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之随身空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啊!蕊儿,你可是缺什么吗?虽然那时候娘也有给你用心准备嫁妆,可跟现在相比家里当时的情况却是差了不止一成。”

    洛芸蕊出嫁的时候,洛家还未分家,洛芸蕊的嫁妆是公中出了一部分,然后再由洛张氏添置了一部分。前世,洛张氏自知自己时日无多了,加上洛芸蕊又是她唯一的亲生骨肉,她就将自己全部的嫁妆都给了洛芸蕊,因而洛芸蕊当时出嫁的时候,那是真正的十里红妆。

    可惜,十里红妆并没有给洛芸蕊带来美好的姻缘,反而让她命丧洞房花烛夜。

    而这一世,虽然洛张氏依然很宠爱洛芸蕊,但她还有蕾儿和睿哥儿,不可能将自己的后路堵住,因而只是尽最大能力,为洛芸蕊准备了一份很是客观的嫁妆,但也仅此而已。毕竟那个时候,公中的钱财二房是不能动用的,老太太那会儿也活得好好的,她的嫁妆也是不能动用的,更是没有后来从张姓老者手上得到那份钱财,自然洛芸蕊的嫁妆也就不能跟蕾儿相比了。

    “娘,您这说的是什么话?我都已经出嫁那么久了,怎么可能再向娘家要东西呢?”

    洛芸蕊很是有些哭笑不得,其实,秦家的家底也不薄,这秦少天还是长子嫡孙,秦家所有的家产都是在他手上的,比起洛家只多不少。而且秦家的情况跟那时候洛家又有所不同,秦家秦少天是唯一的继承人,而秦少天的三个儿子都是由洛芸蕊所生的,可以说若是洛芸蕊想要什么,完全可以直接从公中走账,秦家大太太完全不介意她用家中的钱财。

    “蕊儿,娘只是想让你知道,在娘心目中,你跟蕾儿和睿哥儿是一样重要的。”洛张氏突然变得多愁善感起来,要说实在的,她总是觉得最对不住的人就是洛芸蕊了。跟自幼受宠没有受过一点儿委屈的蕾儿和睿哥儿相比,洛芸蕊小时候可没少吃苦头,好在后来一切都慢慢地好起来了。

    洛芸蕊却是不在意这些的,钱财真有那么重要吗?

    前世,她倒是拥有比现在多上好几倍的嫁妆,那又能怎样呢?她的下场如何已经不用多说了。

    现在她的嫁妆是少了,可得到了宠爱自己的夫君,活泼可爱的儿子们,明事理会体谅她的婆婆。这些还不够吗?再看娘家,洛家一切都好,薛姨娘和庶妹没了,但却多了蕾儿和睿哥儿这两个可爱的孩子,睿哥儿更是成为了洛家的希望,甚至于洛家二老爷也变得比前世更加负责,这一切就已经够了。

    “娘,我现在也是当母亲的人了,您说我会不理解您的想法吗?”

    拉着洛张氏的手,洛芸蕊能够感觉得到,小时候那双细腻柔软的手,如今已经有了一些皱纹:“娘,我有三个儿子,他们都是我的宝贝儿,哪怕杰哥儿不如泰哥儿那般嘴甜讨人喜欢,泰哥儿不如杰哥儿稳重好学,昊哥儿总是喜欢哭闹,但他们还是我的宝贝儿,每一个都是。”

    “蕊儿,看来你是真的长大了。”

    轻笑一声,洛芸蕊觉得,若是自己都生了三个儿子还未长大的话,这事儿还真是离奇了。“娘,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给少天再生一个女儿。有儿有女,才能凑成一个好。”洛张氏点点头,随即却又摇摇头,看得洛芸蕊好生奇怪:“蕊儿,都说女儿是娘的贴心小棉袄,可当贴心小棉袄离开的时候,当娘的却是只剩下了心痛。还好,蕊儿你过得很好,看到你这样,再想想蕾儿以后的日子,我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3384 

