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云中起身,对她们道:“我去看看翼王,你们继续吃饭。”
在书房里的石达开是坐立不安,不知等会见到汉王该如何开口,他长那么大还没有求过人,况且是自己崇拜汉王。
“达开,我知道你来南京是一定有事,说吧,都憋了那么多天了,也不怕误了事!”李云中一进书房就见石达开边叹气边来回踱步,有些好笑的拍着他的肩膀。
没想到时李云中主动提出来,石达开惊喜交集,知道汉王是一定会答应他的请求,“是东王兄派我来联系你一起出兵湖北,希望……”
“希望我把湖北让给他是不是!杨秀清的为人我算是清楚了,不过也算他知人善用,派别人来我是立马把他轰出去,不过是贤弟你那又当别论。”
见石达开忐忑不安,李云中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好了,放心吧,这个条件我答应了!”见石达开脸色通红,欲语还休,李云中奇道:“莫非杨秀清他还有什么要求?”
“这……这……真是惭愧。”
李云中倒还是第一次佩服起杨秀清来,见石达开羞愧的低着头,劝道:“男子汉大丈夫,怎做女儿态,你说吧,杨秀清还要什么?看在你的面上,我答应了。”
石达开抬起头,像是看兄长的眼神盯着李云中,暗想以后一定要回报兄长才是,朗声道:“天王已派林凤祥、李开芳二人统兵两万北伐燕都,希望兄长你能同时派兵北伐,两路大军直捣黄龙,灭了清妖。”
第一章 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
“什么!林凤祥、李开芳二人率军北伐!”李云中乍听这个消息,吃惊不已,没想到洪秀全到了四川还不安分,还敢派精锐大军北伐,“他们什么时候出发的?走哪条路线?”
别人这么问,石达开怎么也不会说,听李云中相询,毫不犹豫的道:“算算曰子,也快出发了,东王还命他们不要攻打沿路城池,直驱燕都。”
“那岂不是有去无回,哼!好大喜功。”李云中想起历史上北伐军结局,还是感慨不已,毕竟他与林凤祥、李开芳二人相熟。
石达开也不赞同北伐,可是他不敢质疑杨秀清,无言以对。
感叹一会,李云中联想到太平天国派军北伐对他来说是好事,可以牵制北方精锐军队,说不定还要抽调山东、河南绿营、乡勇前去助战。
趁清廷防备北伐军,扬州的罗大纲说不定可以收复苏北,窥视山东。
李云中情不自禁道:“好、好……我大汉也要……北伐,配合林凤祥他们作战。”
听汉王愿意北伐,感觉一身轻松的石达开,对李云中拜道:“兄长高义,小第铭记在心。”
“贤弟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李云中扶起石达开。
石达开道:“不瞒兄长,东王派我主持东征事宜,我回去后就要常驻湖北了。”
没想到是石达开驻防湖北,李云中喜笑颜开,天京事变要是如期爆发,我岂不是可以兵不刃血的得到湖北!不知杨秀清会不会逼封‘万岁’……,不会的,杨秀清跋扈不知收敛,肯定要遭殃,何况还有‘大头鸭’(韦昌辉)那厮。
“兄长,不知你们那洋枪队……”石达开想到战场上见到洋枪队大展神威,自己也想组建一支这样的军队。
“这些洋枪都是从洋人那里买的,贵着呢!怎么,贤弟也想要一些?”
听说是买来的,石达开放心不少,觉得不用再欠人情,马上笑道:“不知兄长可以为小弟也买上一批,价钱不用商量,天京圣库里多的事。”
李云中想到太平军所过之处,血雨腥风,不敲他们的竹杠,简直就对不起那些死难的地主老爷,“洋枪一百两一杆,洋炮两千两一门,火药二十两一桶。”为了取信石达开,骂道:“洋人真是一帮吸血鬼!”
