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姐······”杜嫣捂着并不疼痛的额头,撒娇地唤着杜嬅。
“杜姨娘,”门外细柳引着一个中年婆子走来,“大夫人身边的郑嬷嬷来了。”
杜嬅示意杜嫣快下来,自己则笑着迎上去,“原来是郑嬷嬷,快进来快进来。什么事儿差人传一声我便去了,竟还劳得嬷嬷辛苦跑一趟!”
“也不是什么大事,”郑嬷嬷摆摆手,身后有小丫头把一个食盒放在桌子上,用着万年不变的脸色和语气道,“夫人想着杜姨娘初来乍到,叫老奴来看看姨娘这儿还有什么少的缺的,今儿个夫人那儿做了些浮元子,顺便让老奴给姨娘送碗来。”
“呀,”杜嬅露出微微惊喜的表情,道,“竟劳夫人挂念!杜嬅怎么敢当,多谢夫人赏赐。有夫人照顾,自然什么都是好的。”
“那便好,”郑嬷嬷扫了一眼食盒,道,“这浮元子还是温的,姨娘趁热吃了吧,不要等凉了坏了口味,白费了夫人一片心意。”
“那是自然,”杜嬅笑道。上前揭开盖子,捧出里面的小碗。小碗很精致,上好的薄胎青瓷,点着几片荷叶,挂着浅浅的,晶莹的露珠。碗里浮着三枚白如羊脂,晶莹光亮的浮元子,清亮的汤水还冒着丝丝的热气微微荡漾,映着碗底描着的栩栩如生的鱼儿,好像有红色的锦鲤在碧水天池荷叶间戏耍白玉球儿。
杜嫣好奇地踮起脚尖,想看看尝尝高门大户里的浮元子有什么特别的,却被细柳一下子扯到角落里,低声警告道,“好二小姐,这可不是好吃的,别添乱!”
杜嬅拿起勺子,在郑嬷嬷的注视下,一口一口慢慢地把浮元子吃下去,好像仔细地品味着里面的万千滋味,甚至连汤水也一滴不剩地全喝了下去。
放下小碗,杜嬅拿帕子沾了一下嘴角,朝郑嬷嬷福了一礼,认真道:“请嬷嬷替杜嬅谢夫人赏赐。杜嬅自知出身微贱,承蒙老爷夫人抬爱,今生必当做牛做马,以报夫人恩德。还请夫人垂怜,照拂一二。”
郑嬷嬷微微点了点头,道:“都说杜姨娘是个机灵的,果然不假。姨娘放心,既然进了苏府的门,就是苏家的人,有夫人在,姨娘大可放心。好了,看来杜姨娘这里并不缺什么,老奴就回去向夫人复命了。”
“如此杜嬅便多谢夫人了。嬷嬷慢走。”杜嬅朝细柳一个眼色,细柳上前,塞了一个荷包给郑嬷嬷。
郑嬷嬷面色不动,只把荷包塞进袖口,对杜嬅道:“姨娘留步吧,最近四姨娘心情似乎有些不顺,杜姨娘无事可以去探望探望。”
“是,杜嬅明白了。”
目送郑妈妈的身影转过垂花门,杜嬅突然冲进内室,对着盆子呕吐了起来。
跟着进来的杜嫣被吓了一跳,急着大喊:“姐姐,来······”
“别喊!”杜嬅抬起头,急忙制止了杜嫣。
这时送郑嬷嬷的细柳也跑了回来,倒了一杯茶送到杜嬅嘴边,伸手为杜嬅拍着后背。
“把这些悄悄处理掉。”杜嬅漱了口,喘着气不忘嘱咐道。
“小姐放心,奴婢省得的。”细柳放下茶盏应道。
对上杜嫣担忧疑惑的目光,杜嬅笑笑,道:“没事儿,一会儿细雪也快回来了,那丫头和你差不多大,是姐姐这儿新来的丫头,你去和她玩儿吧。”
杜嫣又看看细柳,黑宝石一样的眼睛好像说“姐姐真没事吗?她在骗我们吧?”
