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校长法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校长插话道:“杨校长,这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难,特别是初中,现在说起城郊中学,除了因为分片招生找不到办法的人,谁还会到我们学校来读书,更不用说好苗子了。”

“我们有多余的学生寝室吗?”杨一民问。

“有,多一两百人也没问题,杨校长,我同意你的想法,陈校长,杨校长的名气可大了,我觉得可以利用他的名气进行宣传,城里的学校教育资源优势是明显的,其实很多家长还是很想让孩子到城里来读书的,主要是不放心,如果我们加强管理,我相信肯定能改变的。”向红梅现在很清楚,她得坚决站在杨一民一边。

陈校长点着头,杨一民继续说道:“这事陈校长马上安排,首先做宣传资料,以最快速度做出来,让初三老师一人一个学校定点,争取在小学水平考试的时候送到学生手上,而且专人负责进行联系,一定要想法将好苗子挖过来。”

向红梅突然问:“杨校长,这样挖生源,要是其他初中校长不满咋办?”

“不满也是事后了,只要我们将学生挖过来了,他想改变也没法了,我还想,要是能将一些学校初二好一点的学生招一些更好,但这事不能明说,如果有些老师有亲戚朋友成绩好的,可以让他们转学到我们学校来读,但这得悄悄进行,因为这样做肯定是局里不允许的。”

杨一民顿了一下,说道:“今年招生不管好与差,我希望我们一定要尽全力,这是学校最困难的时期,一定要齐心,还有一点,今年所有学生的非正常进入,必须由我亲自批,陈校长做一个统一格式的条子。”

这句话让两人位副校长一下子紧张起来,这明显就是收权,因为以往几年,学校招生管理很乱,只要是亲戚朋友打招呼、有些送点礼,有些老师来找找领导,大家觉得学校本来也不兴旺,就都收了,学校老师、行政或多或少从中获得了一些利益。

这事不能明说,大家都心里有数而已,现在杨一民这样一规定,所有通道就被堵住了,包括两个副校长,要想让关系户进来,也得从杨一民手上过。

但两人肯定不会反对,谁反对不就说明谁心里有鬼,而且也很难有人特别想花钱来读,所以两人心里虽然有点不舒服,但也都点头同意。

“期末考试和招生就由陈校长来抓,向校长你一定要将学校安全隐患好好检查,将安全常识印制成册发给学生,并与办公室一起,做好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和工勤人员的考核,严把食堂小买部的食品质量和价格,绝对不能出问题。”

“经费问题我来想法,我等一会到总务处,专门了解学校经费情况。”

杨一民一直认为,对于学校老师来说,以奖金来激励大家是最重要的手段,但这种手段不是没有差别的平均主义,而是必须有相当大的差距才能触动大家。

城里的老师和石门不一样,收入不仅要高一些,可能有些老师还有第二职业,这些情况拉大了老师之间的平衡,而用心上课教书的老师往往得不到多大的实惠,平均主义的思想就会最大程度地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但杨一民却是期末才临时上任的,不可以对本学期的奖金分配进行大尺度的变化,所以他考虑只针对性地表明自己的想法,而且将一些改革措施在期末教师会上制度化,方便下学期的工作。

三个人开完会,最后决定下午开一次教职工会,将学校最新的安排传递给大家,也算是杨一民上任后的真正第一个体现他工作思路的大会。

【251】履新(三)

何明见杨一民出了向红梅办公室,马上过来,说道:“杨校长,办公室已收拾好了。”

杨一民点了点头,校长办公室在教学楼的最里面,或许是当初校长考虑这里是最安静的地方,不过这样也好,很多事其他部门已处理接待了,最后才到自己办公室,这种思路是不错的。

杨一民缓步走向校长办公室,在巷道里向里走,其实里面是通的,可以一直走出楼房,杨一民看着晴朗的天空下,很远的地方隐约的山峰,联想起办公桌的摆放,这样坐,是不是叫有靠山的意思?

但自己的靠山现在在哪里呢?李兴辉离开教育局,不可能在系统内对自己进行照顾,而且一些常规的事,他也不可以管,谢局长是不是能当局长,当了后是不是能充分信任自己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他进了办公室,对何明说了声“谢谢”,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理不出思绪,他看了看桌上放的学校通信录,打电话让总务主任赵强到办公室来,杨一民还是在自己对面安放了一张座椅,这样到自己办公室来的人,可以坐在自己对面,赵强过来,杨一民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说道:“赵主任,请坐。”

赵强坐下,“杨校长,有事吗?”

“赵主任,马上要期末了,我想知道上半年学校的经费情况,按照以前学校的经费计划,是否能安全渡过这学校期末。”

“杨校长,这学期很困难啊,主要是春节的各种接待费太大,现在公业务费仅能保证正常的运转,年初预算已超支,期末老师的奖金只能靠食堂小买部那点钱了,但这次这件事,可能又得花一大笔钱,现在都很困难啊。”

“小买部和食堂承包费每年是多少?”

“三万。”

“这学期结束是不是到期了?”

“是,一学年一签。”

三万元的承包费,对于这些底细,杨一民通过任成达的农家乐就知道实在太低了,说道:“好,那就在期末做一个承包计划我看看,钱的问题除了正常开支,大的开支一律停止,必须保证老师辛苦一学期能拿到奖金,这次事件的经费我再想想法。”

赵强走了,杨一民打电话给罗晓红,他没给李艳打,是因为这样让罗晓红觉得自己很重视她,电话打过去,罗晓红似乎正在和李艳说笑,“才说你,你就打电话了。”

“罗晓红,你们起床吃饭了没有?”

