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三子或庶子的,他们不能袭爵,也不是个个都对从军有兴趣,让他们当个不事生产靠着那点子“月钱”生活的纨绔他们也不忍心,他们虽然老了可也曾年青过,知道年青人最是敢闯敢拼,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也能奋斗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同年六月,后宫答应苏氏犯事被贬辛者库,做为翊坤宫位份最高的年贵人则被斥管理不力,原已病体孱弱的她拖了两个月满含不甘地逝去。胤禛下旨按嫔例葬。
八月,淳亲王允佑病重,苏宜尔哈赐下一粒小还丹夹在胤禛赐下的诸多药材补品中,淳亲王用后身体逐渐康复,后上奏免却所有差事静养,世子弘曙袭爵。
九月,固伦端文公主额驸齐默持多尔济被授予理藩院侍郎一职着调回京,公主携着刚满周岁的儿子阿木尔也一同回京住进公主府。
十一月,十一阿哥弘瞻生母海贵人病逝。胤禛下旨按嫔例葬。
同年十二月,皇四子弘晔福晋瓜尔佳氏诞下嫡长子,胤禛大喜,赐名永琛。
雍正九年,因皇后“生病”而推了一年的选秀照常举行,胤禛除了给皇八子福惠指了开国五大臣安费扬古的旁枝觉尔察氏为嫡福晋、给其他宗室们指侧福晋格格外,后宫未纳新人。并下旨,八旗女子的选秀年龄从十三岁到十六岁改为十五岁到十八岁,八旗子弟满十五岁需从军三年方可议亲。
不管朝野怎么议论,后宫位份在嫔以上的都心头暗喜,她们年纪已有,皇宠是不指望了,好在皇帝平日也到她们宫里坐坐说说话,有儿女的更是时不时关心……这样的日子她们不希望被破坏。
同年七月,康嫔完颜氏病逝,胤禛下旨按嫔例葬,十一阿哥弘瞻交予定嫔喜塔腊氏抚养。
雍正十年,六公主兰馨被封为和硕纯康公主,指婚蒙古喀尔喀部台吉车布登紥布。
同年八月,胤禛册封皇四子弘晔为威亲王,皇二子弘昀为穆郡王,皇三子弘时、皇七子弘晨为贝勒,皇五子弘晗皇六子弘昼皇八子福惠俱为贝子。除了威亲王,其余皇阿哥全都出宫建府。这一册封并令威亲王外诸皇子出宫建府的决定,更进一步确认了威亲王弘晔的储君地位。
又,十八皇弟允祄晋封静郡王,二十皇弟允祎、二十一皇弟允禧晋封贝勒,二十二皇弟允祜、二十三皇弟允祁、二十四皇弟允秘封贝子。
九月,皇四子弘晔侧福晋章佳氏诞下次女,爱新觉罗。朱赫。
十月,皇七子弘晨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诞下嫡长子,爱新觉罗。永玤。
十一月,固伦端文公主冰雅诞下嫡次子,博尔济吉特。那日松。
雍正十二年四月,刚过完八十一岁圣寿的康熙在畅春园清溪书屋里坐逝。康熙驾崩后,被圈禁的允禔也跟着去了,胤禛下旨按贝子例葬。
同年五月,皇四子弘晔福晋瓜尔佳氏诞下嫡次女,爱新觉罗。尼宁莲珠;七月,格格苏都里氏诞下弘晔第二子,爱新觉罗。永珗。
八月选秀结束,胤禛与苏宜尔哈在秀女中给九阿哥弘旻指了佐领那尔布之女乌喇那拉氏为嫡福晋,给十阿哥弘昊指了尹继善之女章佳氏为嫡福晋,两年后大婚。
雍正十三年六月,诚亲王允祉薨。
同年九月,贝勒允礻禺薨。
十一月,皇七子弘晨福晋博尔济吉特氏诞下嫡长女,爱新觉罗。珊颜。
同年十月,允禩晋封廉亲王,十一月,廉亲王上书奏请世子弘旺袭爵,除一切差事。帝准。
十二月,齐妃李氏薨。同月,威亲王侧福晋章佳氏诞下威亲王第三子,爱新觉罗。永珉。
雍正十四年七月,淳亲王允佑薨。
同年十月,皇四子弘晔福晋瓜尔佳氏诞下嫡次子,胤禛赐名:爱新觉罗。永珍。
雍正十五年八月,胤禛禅位于皇四子弘晔。
次年元旦,改年号隆威元年。
番外 离开之后
在弘晔登基后的第三天,胤禛和苏宜尔哈留了一封信给他们的儿女后就永远消失了。也许多少年后人们会将这件事做为一个传奇而津津乐道,编出各种各样的故事,但对于初初发现此事的弘晔他们是很难受的。
他们没办法理解,就算是隐居,难道也不能跟他们讲一声再走?
