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风暴之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本的结合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在该阶段产生并获得初步发展。

    俄国农业现代化走的是一条普鲁士式的发展道路,即采取自上而下的改良方式,
在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的条件下,使封建的农业经济缓慢地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
在20世纪以前,俄国资本主义农业经济发展极其缓慢,主要原因是农奴制废除后大
量的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因此,到20世纪初,沙皇政府被迫进行第二次重大的农
业改革——斯托雷平改革,目的在于消除阻碍,促进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斯托雷
平的土地改革使农奴制残余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913年,俄国农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高涨局
面,粮食产量和经济作物产量均构成历史最高水平。纵观俄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历
程,笔者认为它具有下列特点。

    第一,国家机制和政府扶植在该过程中的影响力强。19世纪以来农奴制经济的
严重危机和资本主义因素的迅速发展,使沙皇政府懂得在资本主义时期,只有在国
家经济得以充分发展和国家沿着资本主义轨道前进的条件下,地主的政治统治和专
制制度才有可能保存下来。因此,政府大力推行保护政策,并在经济现代化前期
(1910年前)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这在自由派贵族官僚谢·尤·维特担任财政大
臣期间(1893年… 1903年)所执行的经济政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第二,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对于促进俄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俄国属晚发现代化国家,又地处欧洲,可以充分利用英、法、美等国的资金和技术,
利用其现代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但是由于俄国经济长期落后,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的过程中,过多过重地依赖于外国资本和技术的资助,故而妨碍了俄国经济的长远
发展。

    第三,经济现代化发展严重失衡。先进的工业都市与落后的偏远乡村并存,技
术资金密集的重工业与严重欠缺的轻工业并存。

    俄国政治现代化始于20世纪初,是经济现代化对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提出
的必然要求。政治现代化的核心是民主化。在俄国这样有着三百多年专制制度统治
历史的国家中政治现代化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俄国政治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就是以
资产阶级民主取代封建专制统治,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专制制度是一种向上的统治体制,其特点是国家最高权力及国家本身完全属于
君主,宫廷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君主所拥有的权力不受任何法律限制,不受任
何政治机构和社会组织的监督。俄国专制制度起源于16世纪中期,形成于18世纪初
彼得一世统治时期,雄才大略的彼得大帝完成了由等级代表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的
过渡,将经济、政治、外交、军事大权集于一身。后经叶卡特琳娜M 世统治时期,
专制制度得以加强,并达到鼎盛。3 个多世纪以来专制制度维持了绝对统治,从18
世纪中期起就失去了它的积极意义,开始阻碍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因此,俄国社
会发展的客观条件,就在客观上要求在政治上获得权力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彻底
铲除全部等级和君主制。

    进入20世纪后,俄国国内的政治局势和阶级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新的社会力
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产生并逐渐趋向成熟。马克思
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基
本规律。因此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与陈腐的上层建筑——封建专制制度
发生激烈的冲突。身处“第三等级”地位的资产阶级在经济地位提高后必然要求民
主权利,要求参与国家管理。而身受多重压迫的俄国无产阶级伴随其队伍的壮大,
其政治觉悟也日益提高,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把彻底推翻专制统治和实现社
会主义革命作为奋斗目标。1904年的日俄战争加剧了沙皇政府的统治危机,加速革
命高潮的到来,使俄国各阶级要求变革的愿望迅速增长。1905年爆发了俄国历史上
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历史趋势下,沙皇政府顺乎历史潮流,实行部分改革,
对专制制度进行微小调整,以延缓自身的灭亡。

    但是,俄国的政治现代化从其起步之初,就显现了艰难曲折的迹象。沙皇政府
以微小的改革缓和了地主贵族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又血腥镇压了无产阶级革命。
1907年一1911年又开始了俄国历史上的政治黑暗时期——斯托雷平反对统治时期,
地主贵族阶级的反动势力和沙皇政府的专制统治卷土重来。俄国资产阶级由于天生
的软弱和政治上的不成熟,不能积极领导并完成政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俄国政治
现代化发展陷入严重困境之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俄国经济现代化先行的原因在于:封建势力相对强大,新
兴力量相对弱小。俄国是一个有着漫长的专制制度统治历史的国家,地主贵族长期
把持政权,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尽管到19世纪中期,农奴制度发生严重危机,专制
制度也显现危机迹象,但封建势力仍是相对强大的。当时的俄国社会还没有产生出
新的阶级力量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与地主贵族阶级抗衡,去争取俄国经济和政
治的进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是19世纪70、80年代之后,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
而产生的,而且在20世纪前都未达到成熟程度,未来的俄国现代化主力军仍在集结。

