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叫马伟,主要是给一些在夫子庙租不起摊位的古玩小贩们做拉客的生意,每拉到一名客人,会根据发生的销售额得到十到一百元不等的好处费。
二人跟着马伟转了两个巷子,袁朗忍不住喊道:“还有多远?再远可就不去了啊!”
“就到,就到!”马伟连忙说道,他穿的比较多,疾走之下额头上也冒出汗水了。
他倒也没有说谎,转过一个巷子之后,就看到在一个稍微宽敞点的巷子里沿边摆满了地摊,摆摊的有精明商人打扮的,也有老实巴交农民打扮的,仔细一数,竟然有十几个摊子呢,此时已经有不少客人在这里看了。
马伟微微喘着气笑道:“呵呵,二位,没骗你们吧?真正的好东西都在这里呢!二位是喜欢书画还是瓷器?我带您去看看?”
袁朗笑着摆手:“不用了,我们随意看看就行了!”
马伟笑了笑,也不多说什么。
袁朗随着杨雨婷在一个个摊子面前走过,别的且不说,只论卖相,这里的东西就比夫子庙那边要好的多,一个个古色古香,每个看上去都好像刚从土里挖出来的一般。
杨雨婷对瓷器倒是很有兴趣,每到一个瓷器摊子旁都要仔细看看,摸摸这个、摸摸那个,不时还问问摊主价格。
这里的瓷器价格倒是比店里的要贵多了,每个人都说自己的是真品,开口动辄就要万儿八千,看的袁朗心中冷笑,心想这一个地摊上就有百八十个瓷器,都是真的话,卖掉就发财了,还要在这里摆摊?
杨雨婷拿起一个青色的小碗,问道:“这东西是什么?说是碗,好像口有些浅啊!”
摊主是个胖乎乎的中年人,笑道:“呵,这个东西是笔洗,您看的这个成色不错,是汝窑出的!”
“多少钱?”杨雨婷问道,她看这笔洗通体是淡天青色的,很是好看。
“呵,这个东西可贵了!”摊主指着那笔洗说道,“这东西叫汝窑园洗,您看它通体施偏蓝的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的片纹,胎呈香灰色,工艺很是精湛,价格可不低呢!”
杨雨婷很是喜欢这个笔洗,心想无论是真是假,买回去给老爹用倒也不错,于是就说:“再贵总归也有个价吧?”
摊主看出杨雨婷的神情,为难道:“可是,已经有人预定了啊!”
他话音刚落,就见一个瘦猴一般的男子走了过来,说道:“嗨,老张,你不仗义啊,这笔洗我要定了,你怎么能给别人看呢?”
袁朗顿时就明白了,他拉了拉杨雨婷,微微向后退了一步,说道:“既然有人要了,那就算了!”
他一眼就看出,这两个人是唱双簧的,估计是看出杨雨婷很喜欢这个笔洗,所以才故意来个人抬价的。
老张没想到袁朗直接就说不要了,顿时愣在了那里,他连忙喊道:“嗨,别,别啊大哥,他就是来瞎捣乱的,他要好多天了,可一直没凑够钱,您要是喜欢,您买走!”
说着他对那瘦猴喊道:“去去去,你这只死猴子,一边去,别来耽误我生意!”
这反应倒是够快的。
听到这话,袁朗和杨雨婷也停下了脚步,杨雨婷对袁朗说:“这东西看着还不错,如果价格合适,买来当工艺品也是无妨的!”
她可不相信在这种地方能够淘到什么好东西,真是古董的话,早送拍卖行卖去了,还要在这里守着打碎的风险?
在杨雨婷和老张讨价还价的时候,袁朗就向旁边看去了。
在地摊的一角有些破碎的瓷器和一些锈迹斑斑的铁棍,他觉得那里面似乎有些好东西,看过去时脑海中有奇怪的感应,就问道:“老板,这些东西也是卖的?”
