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词排行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1),最难将息(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3),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1)乍暖还寒:本指冬末春初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此泛指深秋天气变换无常。

(2)将息:保养,调养。

(3)次第:情形,景况。





排行解析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艺术上的独创性,是作品成为经典名篇的重要因素。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名篇,并位居宋词排行榜的第三位,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其高度的艺术独创性。特别是开篇的叠字连用,可谓脍炙人口,千百年来征服了无数读者。宋人罗大经就说:“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钦佩之意溢于言表。后来词评家对此也赞誉有加,有称其“超然笔墨蹊径之外”的,有称其“出奇制胜,匪夷所思”的。细阅历代点评,鲜有不言及其叠字妙用者。

评点榜上,此词以41次评点列第二位,高出百首名篇平均评点数近两倍。由于评点权重(占20%)的经典效应仅次于选本项(占50%),因而成为助推此词登上宋词排行榜第三位的决定性因素。

20世纪的研究型读者对此词也赏爱有加,共有52篇文章讨论其艺术魅力和抒情深度,列单榜第五位。这首词的艺术魅力还激发了不少创作型读者的效仿热情,共有23人次追和,列单榜第六位。与多数长调慢词在当代读者中影响力式微的情况不同,这首词在互联网上的链接数也相当可观,有近12万篇次,列单榜第十位。这三项排名虽没有一项与总体排名持平,但也都位居前十,且权重又小(分别占15%、5%、10%),故没有形成对这首词总体位次太大的下拉力。

倒是在选本入选项上,这首词排在了较为靠后的第十七名,不很如人意。但值得注意的是,其选本入选频次却是代代提升的:宋代无一次入选;明代有4次,清代有9次;到了现当代,则以51次名列百首宋词同期入选榜的第四位。也就是说,在普通大众读者群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词的魅力是越来越大,声名也越来越响了。对于近千年前的作者,还有什么能比这更感到欣慰呢?





第4名 水调歌头


苏轼





【排行指标】


历代选本入选次数:86 在100篇中排名:2

历代评点次数:22 在100篇中排名:15

唱和次数:25 在100篇中排名:5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40 在100篇中排名:7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238400 在100篇中排名:2

综合分值:11。41 总排名:4




丙辰中秋(1),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3)。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4),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5),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





【注释】


(1)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2)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时苏辙在齐州(今山东济南)任掌书记。

(3)“明月”二句:化用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

(4)琼楼玉宇:用玉石砌成的楼阁,这里指月宫。

(5)绮户:雕花的门窗。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6)“千里”句:化用南朝宋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句意。婵娟,月亮。





排行解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词。其著名的程度,用宋人胡仔的话说,就是:“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如胡仔一样,历来的词评家都对此词赞誉有加,或称其“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或说它“自是天仙化人之笔”;有激赏其“清空中有意趣,无笔力者未易到”,有钦佩其“挥洒自如,不假雕琢,而浩荡之气,超绝凡尘”。但就总体评点次数而言,其排名不太靠前,仅以22次列评点榜第十五位。

拉升其总体名次的,是下面几项指标:一是20世纪词学研究者对其关注较多,共有40篇研究文章,列单榜第七位。二是此词为历代词人最喜爱效仿的词作之一,从宋至清,先后有25首次韵唱和之作,居唱和榜第五位。三是古今共有86种选本选录此词,排在入选榜第二位。四是当今的互联网上,其以近24万次的网络链接数列第二位。

排行指标之外,还有两个传播方面的故事,是不能不提的。

一为古代,牵涉到一位皇帝。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复雅歌词》说,元丰七年(1084),京都汴梁传唱此词,并传到宫中。神宗皇帝读到“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两句时,不由得大为感动,说:“苏轼终是爱君。”并即刻颁诏,把苏轼由条件甚苦的黄州改贬到条件稍好些的汝州。金口一评,天下耸动。

一为当今,牵涉到两位“皇后”。在当代流行乐坛上,先后有两位歌坛皇后邓丽君和王菲成功演绎了这首中秋佳词,歌名为《但愿人长久》。两位“皇后”的倾情演唱,使得这首词获得了新的音乐生命,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其在大众读者中的影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5名 雨霖铃