石达开惊道:“这么贵,一百两能买十亩上好的水田了!洋人真是可恶,囤货居奇,其心可诛。”
李云中激将道:“是啊,贤弟还是不要买了,留着银子盖房子去吧!”
石达开脸色一红,想起天王、东王攻占渝城,就迫不及待的大建天王府、东王府。也觉得银子用在那上面,不如买几杆洋枪用,说“那就先买五百杆洋枪,两百桶火药,十门大炮。”
乖乖,这手笔可比自己大多了,李云中没想到一下就进账七万两银子,又怕将来事发,不好相见,假装劝道:“洋人也就是觉得奇货可居,等到做这行买卖的人多了,价钱自然就便宜了,贤弟可以到那时就买,可以省不少银子。”
石达开固执道:“兄长不必多说,上个月天王拨给我十万两银子,用于修建王府,我一直没用。况且我马上就要到湖北督战,买洋枪也急着用!”
“既然贤弟急着用,那我就在洋枪队调五百杆给你带走,剩下的东西,货一到我就想办法给你运过去。”
石达开感动不已“多谢兄长”
没想到成了卖拐的了,李云中摇头。
送走石达开,回来时路过火枪队的训练教场,李云中一时兴起,就想看看这个时代的洋人是怎么训练军队的,走进去看了看。
“向左转,举枪,射击,放”
“砰”……
听见洋人不伦不类的汉语强调,李云中差点笑出来,赶紧低头掩饰。
洋人教官路易斯·杰克中校见汉王殿下边看边点头,高兴的走过来道:“尊敬的汉王殿下,你的洋枪队人数实在太少了!要知道在英国我有指挥过三千人作战的经历,可是在这里只能训练两千人,哦,上帝,他们大多数还是孩子。”
听着杰克的自吹自擂,李云中也不戳破,你一个小小的中校给你五百人指挥就不错了,“亲爱的杰克,你要知道,在我的军队里除了这些孩子,剩下的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不识字,而且接受不了先进的东西,他们最在行的是种地和拿刀砍人。而这些孩子不同,灵活善变,打起仗来更是嗷嗷叫,你看!他们训练的时候是多么认真!。”
杰克听着阵阵排枪的声音,无奈的耸肩道:“希望上帝保佑他们,在英国这个年纪还在上学。还有!你应该为他们准备一套齐全的装备!”
李云中皱眉的看着杰克,问道:“他们装备不够齐全吗?洋枪、子弹。”
杰克指了指自己的军装,“上帝!我说的是服装,一套统一的军装,你看他们穿的……五花八门,我第一眼看见他们的时候,以为是叫花子。”
“杰克谢谢你,我的朋友,是你提醒了我,我不但要为洋枪队换一套统一军装,我还要把我其他的军队全部换装。”李云中惊喜起来,几个军的战士都穿着不同颜色、样式的军服,趁这个机会将他们统一起来,还可以加强凝聚力、荣誉感,
“亲爱的杰克,你能为我介绍这方面的厂家吗,要知道,我需要十万套这样的军服。”
杰克狡黠道:“我可以帮你介绍,但我需要有半成佣金。”
“ok,没问题。”李云中感觉南京是时候建立工业体系了,接着又说:“当然,如果你能为我多招揽几个英(*)官,我会给你一大笔钱,还会提升你的军衔,毕竟一个中校,实在与你的能力不符。”
杰克惊喜道:“谢谢殿下,我也觉得我是该升上校的时候了,可是国内陆军部那帮老东西却把我调来远东服役,上帝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想起我,我愿意为您服务!。”
“上校?不,我说的是将军,一个少将才符合您的身份,以后还会升为中奖、上将,让您满载荣誉的回去。”李云中许诺,指着校场上正在训练的洋人军官道:“当然前提是你在为我招来三十个经验丰富的军官。”
杰克惊叫“中将!上将!哦上帝,我发誓,这些我连想都没想过!亲爱的殿下,我愿竭诚为您服务!请您相信,您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
