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大太太皱起眉头:“可要没点影儿,人家为什么单传她的闲话?她和表哥自幼一块儿长大的,这青梅竹马,说不定就……”
“母亲。”朱慕贤截住了朱大太太的话头。要让朱大太太这么说下去,只会越说越难听:“李家门风严谨,李姑娘也贞静守礼,绝没有母亲所说的那种私相授受之事。”
朱大太太被儿子噎了一下。但是想想。自己当着儿子的面这样说他未过门的妻子,也有点伤儿子的颜面。不管多大年纪,没哪个男人喜欢听到自己可能戴了绿帽子的话。
朱大太太眼见在儿子这里说不通。只能先打发他回去。
范妈妈铺好了床,来让朱大太太安歇。
刚才朱慕贤看她的时候,范妈妈心里一紧,直想喊声冤枉。
虽然范妈妈一向多嘴多舌的,可是今天这事儿,还真就不是她跟朱大太太说的,是黄嫂子后半晌过来,和太太在屋里待了一会儿。那会儿范妈妈正领着人在整理从京城带来的那些箱笼,恰好不在跟前。这件事先前朱大太太可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黄嫂子一走她就找了少爷来问这事儿。那是谁说的不是明摆着嘛!
也不是说范妈妈人品就比黄嫂子强多少,而是她比黄嫂子更识时务。眼见着贤少爷以后是有大出息的人,夫贵妻荣,那将来他妻子肯定在朱家也份量不轻。和李家婚事已经到了这份儿上了,何必在这时候横生事端呢?
再说,看贤少爷的意思。对这门不怎么登对的亲事,是很上心的。
可黄嫂子不知怎么想的,也许是太想在大太太面前挣个脸表个功,也可能是有什么旁的打算——黄嫂的闺女可也在太太院子里干活儿,年纪、相貌也都差不多……要是黄嫂子有点儿什么旁的想头,那一点儿都不奇怪。
他们都是朱家的奴仆,生的儿子孙子身上也都打着奴仆的烙印,再嫁娶也是在下人之间。可要是给少爷、老爷做了小,那身份就不一样了。能生个一儿半女的,那下半辈子就有了依靠,一家子也都能翻身。
范妈妈甚至怀疑,黄嫂子是不是从把闺女送到大太太院里当差时开始,就开始谋划什么事了。
大太太十分憋气,怎么都睡不踏实。范妈妈劝她:“太太且放宽心。这小人们眼热李家结亲结得好,造谣生事一点儿都不稀奇。您忘了,年前京里头夏家聘了权家的姑娘,别人不都说权家高攀,又说他们昧下了彩礼,又说夏姑娘品行不端,其实都是不都是因为眼热?京里都这样,何况于江这样的乡下地方?”
朱大太太侧卧着,嗯了一声。她觉得范妈妈说的有道理,可是黄嫂子下午过来的时候,说得言之焀焀的,说陆家原本和李家关系多密切,陆家少爷总在李家住着,两家议亲不是一天两天了。可是朱家一提亲,李家顿时对陆家变了面孔,将人扫地出门。
虽然亲事到了这一步已经不可能再反悔,可是朱大太太心里毕竟是埋了一根刺。小地方的人,又是商户人家,眼皮子浅,行事也不那么让人看得起。这风声要是让二房、让那些有来往的人家知道了,还不定再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
纵然心里积着气,朱大太太还是得打起精神好生操持儿子的亲事。这亲事纵然不算很体面,可要真出什么岔子,那更伤体面。
李家开晚饭的时辰很固定,这一天也不例外。和往常一样,李老太太坐了上首,李光沛挨着李老太太坐在左边,四奶奶坐在右边,又林挨着四奶奶坐的,一切都和从前一样。
可是和从前也不一样——
明儿就是又林出嫁的日子,这是她在娘家的最后一晚上。