第一卷 343 睿哥儿的困境

    343 睿哥儿的困境

    洛芸蕊身为一个母亲,既然她的儿子们年岁都还小,这种亲情却是完全能够体会的。有时候想想,难怪有人说,养儿方知父母恩,确实是这个理。

    等离开洛家时,洛芸蕊也跟秦少天略微提了一下睿哥儿事情,本来洛芸蕊是想着坐在马车上本就无事,纯粹是随口提了一句,不想秦少天却眉头紧皱,一脸不赞同的模样。

    “少天,这是怎么了?”睿哥儿的年岁是不大,可这个时候开始相看却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怎的秦少天竟是一副极不乐意的模样。

    “蕊儿,有些事情我之前是听到了一些风声,可那阵子不是家里事儿多吗?一时间我也没顾得上跟说,今个儿我倒是跟岳父提了一下,就是关于睿哥儿的。”

    秦少天略微有些迟疑,他是清楚睿哥儿在洛芸蕊心目中的分量的,本来是不想让这件事儿来烦恼洛芸蕊,可今个儿洛芸蕊既然提了起来,他却是不能不说一句了。

    睿哥儿跟蕾儿是一般大小的,但这男孩儿女孩儿本就是有区别的,睿哥儿虽然学问很是不错,但同时也因为洛家人口相对于其他大家族来说,还算是挺简单的,加上父母对他也是极为宠爱,除了学问好之外,旁的事情睿哥儿却是不擅长的。若只是生活方面的问题也就罢了,最怕的就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

    最初,睿哥儿是在家中由洛家二老爷请了先生教导的,后来秦少天也有帮睿哥儿另外寻了一位名师。但总的来说,都是单独的开小灶,顶多就是同窗三两人罢了。可是,太学却不是这样的。

    太学的形式跟官学是相仿的,一般来说会将年龄和学识差不多的学生们分在同一个班里,每个班有专门的先生管束,例如洛家二老爷在官学就是负责管理其中的一个班,当然他也要负责教学。

    如果是官学倒是没有太大的关系,上官学的人一般年龄都不是很大。毕竟,一旦年龄大了,要么就是升到了太学,要么就已经放弃了求学,而去谋一个小官之类的。总之,官学里的孩子大多还算比较天真,管理起来也比较容易,即便学生之间有什么矛盾,他们也会寻求先生来决断。

    而太学就不一样了。

    同样的形式,不同的却是人心。

    这么说吧,能上太学的人,通常都不会太差的。要么学识过人,要么家世过人,里面就没有一个简单的人。加上太学每年收录的人都是极少的,几乎每一个能从太学毕业的人,将来都会有好前途,因而太学就相当于是一个小型的官场。

    “蕊儿,我这么说你能够理解吗?”秦少天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跟洛芸蕊解释着,毕竟洛芸蕊小时候也只是跟着洛张氏和洛家大太太学习,就连家中的私塾她都没有去过,在这点儿上她还不如蕾儿呢。

    洛芸蕊思量了片刻:“我可以这么理解吗?进入太学的人,要么就是官员的子嗣,要么就是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贫寒学子?总之,能进入太学的都不是一般人?”

    “可以这么说,不过太学也有规矩,如果父兄的官职很高,他们的确可以适当的放宽要求,但若是差的太多了,哪怕是跟皇室有关却也是不收的。”

    皇室的人通常是在宫中学习的,不过也有一些例如郡主的子嗣或者是跟皇室有那么一丝亲属关系的人,本身地位不足以跟皇子们一块儿念书,就会选择去太学。对于这些人,太学是优先录取的,但若是太过于草包了,也就无法了。在这一点儿上,太学是拥有决断权的,毕竟太祖皇帝建立太学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拔人才,而不是为不争气的子孙找个玩乐的地方。

    “睿哥儿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入太学的。”

    秦少天点点头:“是,但他的学问放在太学里,并不算出挑的。”

    对于学问一事,洛芸蕊是真的不大明白,太学里要学习的东西相当得复杂,已经不单单是诗词歌赋了。洛芸蕊只是知道从小到大睿哥儿的学问都是极好的,至少他以前的先生都是这么说的。可现在想想,在洛家时,大房的嫡子年岁太小,两个庶子本就不被人看中,睿哥儿这是二房唯一的嫡子自然会受到先生的关注。加上他从小就乖巧懂事,会被称赞却也是正常的。

    “我明白了,太学本就是出人才的地方,是睿哥儿去了那边后,没有用功学习?”

