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伟来回这么一想,比赛时间已经没几秒了,勉强勾手投篮,结果投了个三不沾,篮球直接落到界外。
李春江看不下去了,赶紧叫了暂停。
“小羽,现在这个时候,处理球不能太复杂,更不能犹豫,有机会就投,投不投得中是一码事,出了机会不投就是百分百的责任。”
李春江是什么人,看的球比张羽吃的饭都多,哪里看不出张羽的小心思,这些话是单独对张羽说的,算是照顾了他的面子,点到即止。
提醒了张羽,对其他人就没那么客气了。李春江厉色一眼,大声冲队员喊道:“上场以后,只要有机会,无论是谁,只要在自己的射程范围就必须投篮,谁不敢出手;谁怕担责任,我立马换谁下来,明白吗?”
教练发火了,球员们重足而立,哪敢说半个不字,齐齐大声应是……
两队重新上场,美国队依旧收缩防守,张羽轻松得到外线投篮机会。
这次他不敢再有其他心思,立刻出手投篮,可惜手感依旧冰冷,篮球砸筐而出,13投7中,又打一铁!
这是上半场张羽最后一次出手,中国队在半场结束前,李晓旭接到篮球,发现时间不够,迎着帕特森的封盖强投一记超远三分,结果连他自己也没想到,篮球竟然空心命中。
靠着这记运气球,中国队好歹没有半场就落后20分。
64比45,中国队半场落后美国队19分,跟落后20分也没什么区别。
中场休息,李春江不断鼓励自己的球员,希望球员们拿出勇气,下半场继续和美国队拼杀。
输球不可怕,国内没谁真地相信中国队能战胜美国队,甚至不输20分以上就可以接受,我们还有什么心理压力呢?
丢开心理包袱,放开手脚打就是了。
下半场张羽被换回得分后卫的位置,李春江要释放他的得分能力,至于串联全队,见鬼去吧……
美国队则将库里放回控位的位置上,上半场第二节前半段表现优异的波特没有上场。这个小个子控卫,在第二节后半段,从张羽开始防他以后便威胁大减。张羽虽然第二节后半段进攻上没有什么贡献,但在防守上的威慑力依旧没有减退。
蔡斯巴丁格重新上场,出任得分后卫,张羽本想继续利用他横向移动笨拙的弱点来突破他,不过巴丁格也放开了三分线,往内线回缩,显然认为张羽的手感依然冰冷。
张羽果断在弧顶投出三分,还是不进,再打了一铁,14投7中。
中国队防守,这次库里投出的三分也偏筐而出。
接下来的第三节,就在两边相互打铁的过程中进行着,两队球员不禁泪流满面,因为满场都是哐哐哐的声音,这下不止是中国球迷没了动静,美国球迷也开始蛋疼了。。。
“年轻球员,终究没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投篮稳定度还是差了许多,这很合理嘛。”张合理听着满场的打铁声,忍不住叹到。
“你不是练过左手吗?我记得你的左手很准啊,试试左手有没有感觉。”
比赛进行到第三节3分50秒,李晓旭趁着比斯利罚球时对张羽说道。
此刻比分已经到了50比70,中国队6分钟才得到5分,虽然美国队也不怎么样,但分差依旧达到了20分。
场下的李春江甚至开始考虑,最后一节是否要把主力换下,毕竟就算两连败,只要三天后战胜非洲小国马里一样能够出线,这破赛事奇葩的要打两次小组赛,倒也不怕两连败就出局!
“好,我试试。”
张羽闻言不置可否,反正试试也无妨,他现在的投篮已经17投7中了,彻底不去想保持自己命中率的事了。
比斯利两罚两中,得到自己本场比赛的第二十分,是美国队得分最高的球员,但距离张羽的25分还有差距。别看张羽连打了一节多的铁,但是在那之前,投篮几乎全中。
张羽在右侧三分线外持球,面对巴丁格,连续两个胯下运球后迅速衔接一个后转身,用一个类似街球的动作突破了对方。
美国队内线拥挤,没有继续突破的空间,张羽突破了巴丁格后,直接在右侧高位干拔跳投。
“左手的干拔!”张合理毕竟是专业出身,一下注意到了张羽的投篮,使用不是右手,而是左手。
张羽在空中轻舒猿臂,在最高点正面篮筐时才将蓝球投出,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准确落入篮筐。
现场的中国球迷经过大半天的沉闷,终于又可以为主队欢呼了。
第十七章 连得十分
“张羽在手风不顺的情况下,快速做出调整,向大家展示了他的左手同样拥有精准的投篮能力。”孙正平在直播间说到。
张合理笑道:“两只手都能投篮的球员不少,但能做到两只手都准的就不多了。许多nba球星,都可以用两只手投篮,比如科比。但是科比大多数情况,还是会选择最擅长的右手,因为右手的命中率更高。另一名中国球迷经常看到的火箭队球星麦蒂,其实他也是左右手都能投篮的球员。同样,麦蒂也很少使用命中率较低的左手。不知道张羽的左手,有右手几成功力?”
张羽的左手有多准?这个问题他自己也不知道。
张羽的惯用手也是右手,平时投篮准度很高,也很稳定。但再稳定的投手,也无法保证自己每场比赛,每一节的手感都十分火热!