细柳也笑笑,道“二小姐放心吧,小姐真没事。你出去吧,别把事情说出去就行。”
“那好吧,”杜嫣点点头,轻声道,“姐姐休息吧,我不会吵到你的。”说完出了门去。
第九章 谋划出路
更新时间:2014…5…16 13:36:59 本章字数:2328
杜嫣出去后,杜嬅的脸色渐渐冷了下来,倚在床头,闭着眼问:“到底怎么回事?”
细柳一边收拾着狼藉,一边把一早打听到的消息细细地说了。悫鹉琻晓
“哼,”杜嬅冷笑一声,“果然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才离了楼里几日,就有人敢拿嫣娘立威了,不知死活!”
“小姐有何吩咐?”细柳相貌平平,脸颊上还有许多浅褐的斑点,之前在楼里一直是最下等的丫鬟。后来与细荷一起做了杜嬅的随身侍女,为杜嬅暗地里做过不少事情。主仆二人多年的默契,有些事不必明说已是心知肚明。
“琉诗那丫头的身子也该好了,一会儿替我给她送点东西吧。到底不能让那群们姑娘忘了,嫣娘还有我这个做姐姐的。”
“是。不过······”细柳有些迟疑,“这样总不是长久之计,二小姐毕竟要学会自己应对这些的。”
杜嬅的神色温柔了下来,笑道:“不用。嫣娘要学的不是这些,她和那些姑娘不一样。你也不是外人,和你说了也无妨,嫣娘卖的是活契,不过是当初为了让她留在楼里走的过场而已,我和妈妈说好了,等我在府里站稳了脚,就向老爷夫人求个赏赐,找户殷实人家或者老爷门下的家臣认她做女儿,换个清清白白的身份,以后也好说一门正经的亲事。不说富贵,好歹也能一生平安顺遂。等她再大一点,懂事了,我自会教她该学的。”
“对了,”杜嬅唤住端着盆子要出去的细柳,“你去看看细雪那丫头回来没有,让嫣娘多去找她玩吧。”
几天以后,回到楼里的杜嫣听说,那位当红的琉音姑娘不知道沾了什么东西,脸上手上长满了红色的疹子,奇痒无比,抓狠了破了相,被妈妈打发到了后院洒扫。
都知道青楼是个逢高踩低的地方,琉音又一向高傲,落井下石的人不少。没过几天,琉音便投湖死了。至于是自己跳下去的还是别人推的,没人费工夫去查,民不举官不究,反正只是个不痛不痒的人死了而已。
杜嫣听说后还狠狠打了个激灵,她实在是想不到前几天还趾高气昂妩媚动人的女子,怎么才过了几天就没了?她还记得清楚那女子一瞬间变脸的功夫,不讲理的模样,染着蔻丹的鲜红的指甲,涂着胭脂的红润的嘴唇,毫不掩饰的恶毒又媚人的笑声······
那几天,杜嫣有点惆怅,替一个她分外讨厌的,恶毒的女人的死亡而伤感。有人笑着恭喜她再也不用怕那个坏女人来找她们麻烦了,可她不知道,为什么要高兴呢?但是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伤心呢?也许,是因为,又一个在她的生命里留下过痕迹的人永远的离开了吧,也可能因为,一个灿烂绚丽的生命,无声的消失了吧······
但是杜嫣现在并不知道姐姐的动作,她现在找到了那个唤作细雪的女孩儿。细雪和她一样大小,八岁年纪,甚至眉眼间还有些相似,都是瓜子脸型,弯弯的柳叶眉,大大的丹凤眼,皮肤白皙,若是穿着一样的衣服站在一起,好像是一对双胞胎。难怪当时杜嬅从二十多个女孩儿中一下子就选中了她。
正值初夏,杜嫣穿着绣着彩蝶戏花的浅蓝对襟襦裙,细雪穿着苏府婢子们统一的淡青绿色齐胸襦裙。两个小姑娘站在湖边的柳树下,乌溜溜的大眼睛对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眼睛里都闪着好奇的光彩。
“你就是姨娘的妹妹?”
“你是姐姐说的细雪?”