    “蕊儿,你还是没有明白我的意思,睿哥儿的学问是没有问题的,他很用功也很听先生的话。我说他的学问不算出挑只是跟以前相比的,毕竟他以前遇到的那些个同窗都不算什么。”秦少天顿了顿,又思量了一会儿:“这么说吧,我就是太学出身的,在太学里除了学到学问之外,最大的收获却是任何了很多的同窗。”

    能在太学里念书的,将来要么是国之栋梁,要么就是能够袭爵继承家业的。

    秦少天之前有句话说的很形象,太学就是一个小朝堂。

    见洛芸蕊若有所思,秦少天则更是放缓了语气:“去太学念书,不仅仅是学习怎么做文章,你要明白学问只是一个敲门砖,就像我这般,其实等真正做官之后,学问有用但却又不是最有用的。”

    “睿哥儿跟少天你不同,你是自幼在外求学的,知道怎么跟同窗相处,而他却是自幼都在家中学习,同窗也只是兄弟们。也就是说,睿哥儿完全不知道怎么与同窗相处,他只是抱着做学问的目的去求学的?”洛芸蕊终于领悟了,她一个终日呆在后宅的妇人,能够在秦少天的引导下,领悟到这些已经不容易了。

    秦少天点点头,他是觉得睿哥儿这事的确是一个契机,毕竟他有三个儿子,纵使他不会让儿子们处于睿哥儿这个境地,但身为母亲的洛芸蕊懂得越多,对于儿子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睿哥儿为人不错,也很好学。可是,进入太学后满两年,就可以正式参加科举了。而一旦参加科举考中之后,便是为官了。以睿哥儿如今的学问来说,他若是参加来年的科举,我觉得他十有八九能够高中。”见洛芸蕊一脸的喜色,秦少天只得苦笑:“可是,我今个儿跟岳父大人说了,让他阻止睿哥儿参加科举。”

    “可是因为睿哥儿太不会与人交际了?”洛芸蕊明白秦少天这是为了睿哥儿好,虽说心中有些失望,但还是表示能够理解。

    “科举高中后就能为官,但是这为官却是有两种。一种是像我那般先放外任,去地方历练几年,等到出了成绩后,再高升。另外一种则是直接放在京中,例如翰林院这种听起来仿佛很了不起,实际上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地方。”

    翰林院,主要职责有三。

    一为,起草诏书。听起来似乎很唬人,但事实上却是没有半点实权的。

    二为,编写书籍。普通的书籍是用不到翰林院的,一般来说都是整理古籍,或者是为太平盛世编写年例。

    三为,举贤荐能。每一次的科举考试都是由翰林院安排的,但也只是负责做实事,真正的功劳一般是轮不到他们的。

    简单的说,若是寒门子弟,能够在翰林院任职,那是极好的。不过,朝中也有一句话,一日为翰林,终生为翰林。可以这么说,一入翰林院基本上就不会再被调往其他地方了,等于就是老死在翰林院了。

    “睿哥儿的年岁还小,以他的这个年纪很难被调到地方任职。而留在京城的话,同样也要面临着没有地方会接纳他的尴尬。尤其是,睿哥儿真的不怎么懂得交际,他进入太学也有一段时间了,你去问问他,他的同窗分别是哪家的少爷,他可知晓?”

    洛芸蕊沉默了,她终于明白了问题的关键。

    这就好比是贵太太们的宴请,表面上的确是为了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