    俄国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后来者,在这种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基本上都体现出一
个突出特点:就是政府和国家机制在现代化过程中,特别是现代化前期一般都发挥
重要作用。即这类国家的现代化是在缺乏现代性因素充分积累的情况下,强行启动
的,都面临着条件与基础的缺乏的问题,只有通过国家机器的力量,才能有效地解
决现代化前期由于社会变革和经济解体而造成的普遍问题。沙皇政府则迫切需要靠
发展经济现代化巩固自身统治,正如财政大臣维特所言:“建立自己的工业,这不
仅仅是经济任务,而且是政治任务。”因此,在俄国现代化初期,专制政府充当了
领导者的角色,也决定了俄国早期的现代化是自上而下的现代化,是在保存和维持
现存制度——专制制度基础之上的现代化,而俄国最先发端的也只能是经济现代化。

    俄国政治现代化滞后并发展迟缓的原因在于:第一,在1917年2 月革命前俄国
历史发展过程中,没有经历英、法、美等国那种对封建势力有极大摧毁性的革命内
战,缺乏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的飞跃这一重要环节。俄国历史上的历次改革,都是
以维护专制制度统治和地主贵族阶级利益为出发点的,因此无论是1861年农奴制改
革,或是1905年的政治改革,实质上都是一种统治手段,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制
度。改革反而增加了封建阶级的特权,使顽固保守势力更加强大,而任何触及他们
切身利益和政治统治的社会变革都必将引发他们的殊死搏斗。

    第二,在1917年2 月革命前,俄国政治现代化的主要操作者来自上层统治阶级,
他们主持的政治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和渐进改良的,是在历史趋势和人民压力之下一
种极不情愿的被动反应。他们可以容纳经济现代化最大限度地发展,但却不允许在
政治与专制制度有丝毫对立,一旦时机成熟,专制政府极容易将半开明半让步的民
主收回,退回到原来的集权,甚至更加专制的起点。1905年的立宪改革后,迅速出
现的1907年… 1911年间的斯托雷平反动统治即是一个例证。

    第三,俄国社会中缺少强大的中间阶层。俄国的“中间阶层”——资产阶级来
源十分复杂,主要来源于商人、农民、市民及贵族阶层,复杂的阶级成份严重地阻
碍了该阶级的团结和整体发展。同时由于无产阶级在组织上的成熟和鲜明的革命纲
领,使得资产阶级害怕革命,而与沙皇政府保持密切关系,致使其政治主张一贯保
守,以至反动。在政治上的先天不足和后天软弱,决定了俄国资产阶级不能像英、
法、美资产阶级一样,担负起俄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而最终成为现代化前进
道路上的阻碍。

          四、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之双翼

    回顾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我们发现:从公元10世纪弗拉基米尔大公皈依基督
教之举、到伊凡四世的特辖制改革、到彼得一世向西方学习、到叶卡特琳娜二世的
“开明专制”、到亚历山大一世的自由主义改革、到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
直至20世纪初沙皇政府所实行的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因此可以说,俄国历史
上成功的改革比比皆是,但成功的革命仅有二次,即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但这二次革命却推动俄国历史走出极其关键的两大步。纵观世界范围现代化运动的
历程,我们同样发现:改革与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最常见的历史现象,同时
也是世界现代化运动的两种基本途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改革与革命的性质和功
效作简要的分析。

    改革即是在保存现存政治制度,基本不改变社会各阶级的地位的条件下,由最
高统治者或上层统治阶级的某些人士所倡导和推行的一种渐进性的政治、经济和社
会变革。当人们把改革与社会变革的另一种方式——革命相对时,改革往往被称为
改良,便成为一个贬义的代名同。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统治阶级推行改革,不仅是
企图以改良对抗革命、防止革命和压制革命,而且在行动的客观性方面,也确确实
实地顺应了历史趋势,推动了社会发展。改革在任何条件下,其根本性质都是一种
质变,是统治阶级对自身的渐进否定。尽管实施变革的往往是代表旧势力的统治者,
但是它的每一次让步和改革,都意味着社会的每一次变化,都意味着对旧事物的部
分否定和对新事物的部分肯定。这样一来,尽管旧的形式在表面上全都保留下来,
其本质却不断变化,新的生命在旧的躯壳中成长,为更大范围的变革(包括革命)
准备条件。

    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制和野蛮的方式消除了俄国的野蛮和落后,使俄国走上了富
国强兵之路。尼古拉二世时期的政治改革,不仅使沙皇政权延续了12个春秋,也使
俄国的专制政体终于迈出了政治现代化重要的一步。具有“不列颠特色”的英国
“光荣革命”也是一种改革,它不仅巩固了清教徒革命的成果,而且奠定了未来议
会民主制的基础。因此,改革的道路是实施现代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功利、
可行、有效、实际,如果历史学家把自己的思想禁铜在一种模式之上,在他的笔下
只把“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作为历史发展的惟一方式,那么他就不能科学地
书写历史、解释历史。列宁曾强调:“真正的革命者如果开始把‘革命’写成大写,
把‘革命’几乎奉为神明,丧失理智,不能极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