虽然家里亲戚也来了不少,可是李光沛和四奶奶这会儿都没出去应酬宾客,一家人关起门来,安安静静吃完这顿晚饭。
大概也是最后一次这样一家人坐在一块儿吃饭了。以后纵然还会再坐一起,可是她的身份已经是朱家的人,不再是李家的姑娘了。
晚饭并没有很丰盛,不过八个菜里头,有四个都是又林平时爱吃的。李老太太先动了筷子,其他人也把碗端了起来。
又林象往常一样,给弟弟妹妹都夹了些菜。四奶奶心酸得很,又不愿意惹全家人一起伤心,特意舀了个小饺子放进又林碗里,又林低头咬了一口。
饭桌上显得比平时沉默得多,通儿眼睛骨碌碌的,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家里很是热闹,他也知道姐姐要出嫁了。可是他显然还没有意识到出嫁是个什么意思,不知道从此以后姐姐就不会再同他们一起继续生活。只是看其他人都不言语,通儿也就低下头来扒他的饭。
李老太太声音平和——她经历的事情多了,当初嫁女儿虽然也是难舍难离的,可是时日一久,什么难受也都冲淡了。只要孩子过得好,在不在眼前并不要紧。
“别吃得过饱了,晚上早些睡,明儿才有精神。”
又林低低的嗯了一声。
“说起饭菜来,他们家的饭菜一开始你未必吃得惯,就忍忍。等时日长了就好了。”
又林咽下了嘴里的饭,又应了一声:“我知道了。”
四奶奶越听越是难受,眼泪一滴滴落在碗里,米饭吃到嘴里都染上了淡淡的咸涩的味道。
桌上的人都察觉到四奶奶落泪了,可是四奶奶还是极力平静,把这顿饭吃完了。
她安慰自己,女儿又不是一下子就隔了千山万水,不过是一堵墙,可是她还是难受。
长女跟其他几个孩子相比,是跟她最贴心的。十几年来,看着她从牙牙学语变成今天的亭亭玉立,要穿嫁衣嫁人了。
平时爱吃的海棠虾和玉面饺子,又林其实也都没尝出滋味来。她一向很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可是今天她也体会到了味同嚼蜡的感觉。
屋里的东西已经收起了许多,看着空落落的,小英她们几个把自己明天要穿的衣裳也仔细的烫过了搭在一边晾上。衣裳也是新做的,水红的衫子也是上好的细棉缎料子,不但她们几个有,傻妞也有一件。这丫头从来没穿过这么考究精致的衣裳,对着摆在一旁的衣裳嘿嘿的傻笑个不停。白芷看了她一眼,又转过头来。
要是世上的人都象傻妞一样活得没心没肺的,这日子倒真少了许多烦恼。
第157章 成亲(新年快乐)
白芷和茯苓她们这些人和宅子里其他丫鬟不一样。比如翠玉,一家子都在这儿。其他人也有外头买来的,可买来的时候多半很小,才五六岁,根本不记得家里的事儿,也没什么牵挂。白芷和茯苓她们不一样,她们都有家人牵挂,对自己的将来也各有打算。
白芷没了娘,和家里一点儿不亲。后娘也肯定不愿意她再回去。她倒没有想其他,姑娘要出嫁,自己当然跟着。好好尽心的干活儿,将来总有自己的好处。就象胡妈妈这样,家里也有地有房,有了儿孙,自己还能在主子身边儿挣一份儿月钱,管着事儿,将来干不动了回家去养老,不也很好么?茯苓想的却和她全不一样。朱家虽然现在在于江,可是早晚是要回京城去的。到时候离家乡千里迢迢,想照应家里人那怕是照应不上了,只怕连再见一面都很难。
可如果不跟着姑娘走,留下来呢?首先她就没法儿开这个口,再说,留下来,有什么差事能比得上原来跟在姑娘身边儿?活儿轻省又体面,月钱也不少。过惯了现在的日子,让她再回去过原来在家里的穷日子,那她一万个不愿意。住着破屋,年景不好时连吃饱肚子都是一种奢望。将来出嫁也只能嫁个差不多的穷苦的人家,生下的孩子还是继续捱穷。
