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君臣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峭惫ィ胩笱灾可惺樘ㄖ钍旅咳毡阋阕鼙ㄍだ止菹伦钥汕虢烫蟆!
  诸葛亮便说,“昨日大乱,唯恐太后心情未平;朕不欲以国事扰她。本想着黄昏无人时刻过来,独自翻看文书便可。但既然两位先生尚在,便要劳烦二位了。”
  荀彧惊讶地看着他,而荀攸则是意味深长地轻笑一声,颔首道,“陛下请坐,臣为陛下念这几日的重大奏报。”
  于是他走上前几步,在矮案一旁坐下,恭敬得仿佛自己当真只是十来岁的学子。荀攸又是朝他一笑,挪过一叠绢帛,将其中的内容一一念与他听。
  “东都雨势渐缓,洛水河面已落,河堤仍多有损耗,需及时修补,耗费估约百万余钱……”
  “河东郡太守王邑讨白波贼,小胜……”
  诸葛亮一丝不苟地听着,偶尔有疑问,他便抬头看着荀攸,而荀攸亦会停下,任由他议论。几乎整整一个时辰转眼便过去了;待他们议完这几日的奏报,荀攸又是笑道,“陛下所言,臣一一记住了;不如回头便录下,明日交与诸位尚书大人参详,陛下以为如何?”
  “好极!如此便要劳烦先生了。”
  “既然陛下听毕国事,意思也已送到,当回云台殿中;眼下已近人定时分,陛下还是早些歇息才是。”
  “却不知我若是明日这般时刻再来,两位先生可还在此?”诸葛亮试探性地问道。
  荀攸微微一怔,侧目看自家族叔。荀攸还未及开口,荀彧便道,“回陛下,臣每日收整,这般时刻必是在的。”说完亦是朝他一笑。
  有这般答复,当是可以放心了;这二人虽说官位不高,但若有心助他,尚书台中便再无一事能逃过他的耳目。就是在这风雨飘摇的时日,大汉也绝不缺人才,方能让他在一日之内便齐聚良平之流,化为己用。
  董卓固然兵多将广,势力迫人,但这一局棋也才将将落下起手式而已。

  用人

  ……》
  第二日朝会的时候,他坐在御座上看群臣鱼贯入内,不知怎的竟然鬼使神差地首先在人群中搜寻董卓。董卓便站在三公对面,太傅袁隗左侧,如今似乎正在和袁隗寒暄着什么。待百官到齐,崇德殿中渐渐静下来,董卓也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完全没有要发言主持朝会的意思。诸葛亮凝神打量董卓,差点都未察觉崇德殿中这越拖延越显尴尬的沉默。过了半刻钟有余,他这才猛然醒悟自己应该说些什么。
  于是他坐直了些,问道,“诸位公卿可有大事奏报?还请直言。”候得片刻,见殿中一片寂静,无人出声,他又道,“诸位若是无事,朕尚有几事欲与百官商议。几日前朝中大乱,何大将军遇害,朝中正缺人手。朕想如今当尽快将缺了人的职位一一补齐,不知众卿以为如何?袁太傅,你怎么看?”这最后一句他直接扔到领尚书令事的袁隗面前。
  袁隗迟疑了片刻,然后小心翼翼地说道,“这官职空缺,按照以往惯例,当由少府主持,计金卖官鬻爵……”
  袁隗话还没说完,诸葛亮已是变了脸色。他自是清楚卖官鬻爵一事乃桓灵两朝积弊太深,以至于如今袁隗全然会错了他的意思,才自提起卖官;可就算明白,胸中的怒火也实在难以抑制。他呼了一口气,将那差点从喉咙里跳出来的冷笑声压回去,然后用少年人的声音轻笑道,“古人常以心腹股肱比拟重臣;那这般说来,卖官一事岂不是像是砍了自己的手脚,挖了自己的心肝,摆在街头论斤论两地贩卖?”