李云中满意的离开校场,想着怎么建立民族工业,他也不想像天平天国那样只破坏而不建设,独自考虑了会,李云中无奈发现:江南那么好的条件,建立轻工业很容易,重工业却很难。可是战乱时期最重要的就是重工业体系。
想找个人商量怎么建立工业体系,想遍下属每一个人的特点,发现没有人擅长这些的,李云中苦闷的摇了摇头,决定亲力亲为。
…………
第二章 苏州城下受挫
赵烈文拿着自己收集来的资料找到李云中道:“殿下,这些是我近年来浏览群书记录的,上面都是一些清军入关的资料。
李云中接过来仔细看起来:
《世祖实录》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
《东华录》不随本朝制度剃发易衣冠者,杀无赦。
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
镇江知府布告:一人不剃发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
大同总兵佟养亮奏折:大同、朔州、浑源三城,已经王师屠戮,人民不存
豫亲王多铎亲自下令屠杀扬州,十曰不封刀。掠夺汉女一百零三人献与朝廷。
…………
“惠甫有心了,竟然如此详尽!”李云中感叹完,又问道:“既然惠甫你能看到,那别的人也可以,为什么那些读书人还那么忠于朝廷呢?”
赵烈文摇头,苦笑道:“一方面是事不关己,况且已经过去了两百年。另一方面是朝廷收买人心,禁止天下刊印此等书籍。这些大部分都是我在打扫祖宗祠堂无意中发现的,天下的读书人被蒙蔽的居多。”
李云中道:“我们不如成立一家报社,专门发行这些资料与我军政策,让百姓都了解我们,揭发清廷入关时的暴行,我大汉就站在道义的上风。”
赵烈文以为报纸就是朝廷发行的官报一样,问道:“只是市井百姓大多目不识丁,不会花钱买这些官报的。”
这倒是个问题,要想百姓识字,就要兴办教育,兴办教育就需要大量的读书人,李云中问道:“惠甫你有什么想法?能让这些资料在百姓中大规模的流传。”
赵烈文考虑了会,道:“市井百姓所好无非是茶馆、戏曲,不如殿下专门派人在茶馆说书,再请人编造一些清军屠杀的戏曲,这样潜移默化,百姓必然害怕清军。”
“这个办法好,你将印刊好的报纸发给茶馆说书人,让他们反复的说教,需要的人手你尽管找林大基要,我要在最短的时间看到结果。”李云中迫不及待吩咐道。苏州城
冯子材远见苏州城墙在望,对后面车队吆呼道:“大家再加把劲,马上就到苏州了,本官说话算话,到达苏州每人赏银十两!”
拉着大车的脚夫发出阵阵欢呼,更加卖力的推着大车,向苏州行去,
他们都是在上海码头讨饭吃的脚夫,一年忙碌到头也不见得能赚上十两银子,听说有个朝廷大官想要运一批货到南京就赏银十两,虽然觉得危险,但还有不少人咬牙接下这单活,谁知刚出上海,这当官的就转道苏州,说不用再去南京了。
听亲卫禀报参将冯子材从上海返回,和春与张国梁急忙出城迎接。特别是张国梁红光满面,冯子材本就是他手下的参将,如今危难时期还不忘恩主,赶来相投,不正表明他张国梁知人善用!
冯子材见城门口站着江南提督和春,总兵张国梁,立即打马上前,利索的一跃而下,跪道:“卑职冯子材见过提督大人、总兵大人。”
和春感动的扶起他,“南干,辛苦了,怎么帮办大人没和你一起回来?”
冯子材道:“长贵大人说他将常驻上海,继续与洋人打交道,并在当地筹集饷银。”
张国梁指着后面停下的五辆大车,问道:“上面都是什么东西,怎么还用油布盖上?”
冯子材兴奋起来:“大人,卑职在上海从洋人那里买了500杆洋枪,2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