茯苓望着那件鲜亮的新衣裳,
小英怕明天有什么疏漏的地方,仔细把胡妈妈交代她的事儿在心里又念叨一遍。
又林隔着一道门都能听见小英在小声嘟囔,念念有辞。她觉得有些好笑,迷迷糊糊的感觉刚合上眼没一会儿,小英就来唤她起床了。
时辰比往常要早,远处传来鸡鸣报晓声,天还没亮――又林迷糊了一下,才想起来,哦。今天是她出嫁的日子。
整个李家,上上下下的人都忙活起来。
大伯母来给又林梳的头,然后喜娘把她按住,在脸上涂涂抹抹了大半天。又林觉得自己的脸好比城墙一样,泥浆粉灰砌了一层又一层,吉利话轮番换着说,还都不带重样儿的。族里的一众姐妹都挤在一旁嘻嘻哈哈看热闹,不停的有女客进出。有又林认识的,也有她不认识的。还有和通儿差不多大的孩子,屋里屋外的乱跑,一团兵荒马乱,吵得又林晕头转向的。虽然是她的喜事,可是她觉得她象是只被耍的猴儿,供一众亲戚朋友围观打量,为大家提供娱乐。
但就是这么乱的场合中,又林还是注意到了一个人。
李心莲也来了。
她穿着半新不旧的一件衫子,凑过来和又林说了声恭喜。
又林这会儿倒觉得脸上刷了很多东西也不完全是坏事。起码这会儿就可以很好的掩饰她的真实心情。
又林许久没见过她了,李心莲的相貌也和过去不大一样了。不过变化最大的。却是她的神态。原来这李心莲总带着一股让人看不舒服的尖酸刻薄劲儿,下巴抬得高高的。但是现在她的头是微微垂着的,脸上带讨好意味的笑容。
可是又林觉得,她这模样,好象也没比过去看着顺眼。
究竟是哪儿不对?又林来不及琢磨,喜娘替她梳头,手劲太大。扯得她的头皮生疼。而梳子上蘸了太多头油,混着脂粉的浓香,呛得她一时喘不过气来。
后过过了一段时间再回想。又林才恍然明白过来――
是眼神不对了。她的眼睛总低垂着,让人看不清楚,可是偶尔抬起头来的时候,她眼睛里盛满了与她的表情并不相符的阴郁。
那是后话。这一天又林真的被折腾得够呛,裹得又厚,轿子里又气闷,在轿子里晃了半天,又林差点儿没背过气去。她偷偷把盖头取下来,做了几个深呼吸。
虽然说盖头盖上了只能等新郎来掀,可这会儿除了她也没别人,她取下来透口气儿也没关系。
两家虽然离得近,可是迎亲的队伍却不能直接从这个门进去那个门出来,而是兜了大半个镇子,充分展示了新郎的品貌和新娘的嫁妆之后,才抬进了朱家门里。又林还没歇过来,又赶紧把盖头给自己盖上。
鞭炮声震得耳朵嗡嗡直响,小英和喜娘一起过来扶着又林下了轿子,跨过马鞍跨火盆。红绸带一端握在她手里,另一端握在朱慕贤手里。绸带中间那大红绸花沉甸甸的往下坠着,绸带颤巍巍的,又林只觉得这绸带滑得很,好象就快要从手里滑脱一样,她不得不用力的攥紧了带子,感觉到自己手心又湿又滑的。
她可以感觉到带子的那一端,朱慕贤似乎也在紧张,带子那头传来的劲道也是时松时紧的。
是啊,她没经过,他也是头一回。大家都紧张,谁也不会笑话谁。
隔着盖头,她能听到周围的人的说话声笑声,乱作一片,吵得她心里没有底,脚下也没有底。
等终于进了新房,喜娘扶着她坐下。又林坐得很僵硬,只觉得口干舌燥的。新房里有一股没散尽的新漆的味道,嫁衣束得又紧,这都让她喘不上气来。
旁人催促着新郎倌来掀盖头,朱慕贤笑了笑,轻轻咳嗽了一声,拿着镏金的秤杆把盖头给挑开了。
又林只觉得头上顶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