张羽的左手,是在曾经右手受伤时练出来的,稳定性很差,大多时候命中率都不高。不过张羽的左手有一个十分怪异的现象,在某些时候,会突然变得不可思议的准,这时投篮,怎么投怎么有,无论多不合理,多高难度的投篮,都有极高的命中率。
出现这种诡异的事,张羽也试着找过原因。但是这种情况出现的毫无规律可言,完全无法捉摸。最后,他只能确定一点,就是这种现象通常不会持续太久,大多时候,只能保持几分钟的时间。
但这就够了,篮球场上,往往一波流就可以解决对手。
三五分钟,追回十几二十分,或是领先十几二十分,都不是好几年才难得一见的稀罕事。
nba进攻火力强劲的球队,哪怕落后二十分,也经常可以在一节当中,甚至五六分钟就能扳平甚至反超,只在于你有没有这个斗志和能力去做。
如果刚巧遇到张羽左手读好了cd,在这个级别的比赛里,完全可以做到这点。。。
美国队进攻,比斯利投篮不中,抢到位置的帕特森二次补篮得到两分。
重新发球,张羽自己控球运过半场,面对巴丁格,眼光向篮筐扫了一下,抬手就是一记弧顶干拔三分。
飞行中的篮球,不同于张羽以往略高的弧线,这次的投篮弧线有些偏低,旋转也较少,飞快地砸向篮筐……
“哐”的一声!
这会不再是投篮打铁的声音,而是篮球咂在篮筐后沿,弹进篮网的声音。
张羽最喜欢篮球砸到篮筐后沿,弹落进球网的感觉。这种球可以先听到“哐”的一声框声,落进网里又有“刷”的一声网响……不像空心入网,只有撞击篮网的声音,给人的震撼远比不得砸进去强烈!
想要做到这点,投篮时就要把篮球的弧线降得低一些,而弧线太低,入筐的角度会小很多,影响投篮稳定性。
所有篮球运动员,从开始练习篮球,就会保持一种投篮方法和手型坚持不懈的训练,这样才能让肌肉记忆自己的投篮节奏,才能有一个稳定的投篮命中率。如果不停的变换投篮姿势和惯用手,那么肌肉无法保持记忆效应,投篮的稳定度就会大大下降。
这也是许多左右手都可以投篮的球员,为什么依然只用一只手。左右手全能,往往就是左手右手全不行。
张羽除了曾经有一段时间,右手受伤练过一段时间左手。伤好之后,就再也没有特别训练自己的左手。他的左手为何会间接性抽风,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有时候右手投篮没感觉,他也会试一下左手,看看有没有感觉。如果左手刚巧攒够了人品,他爆发的时间就到了。
张羽的右手投篮,动作标准,出手速度适中,篮球在空中带有旋转,弧度较高。
这样的投篮一出手,便会给人一种放心的感觉。
至于他的左手投篮,基本没有弧线,出手速度极快,篮球在空中几乎没有旋转,就像榴弹枪水平射出的弹药,直直的飞向目标。
这样的投篮,当篮球砸进篮筐时,会有一种格外的气势,能够提升已方士气同时降低对方士气。
巴丁格被张羽**,心中并不服气,他想报仇,想亲自打张羽一个。但问题是他在球队地位不够,没有这种待遇,不能想出手就出手。
下一回合,比斯利在三分线外还以颜色,却遭遇了张羽之前同样的尴尬,篮筐虽然同样是“哐”的一声,不过这真是他打铁的声音……
苏伟抢到篮板,立刻传给张羽。
张羽接到传球,如离弦的箭朝着对方半场冲去,一直到美国队左侧三分线外才减速停下。
巴丁格此刻不敢再放张羽一步距离,双脚踩着三分线,摆开防守姿势。
张羽离三分线一步距离,习惯性作出三威胁动作,右脚向前探步,巴丁格担心张羽要突破,支撑脚忍不住向后一动,张羽立刻拔起投篮。
巴丁格的封盖慢了一步,篮球再次“哐”的一声砸进了篮筐!
巴丁格又一次被**,那一声框响,就仿佛一巴掌扇在他脸上,一阵火辣辣的感觉……
随着篮球砸进篮筐,中国球迷的欢呼声、鼓号声再次响彻全场!
这种连续不讲理的干拔三分,最能刺激现场观众的肾上激素,效果甚至比灌篮还好。
美国队主教练连见势不妙,被迫叫了暂停。
这才几个回合,张羽连续投进三球,已经连得八分,命中率提高到20投10中,比分也追到58比72,分差只剩14分。
美国队的暂停,对张羽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他左手的抽风状态能持续多久,连他自己都拿不准,反正不会持续一整节就是了。还好,这不是最后一节,否则最后几分钟,美国队连叫几个暂停就能把他的状态磨掉。
暂停结束回来,美国队通过一次战术配合,库里通过挡拆跑位,找到机会命中了一记中投,美国队暂时稳定了局势。
比分58比74。
中国队进攻,张羽控球,这段时间他连续命中三分,捅的美国队心口疼,刚接近三分线,美国队立刻开始对他进行包夹,阻止他出手投篮。
“早干嘛去了!”
张羽心中暗讽,美国队到了最后,还是不得不对他进行包夹。
吸引了两个人防守,张羽把篮球传出,美国队轮转很快,篮球在中国队球员手上转了一圈,没有特别好的机会,又回到张羽手里。
进攻时间还有10秒,足够张羽再发动一次进攻。
蓝球转了一圈,美国队轮转后,变成了比斯利防守张羽。
张羽把球带到左侧高位,交叉步闪出空间后,迅速后侧步跳投,篮球直直砸向篮筐,“砰”地一声!再次落入网内。
连续得到十分,连续四次远距离出手命中,张羽手风之顺,令美国队主教练脸色发白,险些从板凳上掉下来,再也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