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小地主 作者:弱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太医家,还有宋家老夫人那,你都去拜了没?”连守信就问五郎。

    “都拜过了。”五郎就道,这两家待他都极好,还都给了他回礼,这其中,宋家给的回礼又比王家的要厚。

    将宋家和王家给的回礼都拿出来,给张氏和连守信看了。五郎又说起取中后拜会知县,又结实了多少同案的少年等,听得连守信和张氏脸上都笑开了花。

    谈笑了一会,鲁先生就和五郎去了书房,小七也跟了去,他们要重新品评品评五郎应试的文章和试贴诗。

    “晚上咱得给我哥接风。庆祝我哥考过了县试。”连蔓儿就提议道。

    “这个应该。”连守信和张氏都点头,“他三伯娘,晚上你们一家都过来。”

    连守信去抓了一只鸡来杀,准备晚上给五郎炖了吃,张氏也带着连枝儿和连蔓儿一起,开始准备饭菜,赵氏和连叶儿也都留下来帮忙。

    “再把家兴他们一家都叫来。”张氏正打算打发人去给镇上送信,吴家已经得了消息,吴家兴先送了肉和酒过来,紧接着王氏就带着吴家玉来了,也要帮张氏料理饭菜。

    晚上这一顿的丰盛、热闹就不必说了,吃过了饭,大家并没有立刻散去,将盘碗交给大梁子媳妇收拾、洗刷,张氏等人就回后院来,都脱鞋上炕,喝茶唠嗑。

    “五郎这孩子,从小就懂事,比一般人灵。这以后啊,出息大着那。”吴王氏就道。

    “那个科举哪那么好考那。”张氏倒是比较淡然,“这孩子爱念书,以前是耽误了。现在家里有这个条件,他能念到哪就供他念到哪。”

    说了一会五郎,话题就又转到别的上头。

    “最近太仓那边来信了没?”吴王氏就问张氏。

    “刚又来封信。这不是要到清明了吗,说是继祖和他媳妇要回来上坟,提前告诉我们一声。”张氏就道。

    “就继祖他们两口子来?”吴王氏就问,“你们大当家的做官,动不了地方。你们二当家的,还有那几个孩子,都不回来上坟?”

    “这大老远的,来回折腾,”张氏就道,“继祖不是长房长孙吗,就他们两口子来,都代表了。”

    “他爷这个信,没有以前勤了。太仓那边的事,也不大说。老多的事,老赵家知道,我们都不知道。”张氏就问吴王氏,“最近,太仓那边又传过来啥消息没?”

    “也没啥大消息,就是你们那两股,在太仓这日子过的,挺兴头的。”吴王氏就压低了声音对张氏道,“说是知县都没有你们县丞大老爷兴头。你们二当家的头上没有官帽子,在太仓却是除了县丞、知县,就是他,什么都管,……什么钱都敢收、敢花……”

    张氏半晌无语。

    “老爷子还说跟过去,要好好看着他们。这。咋就成这样了,这到时候不得是祸啊?”张氏皱眉道。

    “听说二姨夫好像打年前,身子就不大好。说是很少出门露面。”吴王氏就道,“想管。怕也管不住。”

    两个人都叹了一会气,默契地没有提连老爷子和平嫂的那桩事。

    “对了,有个喜信儿。”也许是觉得气氛有些沉默,吴王氏立刻转了话题。“听从太仓的老客说,那个王七好像怀上身子了。”

    “这可是好事。”张氏果然跟着高兴起来,“三郎他们两口子,过的不挺好的吗?”