头痛地让福晋将平时很黏皇玛法皇玛嬷哭得惨兮兮的儿子抱了下去,弘晔将信交给得了信匆匆进宫的弘晨。
“这是怎么一回事,什么叫让我们好好生活,他们永远不会再回来了?!”弘晨瞪着他那双威煞十足却永远也成不了铜玲的眼睛喊道,十分不满。
冰雅拿过他拍在桌上的信浏览了一遍,不敢置信,又不得不信,眼里蒙着层泪。“他们真的走了……”
同样一脸委屈的还有双胞胎,为什么四哥有个密室他们却什么都没有?“不然带我们走也好啊!”弘晔利眼扫来,他们噤若寒蝉地低下了头,想起自己已经大婚,又进了六部开始办差,不由十分悲剧,这做牛做马的日子何时到头啊。
弘晔安抚地拍了拍惶着一张小脸紧跟着自己的小妹海兰,说道:“一起到乾清宫看看吧。”
密室建在胤禛常居的乾清宫养心殿里,大小不过二十平米左右,中间摆着一张造型简单到不行的长方形桌子,桌子上摆了几个箱子,桌子下塞了两张结实的方凳,三面墙都放满了到顶的书架,两面空着,一面上头摆了大半的书籍,那些书籍封面制做精美有别于现今书本。其中最上面一格单独放着一本厚厚的繁简中文对照字典。
单学简体字或繁体字的人就算不会写另一种版体字,看起书来却是不难的,字连成句再拼成文,连猜带蒙都能看懂七八成。
“这是什么?”冰雅拿起一本《清史稿》翻看起来,越看脸色越是震惊。她向来心性淡泊,性子更是清冷,跟家人相处才好些,但也很少露出这种震惊之色。弘晨眯了眯眼,跟着拿了本《清初三大疑案考实》不耐烦地一把翻到了最后,一看,嘴张得老大,这、这阿玛之后的皇帝不应该是四哥吗,什么时候出来个乾隆皇帝了?!
弘晔不理他古怪的眼神,飞扫着手中的《清朝的皇帝》脸色惊疑不定。
不管什么状况,问题肯定出在这些诡异无比的书上!弘旻弘昊互视一眼,一人拿了本《明亡清兴六十年》一人拿了本《明清史论著集刊》飞快翻看……
除了这些有关清朝的“史书”,另一个书架上则放着天文地理纺织种植养殖……之类的杂书,弘晔略过,将眼光放到了第三个书架上孤零零的两册手写线装书上。
上面的字明显是皇父手书,封面上还并排写了“胤禛”“苏宜尔哈”两个名字。弘晔心头一动,上前将那本书拿到手里,一目十行地快速翻阅起来。
这可以说是一本自传,不过是两个人的。
弘晔自问见多识广也不由为他们奇异的际遇而感到古怪无比。一个是帝王重生,一个是带了两世记忆的世外仙株转世,难得的是两人还结合到了一起,一个君临天下,一个母仪天下。不过,这也说明了为何从小到大额娘总能轻易拿出一些仙果琼浆给他们吃……
书后面说,这屋子里的书都是母亲从未来搜集的,就留给大清的历代帝王,虽然历史已经不一样了,可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很多错误可以避免,希望他们的后代子孙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大清治理得更好。
桌子上的那些箱子里一部份放着她炼制的各种丹药,并《混元金身诀》的炼体、炼气前两部心法口诀(还有适合女孩子修炼用的《素女心经》)就留给爱新觉罗家的子孙,希望他们能拥有强健的体魄、坚忍不拔的毅力。以上密笈除他们的后代不可轻授,而他几兄弟学过的一些轻身术、刀法、剑法、枪法等秘笈则不介意赐予宗室将领学习,还有《五禽戏》《太极拳》《瑜伽术》等也适合普通人强身健体。