  他这话说得袁隗与满朝文武亦是一愣。卖官一事经桓灵两朝,早已成习;如今在这崇德殿中立着的官员,又有几人不是花了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买来的官位?怎想这十四岁的少年天子一张口便是这般不容反驳地痛骂?一时间大殿里又是安静下来,无人敢言语。
  “执金吾一职身负京城防卫重责,不可长久空置,”诸葛亮又说,“如今丁都尉掌京城禁军,又镇守南宫,已是掌执金吾事。如今当任丁都尉为执金吾,诸卿以为可否?”周围一片附和声,袁隗也是点头应了。诸葛亮再转头看董卓,便只见董卓安静地站在一旁,虽然拧着浓眉,面色担忧,却并没有出言反对。
  待殿中静下来些,诸葛亮又道,“朕只是这两日无意间发觉,少府才任命了一员黄门侍郎,却是太少。朕有意再选一人为黄门侍郎,随朕左右。少府守宫令荀文若乃神君荀季和之孙,才德出众,品行端方,正是适合人选。如今朕欲拔他为黄门侍郎,不知袁太傅以为可行否?”
  袁隗又是愣了片刻,这才含糊地应道,“荀文若年少,臣虽曾闻其名,也不知他是否当真有此才德能担起黄门侍郎一职。”
  他还未及答话,董卓已是越众而出,面带赞许地道,“陛下,臣以为荀文若虽年少,才略亦非常人能及,陛下又与他投缘,他自是任黄门侍郎的不二人选。此事便当按陛下的意思办了,袁太傅以为如何?”
  “是,是,”袁隗说,“这本当按陛下的意思行事。陛下,臣回头便让尚书台准备诏令,升荀文若为黄门侍郎。”
  诸葛亮心情复杂地侧目望了董卓一眼;董卓愿意从旁助他自是好事,可董卓手握大军的压迫力竟能让四世三公的袁家的太傅都如此听话,他又如何能放下心来?!可现在他又不得不利用董卓的大军,才能有望办成这几件至关重要的事。于是他也只能接着这个话头又是说道,“何大将军曾领尚书令事;如今大将军薨,只有太傅一人坐镇尚书省,怕是不够。却不知何人能任尚书令?”
  刚才提议升荀彧为黄门侍郎的话题不过是他试探朝中水温;尚书令一职才是关键中的关键。果然,此事之关键足以让一直装淡然的董卓也坐不住了;他也不等得皇帝或者任何人先开口,起身几步走到天子面前,礼道,“陛下,臣欲荐一人为尚书令——涿郡卢子干。”
  他与董卓皆是看准了卢植为尚书令,此事自然是毫无阻力地成了;卢植虽有心推辞,最后却也只能恭敬不如从命。见天子竟是真心重振朝纲,卢植亦是坦言谏道,“陛下先前关于用人一番言论,臣闻之甚喜。如今但望陛下能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望,沙汰秽恶,显拔幽滞,使朝廷才德充盈。”
  “卢尚书此言有理,”诸葛亮颔首望着卢植,又问道,“只不知朕当征辟谁人?尚书大人可有些人名给朕?”
  “颍川荀慈明乃世间大贤,只因当年党人之祸,竟幽居汉滨十数载,不理天下事,实乃汉室之失,惜哉!陛下若有心启用贤良,当从荀慈明起。”
  “卢尚书此言甚佳,”董卓附和道,“只是荀老离朝已久,唯恐他再一意安享晚年,再无入朝之心。好在陛下的新黄门侍郎正是荀老侄子,陛下可托他写封信,求荀老归朝,当是有效。”
  诸葛亮点头笑道,“朕亦久仰荀老之名;他若能来,实是大汉之福!诸位,除了荀老,还有哪些大士朕当请来洛阳的?”