两个八岁的小姑娘同时开口,接着就都笑了起来。
“对,我是姐姐的妹妹,我叫杜嫣!”杜嫣点点头,笑着回答。
“我是细雪。”细雪也笑着点点头。
杜嫣眼睛一眨,疑惑的开口:“是粗细的细吗?细柳细荷姐姐也是那个字呢,你们是姐妹吗?就像我和姐姐都姓杜一样,可是细柳姐姐她们也不姓细呀?”
细雪摇摇头,回答道:“不是,哦不,是,是粗细的细,但是细柳姐姐不是我姐姐。”细雪皱了皱眉,发现自己好像解释得好混乱,想了想索性说,“细雪是姨娘给我改的名字,我原先是姓杜的。”
“呀!”杜嫣眼睛一亮,惊喜道,“原来你也姓杜啊!你叫什么?”
“我······”细雪低下头去,声音一下子沮丧了许多,“我叫杜珃······”
“你怎么啦?”
······
第十章 杜珃身世
更新时间:2014…5…16 13:36:59 本章字数:3510
杜嫣想不到,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她问了问细雪的名字,那个丫头就哭了呢?
“好了好了,我错了行不行?细雪,杜珃?啊不,细雪,行了不?别哭了成吗?你好歹告诉我,我哪儿错了行吗?”杜嫣急得满头大汗,手忙脚乱,不行不行,叫她细雪她哭,叫她杜珃她哭得更狠了,她都快哭了!
“不是,不是你,的,错。悫鹉琻晓”
细雪揉着通红的眼睛,抽抽噎噎地挤出几个字。
“那就好,”杜嫣暗地里长舒一口气,“那你先别哭了,告诉我,是谁欺负你了,我陪你去找他讲道理去行吗?”这么一会儿功夫,杜嫣已经把杜珃当做好姐妹了。
杜珃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我想,想我爹爹,娘亲,我大哥二哥三姐四哥······”
“那你爹爹娘亲在哪儿?”
“呜呜······”杜珃刚止住的眼泪流得更凶了,“都死了,大哥二哥三姐也死了,四哥被流放了,好远好远,回不来了,刘嬷嬷,孙嬷嬷,岚兮,呜呜······”
杜嫣找出手帕给杜珃擦眼泪,长长叹了一口气,“我明白了,就是说你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们了是吧?唉,其实我也是,我很小的时候就被我娘卖到楼里了,现在我都记不清他们的样子了。我们楼里还有很多像咱们一样的女孩儿,没关系的,你别想他们,过一阵子就好了。别因为这个哭了,在我们楼里,想家哭闹的孩子都是不听话的坏孩子,是要被关在黑屋子里不准吃饭,还会被吊起来打的。”
杜珃听了好像被吓住了。杜嫣想了想,决定换个话题转移杜珃的注意,问道:“那你家人为什么一下子都死了呢?”
话一出口,杜嫣一巴掌拍在脑门上,她这是什么问题!
“他们说我爹爹结党营私,鼓动太子意图谋反······”
“哦······啥?!”杜嫣正在思考问些什么继续转移话题,猝不及防一下子听到了这么,嗯,上档次的信息,下一个问题脱口而出,“你,你爹爹是谁?”
“太子太傅,岭南杜氏长房次子。”
······
杜珃的父亲正是一代鸿儒太子太傅,出身岭南望族杜氏嫡系。为人耿直刚正,不结朋党。
朝中官员大体按地域可分为南派和北派,南派官员即为江南本土大族子孙,南派之中,以方、江、苏、何四大世家为首,其中方家出了个皇后,育有太子与三皇子等儿女;北派即为随宁孝帝南逃的官员世家之后,除去当初的鄢家之外,还有金家、薛家、祝家等家族。
杜太傅虽是南方大族之子,却忠心宁帝,与南派官员并不和睦。又因政见的原因,和北派的金家,薛家势同水火。加上效仿圣贤,专心学问,纵然桃李满天下,在寒门士子中威望极高,却不通世故,滴水不进,就是皇帝也被他损过几次颜面,不少官员对他恨得牙痒痒。
受其影响,太子也同新晋的寒门士子派更为和睦,对老牌的贵族世家隐隐有压制之意。
明楚历1000年秋,五名御史联名参奏太子谋反,宁帝着审刑院、刑部、御史台、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