——虽说历朝皇帝都很忌讳民间侠以武犯禁,可到了国难当头,却也是这些身怀绝艺的武者走在了前面……怎么说,苏宜尔哈对“东亚病夫”这个词还是很有怨念的。
另外,有一些箱子里装的是她在现代买来的各种手表,有上万的名牌表、有几千的、几百的更有几十块的,除了特意给弘晔冰雅他们留的,其他的皇帝可以留着赐给有功之臣。
还有一个箱子,是她在现代搜集的现在还没传到清朝来的世界各地特有的各种瓜果种籽,也留给了皇帝。
两部太阳能手提电脑,附上使用说明,里面下载了不少电影、小说、动漫和音乐。这个,想看的人可以来跟皇帝联络感情,呵呵。
……
海兰抱着属于自己的箱子,里面除了丹药、上百年的药材及一些银票地契(她的哥哥姐姐早年领过了)外,还有精美的首饰、手表、可爱的布娃娃、一个小巧的太阳能多媒体播放器……眼泪不停地流,虽然阿玛额娘给她留了这么多东西,也叮嘱哥哥姐姐多多照顾她,将来给她寻个好额驸……她还是难过。“他们为什么不等海兰成了亲生了小孩再走,不公平,呜,不公平,他们陪了哥哥姐姐这么多年,海兰却只有十年……”
冰雅看着哭得不行的小妹,将她搂进怀里,“别哭,也许,他们以后会回来看我们的……”
“会吗?”海兰抬起肿得跟核桃似的眼睛问道。
“会的,海兰这么可爱,等海兰长大了可以嫁人了他们会回来看的……”双胞胎一左一右安慰着,因着她长相最肖苏宜尔哈,爱乌及乌,平日里最受胤禛和众兄姐疼爱,养成了娇娇软软的性子。后来,见是性子问题,看事情想问题还是通透明理,苏宜尔哈才算放下了心,因为宠海兰的人里也有她一份,所以生怕一片爱她的心反害了她,有些战战兢兢。
弘晔看完了父母的自传,一言不发地将它交给了弘晨,拿起另一本厚些的线装书,一翻,却发现是胤禛这些年的办差经验和施政心得,每颁布实施一项政策,他都将他做为一个皇帝所做的施政的初衷、各种中途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政策改革后的情况都写了下来……里面夹杂了不少帝王心术,驭下之术、治国之道……弘晔看得入了迷,心想,这倒不失一个好的法子,如果每代帝王将自己治国的经验撰写下来的话,是成功是失败,都可让自己的继任者学习,更妙的是更能体会前任帝王的治国思路,纵有意外发生,也不会导致继任者不理解前任帝王颁布的一些政令而疏忽大意达不到最终目的,更甚者,会两眼一抹黑地抹杀掉……反正看的人只能是自己的子孙,不是史官,不是天下百姓,一切讲究真实。
那边弘晨看完父母的自传后呆呆地将之递给了冰雅,呆滞的目光看向沉思中的弘晔,久久才抹了把脸,喃道:“有这么一对父母,我的出生是不是也有些来历呢?”嗯,也许是武曲星下凡也说不定!某人胸中激起万丈豪情,心想定要让大清海军在自己手中威镇四海……也让天下人知道阿玛额娘有自己这么个出色的儿子!
……
再后来,每过十年隆威皇帝总要哭笑不得地从自己的三个弟弟手中接过一本他们撰写的线装书,里面或有兵法谋略、或有办差为官的心得、或有征战海外的见闻……总之,他们除了留给自家儿子一份还要留一份在那密室中与自己的父母那份搁在一起,以示不坠父母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