  “颍川陈元方,陈太丘之子,少有贤名……”
  “陈留蔡伯喈,通经典,精书画,才识过人,正堪重用……”
  “陈留申屠蟠,虽出身贫寒,博贯《五经》,兼治图纬……”
  “颍川荀仲豫,荀神君之孙,博古通今,论辩多美……”
  尚书台中绝不乏慧眼,片刻便推出了四五人,皆是才名远扬之辈。听着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诸葛亮只觉心下渐渐安定。待周毖郑泰他们话毕,董卓又道,“陛下,臣亦欲推举两人。”
  “哦?”他疑惑地看着董卓,“董将军请试言之。”
  “河内司马朗乃望族长子,功臣之后,年纪虽少,却常得人称道。陛下如今征他入京,可先让他试守三公或是将军府上掾属之职,将来定能重用。”
  司马朗?诸葛亮不禁愕然,随即无可抑制地想起了和自己纠缠近十年的司马懿。他已经习惯了将“司马”划成敌人,尽管他一向爱司马懿的才华。这司马朗当是司马懿那天不假年的大哥了。听说司马朗不但擅谋划,更是温厚宽惠,深得百姓爱戴。这般朗朗君子,怎教出了仲达这么阴沉隐忍的弟弟?他突然觉得两分好笑,又是两分叹息的期望:说不准可以见到仲达呢,只是如今的仲达也才十一二岁吧,却不知是何模样……
  他收敛了心神,点头道,“朕也知道河内司马氏。既是司马建公之子,又有董将军举荐,想来定是人才。将军方才说欲推举两人,这还有一人是谁?”
  “还有一人便是琅琊诸葛珪,”董卓说,“今任泰山郡丞,治郡有道,名闻乡里,百姓爱戴,可堪大任。”

  诸葛珪

  ……》
  诸——葛——珪——
  他猛地站起身来,然后终于在彻底失态之前拉住了自己,复又缓缓坐下。“董将军,”震愕还为过尽,他未及细想,只是几分惊惧地喃喃问道,“你——究竟是什么人?”
  诸葛珪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地方小吏,董卓如何能识?除非那不是董卓,除非那也是像他一般借尸还魂的某人。不,也不对,就算那不是董卓却也无法解释。真正的董卓自不会关注诸葛珪,可又有谁会关注诸葛珪?无论是哪位霸主,心念着荀爽,陈纪,哪怕是司马朗都在情理之中,可又有谁会关注一位既无才名又无壮举的小小郡丞?除非是身为人子的他自己。董卓总是与他不谋而合,竟连这件事也未曾错过么?其实他昨日便在想,兄长此时正应在洛阳城中,可招来一见;而征诸葛珪入朝一事,便是董卓不提,待过了些时日,他也多半会寻个借口行事。怎料到他才将将开始筹划,董卓却又是先他一步直接提了出来。他再次抬头看董卓,竟突然有一种望向镜子的错觉,然后不可避免的,胸中惊惧更甚。
  这董卓到底是什么人?!
  “陛下方才问什么?”董卓大约没听清,只是奇怪的看着他。
  他呼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朕是好奇,这诸葛珪是什么人?”
  “回陛下,便如臣所说,他是泰山郡丞。”
  诸葛亮摇头道,“朕从不知琅琊诸葛,也未曾听说过这位诸葛珪的名字。尚书台推举的皆是荀慈明,陈远方这些幼子尚知晓的鸿儒大士;董将军却怎提了一个无人听过的名字出来?”
  董卓应道,“无名之辈并非无才,只是尚未得遇伯乐。便是因为此人无名,方需臣这般知他的人推举。”
  “诸位公卿皆不知此人,唯独董将军推荐,倒叫朕为难了,”他说。这话略显尖锐,只因为诸葛亮还未完全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心下的慌恐竟无法完全压制。他稍稍一顿,转向殿中群臣,问道,“诸位可还有谁听过琅琊诸葛珪之名?众卿以为如何?”
  他怎么也想不到,竟还真有人答话——那从群臣行列里站出来的花白头发的老人,竟是曹嵩。他虽与曹操一生对敌,但曹操的父亲却是故人,更几乎可以算是亲人。当初董卓霸朝,曹嵩带着家眷财产至琅琊避难,还顺便带回了他那在洛阳游学的大哥。之后两家一直比邻而居,甚是亲厚,曹嵩甚至还把小女儿嫁给了他的大哥。如今看见曹嵩出列,他只能苦笑。他倒忘了,如今朝堂上除了董卓,却真还有人熟悉琅琊诸葛氏。
  “陛下,诸葛君贡此人臣亦知晓,”曹嵩说道,“臣以为董将军所言甚是。”
  他压下那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