那些东西都是老张去乡下收来的,这年头乡下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往往一收都是半箱子,有些品相不好的,或者是碎片都被他摆在角落了,能赚一个是一个。
此时他正在和杨雨婷杀价呢,他也看出眼前这女孩是有钱的,因此有心多提高一些价钱,哪里顾得上袁朗,随口说道:“那些你看着给就行了!”
袁朗闻言,继续蹲下来看,心中奇怪,心想到底是什么东西让自己觉得奇怪。
随意的拨弄了几下瓷片,倒是没有异样的感觉,他又去看那些锈迹斑斑的铁块,手刚碰到其中一个比手要长一些约莫二十厘米长的铁块时,就觉得浑身一震,脑海总有种异样的感觉。
他再去摸别的铁块,却是没有任何反应。
第三百七十二章 锈中藏剑(1)
第三百七十二章锈中藏剑(2)
深吸一口气,袁朗心中有些激动,他再次摸向那个铁块,脑海中果然是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就因为这种感觉,袁朗决定买下来,管它有用没用的,反正价钱也不贵。
恰在此时,杨雨婷也和老张谈好了价格,那个笔洗以三百元的价格成交了,老张已经乐开花了,毕竟批发价格还不到一百块呢。
不过杨雨婷无所谓,她觉得好看就行了,对她这种人来说,喜欢的东西,价格倒是次要的。
袁朗问道:“老板,这些东西我要了,拿回家玩玩,帮我包起来吧,多少钱?”
老张见惯了捡漏的人,心想漏哪里有那么好捡的?就说道:“十块钱吧,你看中多少,我给你多少!”
袁朗为了避嫌,先挑了一些瓷器碎片之后,才又挑了那个铁块。
杨雨婷不满道:“袁朗,你买个锈铁块干嘛?”
袁朗笑而不语。
他把那铁块拿在手中把玩,越看那锈迹越觉得奇怪,他用手掰了下,发现锈迹好像能掰动,不过力气太小,却是掰不开。
他想了想,又转身回到地摊上,拿起一块铁块道:“这个我也要了!”说着递给老张五十块钱。
老张顿时就乐开了花。
用后买的那个铁块在之前的铁块上用力一敲,只听一阵金属撞击之声后,袁朗敲击的那块地方的铁锈掉了,在路灯的照射下,里面露出一点寒光。
虽然只是一点,但可以看出,里面并没有生锈。
“哎呀,这是什么?里面没有生锈?”杨雨婷一把夺过铁块,惊讶的说道。
这声喊让旁边的摊主都看了过来,老张更是第一个走上来,这时一个在摊子前逛街的老头也凑了过来,微微一看后,问道:“小友,这东西能给我看看吗?”
袁朗看过去,只见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鼻梁上戴副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的样子。
老人连忙自我介绍:“我是东大考古系的李显,我觉得你那东西非同寻常,可否借我一观?”
袁朗心想自己也看不出这东西有什么名堂,当着杨雨婷这个□□的面,他也不怕有人抢走这东西,于是就很大方的把东西递给了老人。
老人接过铁块时,先是看了看那发出寒光的地方,看的很仔细,就好像看情人一般,双手都有些颤抖了。
他才问道:“小友,这锈估计是被后做上去的,你这次可捡到宝了啊!”
这话让围观的众人都是一阵哗然,有人就道:“李教授,这锈也能后做上去?”
看来李显是这里的常客,而且还颇受尊重。
李显笑道:“那当然了,古代有很多名剑,都能做的不腐不锈,但中国的古代就是一场战争史,为了保存它们,刻意做旧也是有可能的!”
“您的意思是,这把是名剑?”
李显点头:“看它的形状,倒是像匕首,要打磨出来后才能知道!”
说着他把手中的“匕首”还给袁朗,说道:“小友,这个您收好,我估计应该是把古代的名剑!”
第三百七十二章 锈中藏剑(2)
这时老张的肠子都悔青了,自己几十块钱卖出去的东西竟然有可能是名剑,那种感觉真是,难以形容啊。
旁边的人倒是都幸灾乐祸的。
“呵呵,老张,这回难受了吧!”
