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③ 编按:戈登是一名英国军官,助清朝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有功,同治皇帝因而授予戈登中国军队当时最高的军阶——提督。

  ④ Robert E。Sherwood; Roosevelt and Hopkins (1948;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50); vol。2; p。352。

  同时,罗斯福对于中国才是终极的对日反攻的最佳战场、而非太平洋诸岛这个构想越来越有兴趣。美军在太平洋各岛伤亡人数不断累积,美国军方首长也开始转向这个构想。霍浦金斯告诉宋子文,“几位美国最优秀的战略家”相信中国应该是“(对日)作战的主要基地”①。只要国军和陈纳德得到对付日本强力反攻所必需的大量物资和器械,蒋介石就一定赞同这个构想。6月,宋子文致电蒋介石报告,美国已决定给予中国300架全新的P…40战斗机。蒋对于这个“令人兴奋的新闻”高兴极了。他认为,最近“鄂西之胜利”对于提升美国14航空队的声誉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②。

  ① 宋子文“1943年8月16日与霍浦金斯谈话纪要”,T。V。Soong Papers; box 61; folder 6。

  ② Chiang Diaries; Hoover; June 17; 1943; box 43; folder 5。

  蒋介石收到宋子文报告的次日,打电报给太太,指示她和罗斯福辞行谈话的重点。他也建议她提起史迪威的问题,但别说成“太严重的事”。他再次描述史迪威的“傲慢性格”、像“殖民主义者”一般轻蔑国军,以及尽管“军事失败”,仍“自大地认为自己永远不会错”。蒋夫人迅速回复,犹豫在这个时机向罗斯福提起这个敏感话题,是否明智。蒋将决定权留给她,而她显然没向罗斯福提起这回事①。

  ① 蒋1943年6月21日给蒋夫人的电报,收在秦孝仪《大事长编》卷五,pp。2171…2172。

  史迪威回到重庆,向蒋简报三叉会议的内容。他以一种不寻常的方式冒犯战区最高统帅;他拒绝让蒋知道缅甸战役海军的计划详情,声称内容太敏感——即使在蒋的坚持下,后来他也只肯提供翻译版本。里面提到盟国将派3艘战斗舰、8艘航空母舰参加缅甸战役,这是蒋很高兴能得到的另一项承诺。7月12日,他建议再加强原定的空中力量,但他也正式同意三叉作战计划——此计划与他自己一开始的主张相符:确保海、空优势①。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June 28; 1943; box 43; folder 5; Romanus and Sunderland; Stilwell's Mission; p。341。

  不料隔了几星期,承诺又生变。英、美高峰会议8月19日在魁北克揭幕,讨论意大利(可望)投降后的盟国战略。蒋很生气又没被邀出席。他在日记里责备“国际”这种“势力与强权……不平”,也迅速发电抱怨。盟国因此邀宋子文赴会。宋子文匆匆赶到加拿大,却在第一天向委员长报告:他“还未见到任何人”①。这很不寻常,因为在这个所谓的四强会议里,盟国联合参谋长团一致同意中国将是攻击日本航运、轰炸日本,甚至最后攻进日本本土,最好的基地。根据这项计划,盟军将在中国沿海登陆,同时,经过整编、训练的国军则由西东进。两翼会师后,联合部队就挥兵北上。同时,美国空军将用威力强大的新型B…29轰炸机(航程2600公里,可携5吨炸弹)从中国去轰炸日本②。新任印缅战区英军总司令奥钦列克(Claude Auchinleck)元帅向军事首长们报告,他认为在缅甸的任何作战都是“徒劳无益”;邱吉尔也不停发牢骚,认为这完全是浪费力气③。即令如此,联合参谋长团还是确认攻占缅北之役将在1944年2月展开。不过他们没有提到攻占仰光,也没有提到三叉会议中承诺的大批海上武力支援。

  【55电子书网】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Txt55】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August 22; 1943; box 43; folder 7。

  ② Hauro Tohmatsu; 〃The Strategic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ino…Japanese and Pacific Wars;〃 paper given at Harvard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Wartime China; Maui; January 2004; p。9。

  ③ Romanus and Sunderland; Stilwell's Mission; pp。358…363。

  史迪威5月间在华府的表现不佳,但他一回到重庆就开始在一本“黑色记事本”中自言自语,做起在前线指挥中国全体军队(包含共军部队)的春秋大梦。想要这么做,他必须先在中国军中取得“前敌总司令”的头衔。有了这个头衔,他就对前线所有的中国部队拥有“绝对权力”,蒋介石将只是“表面上”全盘负责,而陈诚只是“表面上”负责前线指挥。史迪威认为,蒋若不同意就“滚一边去”,因为美国会停止一切对华援助①。这个61岁的洋基佬,4年前还只是个任职多年、没有实战经验的上校,现在却幻想成为4亿人口大国实质上最有权力的人,僭取领导这个广土众民、历史悠久的国家及其军队近20年的首席人物之大位。

  ① 史迪威1943年6月在他的“黑色记事本”里写下这个剧本。见Romanus and Sunderland; Stilwell's Mission; p。341。

  史迪威的副手“小指”窦恩上校和一些“认真考虑过的中国军官”联手密谋史迪威计划的细节,这些人希望“高层有决定性的改变”,他们告诉窦恩,蒋的权力已“动摇”①。这类讨论在中国政府眼中,可是会构成叛国的。史迪威打算在即将召开的开罗会议,非正式地把这大胆的计划推销给马歇尔,如果可能的话,也向罗斯福总统进言。8月间,做为他构想中前敌总指挥的热身,他向委员长上备忘录,提议调共军参加联合攻势,并且把中国所有的武装部队重组为国防部队和地方守备部队。蒋认为,这备忘录乃史对中国内政的“不逊之言”,不予理会②。