“当然吃了,杨阿姨做的饭菜真好吃。是不是想撵我走了?”

“我是留你,反正你没事,在这里多玩几天,也陪陪李艳,参观一下李艳的公司。”

“看吧,我先去看看周琴再说,你等一下,李艳要和你说话。”

李艳将电话接过,说道:“一民,刚才小玉打电话过来,说赶车到县城来了。”

杨一民想了一下,方小玉是自己让她过来的,现在肯定知道自己已调到城里来了,或许会有很多想法,但读书的事已报了名了,没啥可以更改的了,“艳子,那你帮安排一下她,主要是住的地方,”他突然想到罗明英,说道“她来了后,先让她休息两天适应一下,我考虑一下让她做点事。”

“嗯,一民,学校还正常吧?”

“艳子,早上可危险了,不过现在风平lang静了,你放心吧,中午我不回来吃饭,你给妈说一声。”杨一民还想问罗晓红一件事,所以说“艳子,把电话给罗晓红,我还有件事问问她。”

杨一民刚才在考虑所谓靠山的时候,突然想起罗晓红说的阳明区教育局副局长许明芳的事,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他得了解一下。

“罗晓红,我听你说许明芳给你妈打电话,你能详细说说吗?”

罗晓红当时也是随口说说,此时一问,真还没想起有啥事,于是道:“以前许副局长为职务的事找过我妈,后来一直保持着这种关系,那天打电话两人在说平川县教育局的人事安排,但具体说的啥我也不清楚,我估计是她听到一些消息了吧,或许是她的朋友要她帮忙。”

挂断电话后,杨一民却不这样认为,许明芳自己的事可以找罗晓红的母亲,但为朋友,她是不可能这样做的,因为从罗晓红的口气里,许明芳和她母亲主要还是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没有上升到很好的朋友关系,这种情况下,去帮人几乎是不可能的,罗晓红母亲这种关系不是特别关键的时候,能随便用吗?

难道平川县这样一个教育局的局长,争夺还这样强烈?李兴辉一直没走,其他人无疑在尽力的争,这些人争的结果,或许是大家都想不到的。

杨一民希望的,肯定是谢局长当一把手,因为谢局长一直对自己不错,而且不止一次的表示他肯定会是她圈子内的人,表明了对自己的欣赏,加上李兴辉的关系,自己在平川县或许发展会很顺利。

安校长是自己最不愿他当一把手的,两人虽然从没有过节,但因为自己是李兴辉的亲信,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肯定会被边缘化,而且自己因为方小玉的事,没有兑现当初让方小玉到县中学的承诺,让他肯定会对自己有很大的意见,以后相处肯定会觉得别扭。

如果是完全非平川关系的人来,所有人将重新进行洗牌,那得看能力、看成绩,自己这样一个学校,硬件条件不错,学生质量却差,很有可能就会被视为问题学校,要想进入新局长的核心,难上加难。

杨一民沉思着,此时电话铃声响起,是李小萍的,杨一民接通,李小萍问道:“杨校长,你那边事情处理好了吗?”

“差不多了,你,你还好吧。”杨一民突然有点想李小萍了。

“还好,上午阳明晚报的记者电话采访了马校长和我,我们按你的想法准备的,效果不错,他说三天左右上报,一定要大力宣传,一民,我们给不给他表示表示。”

【252】烂摊子

这是自己与肖正强的交易,不能让他得到太多,杨一民说道:“这事很复杂,他的待遇我这边已考虑了,你们暂时别管,报纸刊登出来后,我再想想。”

“嗯,一民,你多保重,现在你回城了,有李艳照顾了,我也放心了。”

杨一民心有点酸,问:“实验中学的事咋样了?”

“我打电话直接问过校长,校长很欢迎,但说要经过学校统一考核。”

“考核是所有人都要经过的,这是正常的程序,但如果是优秀老师,他会提示你的,或者他怕你流失,会给你承诺的,这些应该在话里听得出来,你感觉到了吗?”

李小萍想了想,“没有。”

“好,小萍,你别急,这事我记在心里的,你放心好了。”杨一民觉得无论如何,自己得让李小萍调到城里来。

每年的人员调动,基本上都是在期末考试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所以也就是这十多天的时间,看似平静的外表下,暗藏着很多交易,谁也不知道交易的结果会是怎样。

城郊中学由于生源数量没有多大增加,所以今年没有上报需要调动的计划,他心里盘算着这些事,将学校的老师情况表拿在手上细细查看。

将老师的情况看了两人遍,杨一民喝了一口水,到教导处拿上课表,开始巡视教室,看老师教学是否认真,管理学生是否有办法,通过巡视能看出很多问题。

杨一民注意了在楼梯上的巡视方向,他从学生身后的方向走过去,这样学生的上课行为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老师的很多情况能比较真实的反应,而且很多学生并不知道他是校长,所以现在的巡视更接近真实状况。

用了半个小时,杨一民走完了所有教室,情况让他很震动,首先是初中教学班,除了四五个班纪律较好,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在认真听讲外,其他班级纪律很差,老师上课不管纪律,学生违纪多种多样。

小学教室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人数太多,小学生高段的纪律情况不错,低段的纪律也不太好,但人数问题是主要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