不过大家还是对袁朗说:“小哥,不如在这里打磨出来,给我们看看了!”
袁朗心想自己回去也不会打磨,于是就道:“如果李教授愿意帮我打磨的话,我自然是愿意了!”
听到这话,李显很是高兴,对于考古学家来说,拥有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够亲手去发现文物,于是他欣然接受。
他说道:“有纱布、锉子、水盆吗?”
旁边自然有看热闹的人把这些东西准备齐全。
然后李显就开始工作了。
他先是用锉子小心翼翼的敲打着铁块上的锈迹斑斑,接着把铁块缠上纱布放在水盆里浸泡,在浸泡的同时还用锉子敲打上面。
旁边就有人不相信的问道:“这样就能除锈了?”
李显解释道:“锈迹并不是古剑自身的,而是做在上面的,本身并不坚固,这样做一般来说是可以的!”
随着话音落下,李显把铁块从水里拿出来,小心翼翼的把外面的纱布一层层剥开,然后用锉子在上面轻轻的敲打。
奇迹发生了。
随着他的敲打,锈迹就好像雪花一样,纷纷飘落下来,随着锈迹的剥落,露出了它本身的光芒。
是一把闪着刺眼寒光的匕首。
现场所有人都倒吸了口冷气。
李显心中也很是紧张,等把锈迹纷纷剥落之后,他已经能够感觉到旁边不少贪婪的眼睛了,于是连忙把匕首还给袁朗,说道:“小友,放好了,如果有时间,还是希望能给我看看!”
袁朗看向旁边,心想这些人他倒是不惧,于是就问道:“李教授,您觉得这是什么匕首?有多少年历史?”
李显仔细看了看袁朗手中的匕首,说道:“这把匕首,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应该是鱼肠剑,不过具体的还要再做进一步分析来确定!”
“鱼肠剑?”袁朗愣了下,即便是历史文盲,他也知道鱼肠剑这把出名的剑,不过他还是奇怪,“鱼肠剑,不应该是把剑吗?这可是匕首啊!”
“哈哈!”李显笑了起来,“《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转》中有记载’使专诸置鱼肠剑炙鱼中进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很小的匕首,可藏之于鱼腹中,也是鱼肠剑名字的由来,所以你对他的体积没有疑问了吧?”
说着他指向袁朗手中的剑说道:“你这剑,黑夜之中依然熠熠生辉,符合古书中对鱼肠剑的记载,如果做下碳14检测后年代符合,那应该是没问题了!”
这时旁边有人问道:“宋教授,鱼肠剑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剑了,两千多年,会有铁或者青铜不生锈吗?”
这也问出了大家的疑惑。
宋教授笑了笑说道:“古人的冶炼虽然落后,但也有精品出现。在我国西安秦始皇陵曾经被盗墓出一把宝剑,称之为‘秦王剑’,据说出土的墓穴很是潮湿,但秦王剑却是不腐不锈,放在半米高的地方落下去,一下能穿透十几张报纸呢!”
这话又引起众人的惊呼声。
“说那么多,这把剑到底值多少钱?”有人歇斯底里的喊道,众人看去,喊话的人却是老张,此时的他已经有些疯狂的样子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鱼肠宝剑,削铁如泥(1)
第三百七十三章鱼肠宝剑,削铁如泥
“对啊,到底值多少钱?”众人纷纷问道。//
宋教授看向袁朗,袁朗点了点头,他才说继续说道:“去年在苏黎世举行的拍卖上,有把相同年代的古剑,无论品相还是质量都比不上眼前这把剑,卖出了一百六十万美元的价格!”
一百六十万美元,这就相当于一千万人民币了。
宋教授继续说道:“而且那把剑还不是名剑,如果这把剑真的是鱼肠的话,价格更是不可估计,保守算起来,起码也要四千万以上!”
古董也是商品,是商品就要看名气,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