  ① Tuchman(杜希曼),Sand; p。399。

  ② Chiang Diaries; Hoover; September 21; 1943; box 43; folder 8; 史迪威的计划,秦孝仪,《大事长编》卷五,p。2239; Ray Huang(黄仁宇),Chiang Kai…shek; part 2; p。45; Romanus and Sunderlund; Stilwell's Mission; p。341。

  史迪威晓得,新闻界对华府中国战略的政治角力举足轻重。他在结束三叉会议要离开华府之前,到国会山庄拜访若干议员,提供他的看法。戴维思在华府协助史,安排《华盛顿邮报》发行人梅耶(Eugenen Meyer)设宴,找了6至8名大牌记者和史迪威交换意见。另有20人在晚宴后加入,听取史迪威“非正式”的说明。和他与罗斯福开会时不一样,史迪威这次相当有说服力,《纽约时报》根据鲍德文(Hanson Baldwin)的报导,发表标题名为《对中国抱太多一厢情愿想法》的批评文章①。戴维思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分别对驻重庆和美国的许多西方记者、外交官和其他人士,提供这份资料。一个美国外交官凭着自己的职权,在美国国内策划抹黑战时盟国的媒体宣传,而且这个盟国还是美国总统所支持的,实在相当少见;戴维思完全同意史迪威的观点。

  ① Tuchman(杜希曼),Sand; pp。372…373; 476…477; 493。

  同一期间,陈纳德、艾索浦和宋子文也忙拜访媒体和国会人士,提供他们不同的看法。1943年5月,陈纳德在华府期间曾三度蒙罗斯福私下召见。罗斯福嘱咐陈直接向上呈报,让他知道中国的状况。现役将官和总统办公室直接联络的做法相当罕见,这令史迪威、史汀生和马歇尔很不爽。马歇尔甚至当面对陈纳德说自己不信任他①。

  ① Chennault; Way of a Fighter; p。226; Tuchman(杜希曼),Sand; p。371。

  9月13日,史迪威奉召到委员长位于重庆城里与河对望的寓邸。他见到了宋美龄和宋蔼龄。根据史迪威的日记记载,宋氏姐妹告诉他,她们很担心国军的军事准备不足。史迪威认同她们对此的担忧,点名指出应该对这问题负责的人,其中最重要的是参谋总长何应钦。会中某人(史迪威日记没讲明是谁)建议,有一个补救之计就是让宋美龄出任军政部长,换下何应钦。宋美龄在华府期间大力游说反史迪威,为什么现在突然又愿意与他结盟,这点我们并不清楚。她和哥哥的竞争必然是因素之一。毫无疑问,她很气宋子文和委员长斥责她在华府干预国政,想要恢复她做为委员长对美事务重要助手的地位。

  宋氏姐妹并没向史迪威说明她们的动机,但凡他说的,她们全都同意,于是三人“签署了攻守同盟”。史迪威写下:“她们很认真。”从10月13日至18日,史迪威记载了和宋氏姐妹的十次会议。她们痛骂何应钦(“非常自负的小猴子”),抱怨委员长很难相处,并自夸促成蒋最近在宜昌附近和日军交战①。据说,宋美龄“透露跟委员长的生活糟透了”,并宣称她是唯一可以跟他说实话的人②。

  ① Ray Huang(黄仁宇),Chiang Kai…shek; part 2; p。47。

  ② Stilwell; Papers; pp。213…217。

  就在这时候,宋子文还在华府,终于进入让史迪威下台的尾声。8月21日,宋子文谒见罗斯福,表示若史迪威不解职则“中、美合作堪忧”。罗斯福答说,他也有在想这件事。宋向蒋报告这段对话。(蒋夫人可能读到这些来往函电,然后邀史迪威参加了一个突兀的会谈。)9月16日,宋子文向罗斯福辞行,罗同意更换史迪威;宋离开华府之前也被告知(可能是霍浦金斯告诉他),马歇尔对史迪威不再那么欣赏了①。

  ① 宋1943年9月16日的电报,秦孝仪,《大事长编》卷五,p。2236;Romanus and Sunderland; Silwell's Mission; pp。376…377。

  'p style=〃text…indent:0em〃''img src=〃images/145126682499。jpg〃/''/p'

  1943年新任盟军东南亚战区总司令的蒙巴顿勋爵(右一)与夫人(左二),和蒋介石、宋子文(左一)合影

  宋子文和美国陆军供应司令索摩维尔(Brehon Somervell)将军飞回重庆。10月13日,宋从重庆发电报给霍浦金斯说搞定了!委员长将提出更换史迪威的要求,索摩维尔会把请求正式呈报给华府①。这时候索摩维尔接到战争部的讯息,要他留在重庆静候进一步指示;他以为自己要被派接替史迪威的职务,而他根本不想淌这趟浑水。

  ① 1943年10月13日,宋子文透过中国国防物资供应公司拍电报给霍浦金斯,T。V。Soong Papers; box 61; folder 2。

  索摩维尔用尽一切办法,设法劝说委员长再给史迪威一次机会①。他也私下告诉史迪威,委员长坚持要把他解职,而且罗斯福曾经两度考虑要召他回国。史迪威在日记写下:“我猜就到此为止了。”②但是,蒋的心意未决。蒋在日 记中表示,他和美国的关系、即将展开的缅甸战役,还有中国军方的态度,都应该比这件事更重要③。蒋当然也是担心如果争端造成对美关系的危机,他的内部敌人会试图逼他下台。

  ① Romanus and Sunderland; Stilwell's Mission; p。377。

  ② Ray Huang(黄仁宇),Chiang Kai…shek; part 2; p。47。

  ③ Chiang Diaries; Hoover; October 15; 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