿场山苍岩谷讨于毒,围攻五日,破之,斩毒及长安所署冀州牧壶寿。(袁绍后遂寻山北行,击左髭丈八等,斩之。又击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皆屠其屯壁,奔走得脱,斩首数万。)
白绕黑山军将领。献帝初平二年(191),曹*出兵镇压黑白绕部,占据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
眭固黑山军将领。《演义》中为河内太守张杨属下。固在张杨被杨丑钉死后,杀掉杨丑投靠袁绍,后在与曹军作战中阵亡。
陶升黑山军将领。193年(初平四年)三月,冀州魏郡袁绍军兵变,交合黑山军占据邺城。陶升叛变,保护袁绍与州史家属到斥丘,绍任其为建义中郎将。
人物(下) '本章字数:3698 最新更新时间:20130705 13:37:32。0'
张宝(?-184),钜鹿(治今河北平乡)人,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首领之一,张角的弟弟。中平元年(184)随兄张角起义,号称“地公将军”。后来张宝在曲阳(今河北晋州)被皇甫嵩、郭典击败,被杀。
张梁,(?-184)
张角、张宝的弟弟(《九州春秋》言张梁为张宝之兄,袁宏《后汉纪》梁名亦在宝前,然按宝为地公将军、梁为人公将军,梁不得为宝兄也),同兄弟一起发动黄巾起义,于广宗被皇甫嵩击败,被杀。
麴义,麴义(又作曲义、麹义)是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部下的将领,能征善战,屡建战功,曾在凉州与羌人交战,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后来由于自恃功高而骄纵,被袁绍所杀。
东汉末年人物,袁绍部下。原为韩馥部下,初平二年(191年)叛变,击败韩馥,投奔袁绍。又击败叛变袁绍的匈奴单于於夫罗。界桥之战中,麴义以精兵大破公孙瓒大军,斩杀严纲,又回救被围的袁绍。兴平二年(195年),麴义合兵乌桓峭王、刘和破公孙瓒于鲍丘,杀邹丹等二万余人。瓒遂保易京,开置屯田,稍得自支。麹义军粮尽,士卒饥困,余众数千人退走。瓒徼破之,尽得其车重。后来因恃功而骄恣,为袁绍所杀。《三国演义》中麴义在界桥之战已经被赵云所杀
郑玄(公元127-200年),字康成,高密人,为汉尚书仆射郑崇八世孙,东汉经学大师、大司农。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之后,复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贫好学,终为大儒。党锢之祸起,遭禁锢,杜门注疏,潜心著述。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后人纪念其人建有郑公祠。
田丰(?-200年),字元皓,钜鹿(今河北巨鹿一带)人。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其为人刚直,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曹*部下谋臣荀彧曾评价他“刚而犯上”。后因谏阻袁绍征伐曹*而被袁绍下令监禁。官渡之战后,田丰被袁绍杀害。弃韩就袁田丰初在韩馥部下,以正直不得志。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袁绍领冀州牧。据《三国志·魏书·袁绍传》的注引《先贤行状》记载,田丰“天姿朅杰,权略多奇,少丧亲,居丧尽哀,日月虽过,笑不至矧。博览多识,名重州党。初辟太尉府,举茂才,迁待御史。阉宦擅朝,英贤被害,丰乃弃官归家。袁绍起义,卑辞厚币以招致丰,丰以王室多难,志存匡救,乃应绍命,以为别驾。”
计权合变公元192年(初平三年),随袁绍出战公孙瓒,从事期间参与界桥之战。公孙瓒军*近袁绍,包围袁绍数重,田丰欲扶袁绍入墙垣避难,为袁绍拒绝。后袁绍用田丰谋略,消灭公孙瓒,平定河北,虎据四州。公元198年(建安三年),田丰曾劝袁绍早日图许,奉迎天子,占据政治上的主动,袁绍不从。
持久战术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绍挑选精卒十万,骑万匹,准备进攻许都。田丰与沮授建议利用优势军力和地理形势,对曹*进行持久战,“进兵到黎阳,在河南扎营”,稳打稳扎。同时“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到对方不能安定,这样我们很容易就拿下”的万安之策,袁绍拒用。
献计南下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官渡之战之前,曹*往徐州攻刘备,田丰建议偷袭许昌,袁绍以儿子生病为由拒绝。
及后田丰奋力直言袁绍缺失,以及分析和曹*兵力部署优劣,认为百姓疲弊,粮食不足,应该用持久战,可惜不被袁绍采纳,力劝之下还被下狱。后来袁绍兵败逃回,曾后悔不听田丰谏言,却因逢纪谗言,田丰遂被袁绍杀害。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东汉名儒郑众的曾孙。东汉末及三国时曹魏官员,多次出任地方官员,多次稳定当地混乱的局势和改善当地人民生活。
郑浑起初到淮南避难,在寿春的袁术礼待他,但郑浑知道袁术必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