    “听说是挺和睦的。三郎算是掉福窝里了,听说在店里,也不让他干啥活,那个王七可稀罕他了。”吴王氏说着。就笑了起来。

    “三郎那孩子,没说儿,和人。”张氏就道,“他爹和他娘的那些坏毛病,他一点也没沾上,挺好的孩子。”

    没说儿,和人,是三十里营子的庄户人家常说的乡村土语。大概的意思就是性子随和,不挑剔。

    “好人有福报,就是这个话吧。”吴王氏就点头道。

    等将客人都送走了。只剩下自家人,就都聚到后院上房东屋里。

    五郎的几个包袱已经送了过来,张氏正一个个将包袱打开来收拾。

    没人在身边照顾,不过五郎的包袱里衣裳等物都叠放的整整齐齐。除了带去的厚衣裳,要收起来,还有就是宋家和王家给的回礼。

    宋家和王家都送了笔锭如意的银锞子,还有笔墨,宋家还额外送了两个上好的尺头。连蔓儿一一看了,就都记在人情来往的账目上,然后就将东西都收了起来。

    五郎又拿出一个包袱。将他给家人带回来的礼物一一拿了出来。

    里面是一匣子县城桂芳斋的点心,一盒鹅蛋粉并一只珠钗,两方帕子,两只新巧的珠花,一包新茶,两个一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泥人,

    五郎很贴心,大家就都笑着将自己的礼物收了。

    五郎又拿出一个小包,递给连蔓儿。

    连蔓儿将包打开,见里面一个荷包装着两个银锞子,是连蔓儿给五郎做急用的,原封不动。另外是几串铜钱和碎银子,是这次五郎花剩下的银钱。

    “哥,咋剩下这老些钱啊?”连蔓儿就问,看剩下的银钱数目,五郎太节省了。

    五郎就将他在县里的花销,大致说了一遍。

    “……拜会知县,还有大家伙去喝茶、多花了些,要不然,三两银子就足够用了。”五郎说道。那个意思是说,这还比原计划多花了钱。

    “那这些不用钱?”连蔓儿指着五郎给她们买回来的礼物,就张氏的那盒和鹅蛋粉和珠钗,就不便宜。

    “我不还支了工钱吗,一直没花。”五郎就笑道。

    夜色降临,张氏就点上了灯,一家人在灯下说话。原本不好在众人面前问的话,现在可以问了。

    “到宋家,见着连花儿没?”张氏就问。

    “见着了。”五郎说着话,就微微皱了皱眉,“挺亲热的,让人不大习惯。”

    连蔓儿点了点头,不用五郎细说,她也能猜到是怎样的情形。五郎不习惯也很正常,原本连正眼都不看你的人,突然就五弟、五弟地叫,好像关系多亲密似的。而其实双方都知道不是那么回事,换谁都会觉得别扭。

    “哥,你看她在宋家的日子,过的咋样?”连蔓儿忍不住八卦地问了一句。

    “也就那样吧。”五郎想了想,就道。

    虽然这句话含义丰富,但是就不能多说两句吗,还真是一点八卦精神也没有,连蔓儿腹诽道。

    “大姑到我住的地方找我了。”五郎突然又道。


第四百七十七章 又到清明

     一家人听五郎这样说,就都相互交换了一个眼色。连续碰了几个软钉子,连兰儿并没有气馁,看来她是铁了心要和她们来往了。

    “搁以前,这事反过来还差不多。”张氏就道。

    “哥,她找你都说啥了?”连蔓儿就问五郎。

    “还能说啥,就是那些话呗。”五郎就道,“她还请我去她家吃饭,我没去。给我的东西,我也没要。”

    “这就对了。”张氏就道。

    连蔓儿也点头。她们不想搭理连兰儿,不仅仅是因为连兰儿提亲的事,更是因为在连秀儿事件中,连兰儿的可疑表现,让她们心惊、心寒。

    即便是同胞手足又怎样,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人相互看不上眼。以前连兰儿和她们就没什么感情,连兰儿对她们怎么样,她们都不会意外,也不会伤心。可连兰儿跟连秀儿之间是不一样的。两个人是亲姐妹,同样是周氏疼爱的闺女,平常连兰儿对连秀儿表现的很疼爱。这里面有姐妹的情分,也有和周氏的情分。