柳永





【排行指标】


历代选本入选次数:86 在100篇中排名:2

历代评点次数:16 在100篇中排名:35

唱和次数:7 在100篇中排名:28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51 在100篇中排名:6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183100 在100篇中排名:3

综合分值:10。82 总排名:5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2),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4),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


(1)兰舟: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遂以为船的美称。

(2)去去:去了又去,形容路途遥远。

(3)那:同“哪”。

(4)经年:经过一年或若干年。





排行解析


柳永是宋代流行乐坛当之无愧的天王级人物。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没有谁的词能像柳词那样受到普通老百姓的普遍喜爱。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文人士大夫那里,柳永和他的俗词却并不怎么受欢迎。而一首词要想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名篇中的名篇,就非要受到普通大众和文人雅士两大读者群体的普遍认同不可。柳永的《雨霖铃》,就是这样的一首经典名篇。



宋朝船模型

千百年来,这首词始终在大众读者群中广为流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今两项大众传播接受的重要指标上,它都位列前三甲。第一项,在105个古今选本中,其以86次的高入选率,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并列排在入选榜的第二位。正是选本所特有的巨大效应和影响力,奠定了这首词的经典地位。第二项,在互联网上,这首词也以18万余次的链接数列第三位,在当代继续保持着足够的影响力。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文人雅士也是这首《雨霖铃》榜位靠前的有力推手。此词用赋的笔法铺叙离别场景,用诗的笔法抒写离别深情,层层渲染,意境凄美。特别是千古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动人魂魄,韵味无尽。这是天生般的好句子,它能唤起深藏在人们心中对自然的那份灵犀,将我们带到烟水迷离、晓风拂柳、独对残月的旅途。正如俞陛云所说:“客情之凄凉,风景之清幽,怀人之绵邈,皆在‘杨柳岸’七字之中。”又如沈谦所言:“读之皆若身历其境,惝恍迷离,不能自主,文之至也。”此词也正由此获得了文人雅士们的广泛喜爱。

看排行指标,历代文人评点共16次,唱和7次,分别列单榜的第三十五和二十八位。虽然这两项相对于总榜排名较为靠后,但其影响也不容忽视。在柳词中,再没有其他作品能够获得如此的肯定。20世纪的词学研究领域,也有51篇专文发表,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解析和阐释,列单榜第八位,表明它在现当代文人中影响的进一步扩大。

真正的经典就是这样,能够超越不同的群体界限,做到真正的雅俗共赏。





第6名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1)


辛弃疾





【排行指标】


历代选本入选次数:58 在100篇中排名:26

历代评点次数:23 在100篇中排名:12

唱和次数:9 在100篇中排名:21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67 在100篇中排名:3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105600 在100篇中排名:14

综合分值:10。47 总排名:6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4)。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5)。四十三年(6),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7)。可堪回首,佛狸祠下(8),一片神鸦社鼓(9)。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0)。





【注释】


(1)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又名北固楼,在镇江城北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2)孙仲谋:三国时吴国君主孙权,字仲谋,曾都于京口。

(3)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刘裕祖籍彭城,后迁居京口。

(4)“想当年”二句:东晋时刘裕曾起兵京口讨伐桓玄叛乱,后攻灭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等地,420年代晋自立。

(5)“元嘉草草”三句:指刘宋文帝刘义隆于元嘉二十七年(450)命王玄谟带兵北伐北魏,结果大败事。元嘉,刘义隆年号。《宋书·王玄谟传》载,文帝曾与人言,听王玄谟论讨伐北魏方略,“使人有封狼居胥意”。封狼居胥,汉代霍去病曾追击匈奴,封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境内)而还。

(6)四十三年:此词作于宁宗开禧元年(1205),距词人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已整整四十三年。

(7)“烽火”句: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带兵南侵,曾占领扬州等地。扬州路,今江苏扬州一带。登上北固山,可隔江遥望江北的扬州城。

(8)佛(bì)狸祠:后人在瓜步山(在今江苏南京六合区东南)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建的祠堂。佛狸,拓跋焘小名。拓跋焘曾率兵追击王玄谟,驻军瓜步山。

(9)神鸦:吃祠神祭品的乌鸦。社鼓:社日祭神的鼓乐声。社,旧时祭祀土地神的仪式。

(10)“凭谁问”二句: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想召回逃亡在楚国的老将廉颇,派人视其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