    旁观者清,看明白了连兰儿是如何对待周氏和连秀儿的,她们是无论如何不想让连兰儿和她们那样亲香的。

    …………

    五郎从县里回来,依旧早起晚睡,准备参加府试。

    很快就到了清明节。

    清明节前一天,连守信就去买了许多的大纸回来,一家人围坐在炕上。剪大钱、折纸钱。她们没有钱印子,只能用剪刀剪。

    张氏和连守信负责剪,几个孩子都放下手边的事情,跟着折纸钱。

    “昨个儿叶儿跟我说。她们就买两叠大纸。”连蔓儿一边折纸钱,一边说道。

    “两叠也不少了,她们这才刚开始过日子。依我说。她们不买,咱也不能挑她们。”张氏就道。

    “这个多少也得买点儿,是那个意思。买多买少,都去上个坟,才最重要。”连守信就道。

    清明节,即便是最贫苦的人家,也要买几张纸。折了纸钱,去给先人上坟。连守礼虽然现在没儿子,但也是连家的一股,自然是要自己出钱买纸。

    连蔓儿和五郎折了些纸钱,和别的纸钱分开另外放着。

    “鲁先生在这不能回家。这些纸钱,留着明天让鲁先生拿了到前面的十字路口烧了,也是鲁先生的一个心意。”连蔓儿就道。

    “这个应该。”张氏就点头,“我和你爹都没想起来。咱五郎和小七,人家鲁先生教的可真尽心。咱五郎能考过县试,单在私塾里上学,就不大可能,换做别的先生,那也差远了。”

    一家人都点头。名师出高徒,这是不用说的。

    “继祖他们也该到了吧,”张氏就往窗外瞧了瞧,“信里说他们是今天到。”

    正这么说着,院门外就传来老杜的大嗓门。

    “东家,有太仓的客人来了。”

    老杜。就是连蔓儿家新雇的那个养鱼的长工,连蔓儿他们都喊他做老杜。

    这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一家人忙穿鞋下炕,刚走出屋子,连继祖和蒋氏已经从外面走了进来,老杜跟在他们身后,背上背了两个包袱,显然是这两口子带来的。

    将连继祖和蒋氏让到屋里,相互见了礼,大家才又纷纷就坐,又寒暄了一番。

    蒋氏就将带来的一个包袱打开,里面是叠压的整整齐齐的纸钱。

    “老爷子、老太太、老爷、太太、二老爷、二太太……我们一起叠的。老爷子、老太太年纪大了,不好来回折腾。老爷不能随意离开太仓,家里事情又多,太太、二老爷、二太太他们也脱不开身,就让大爷和我回来,到时候大爷在坟前多磕几个头,将一家子的心意带到。”蒋氏就解释道。

    “铺子里有卖的现成印的纸钱,又好看又体面。老爷子不让买那种,非要这种,把大家伙都聚在一起,亲手剪了、叠好了,说是意思不一样。”连继祖就道。

    这像是连老爷子会做的事,说白了,就是想增加家庭的凝聚力。连老爷子的很多做法,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蒋氏就又从另外一个包袱里拿出两个点心匣子,另外又拿出四个尺头来,说是给连守信家还有连守礼家一人一份。

    “……是老太太给准备的。”蒋氏道。

    连蔓儿看了一眼,那两个点心匣子看样子还不错,不知道里面的点心是怎样。那四个尺头,也算得上是中等,比上次给她家燎锅底的时候送的强上许多。

    蒋氏说了,是周氏给准备的,那就只有感激,而没有任何挑剔的余地。

    太仓给拿了礼来,张氏心里并不高兴。

    “……你们来了,有没有礼,我们都不挑。你们那边人口多,过日子,也得用钱。这钱,留着过日子。”张氏是想说,日子过的节省点,只挣该挣的钱。这是她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