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寰,死时竟终不肯合眼……丧事完毕后,小王满腹狐疑地打开母亲锁着的柜子—里面是一垛叠得整整齐齐的婴儿衣服……
@心漫者 某电视台制作一期“最后悔的事”访谈节目,出外景采访路人。记者问一大妈,什么事让她到现在还后悔。大妈听了,一脸认真、又带点期盼地反问:“……你要盐吗?”
=End=
老习惯
有个学校办校庆,想找个事业有成的校友在会上发言。于是办公室主任到处打听,校友之中谁最有成就。有人就给他推荐了一个校友,名叫王行建,现在是个大老板。
主任一打听,这个王行健如今果然了不得,如果他愿意回来,肯定能为校庆增光添彩。于是主任就打电话过去,电话是秘书接的,转机后王行健听主任说明来意,客套了两句,突然问了一句话:“食堂老顾还在吧?”
能成为办公室主任的,那人情都够练达的,尽管王行健这话说得让人咂摸不出一点儿味儿来,但主任凭着敏锐的直觉,立刻明白:这食堂老顾必须在!想必王行健和食堂老顾不是有恩就是有怨,关系稍微一般点,都不至于特地问这么一句。而人混好了,不光愿意见恩人,更愿意见仇人,所以主任眼都不眨地说:“在,在。”
王行健说:“那好,校庆我一定会去的。”
主任放下电话,第一时间就去食堂落实老顾的事,老实说,学校那么大,食堂又承包给了私人,主任根本不知道老顾是谁。承包食堂的老板姓崔,主任一问,崔老板就干脆利落地说:“有这么个人,负责打扫食堂卫生的。”
主任听了擦把汗,说:“那就好、那就好。”都在王行健那儿打了包票了,这老顾要是不在,可就热闹了。
不料崔老板话锋一转,说:“这个人早让我辞退了。他又懒又不听话,我这是食堂,讲究随时保持整洁,可他不,非要等学生都走完才一块打扫,打扫前还得先抽支烟,我说了几次都不听。”
主任听罢,斩钉截铁地说:“辞退了就去请回来,立刻。”然后把经过给崔老板说了一遍。崔老板听傻了,只得表态说:“我亲自去请,大不了低头弯腰就是。”
没想到,不用崔老板低头弯腰,老顾听说食堂想和自己续聘,挺高兴地就回来上班了。上班第一天,主任特地到食堂来见这传说中的老顾,一看,也就是一个普通打扫卫生的老头啊,看不出啥名堂,问他认得王行健不,老顾瞪大两眼,显得很迷茫:“谁是王行健?”
崔老板就问主任怎么安排老顾,主任说:“原来干啥,现在还干啥,但有一条,老顾不是爱拖拉偷懒吗?你得交代好他:校庆那天,食堂的卫生一定得及时打扫。学校中午请校友们吃食堂,吃的是个回忆,可不能让人家真的体验杯盘狼藉的脏乱差。”
到了校庆这天,眼见时间已过了中午十二点,王行健还没个人影,主任忍不住打了电话,王行健说一会儿就到,让校友们先吃饭,千万别让老师同学等他一个人。
话说到这份儿上了,主任不敢再等,就让大家先吃。在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校友们一路敲着饭盆,走向充满回忆的食堂。主任则带人去校门口迎接王行健,食堂的崔老板也非要跟着去校门口。主任一再使眼色让崔老板回食堂坚守阵地,崔老板却装看不见,他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食堂那阵地,就算都烂完,也没在这儿露一小脸儿重要!
王行健说一会儿就到,其实还是等了半个小时。倒不是王行健拿架子,关键是学校也请了地方上分管教育的领导,这些人听说王行健要来,又通知了别的领导,于是就有人到路口去迎接,寒暄也要花时间啊!
等王行健一行终于步入食堂时,校友们已经结束战斗,撤了——食堂再怎么精心准备,也赶不上酒店哪,真没啥可吃的。主任一看,桌上杯盘狼藉,剩下的东西还不少:有没动过的整个馒头、有只吃了几口的整盘排骨……看来校友们果然都混出样来了,食堂的饭菜对他们是没啥吸引力了。看着眼前这混乱的环境,主任有点尴尬,他四下一打量,只见本该打扫卫生的老顾真像崔老板说的,正蹲在食堂外面抽烟呢,看来他还是准备等大家吃完再一块收拾。
主任只好尴尬地把贵宾们往食堂二楼引,那里是教工食堂,专门为王行健摆了一桌,特意请酒店大厨做的菜。不料王行健环顾食堂,说:“不麻烦了,这儿有馍有菜,就在这儿吃吧。”
一句话把大家说愣了,还没反应过来,王行健已经动手了。他动作娴熟地端起一盘炒菜,又捡起一个白面馍馍,蘸着汤汁,有滋有味地吃起来。主任看了心里直嘀咕:这是闹的哪一出啊?
好在王行健动作很快,五分钟吃完。吃完后他看看大家的表情,就说:“还是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吧。念书时我家里穷,顾嘴顾不了学,顾学顾不了嘴,我一咬牙,上学!至于饭嘛,就像刚才这样吃了。那时死要面子,都是等大家吃完了,我才飞快地划拉一点剩菜馒头皮之类的。所以我要感谢食堂的顾师傅,他发现有我这样一个学生后,就躲在外面抽一支烟,然后才来打扫。”
听完这话,大家都愣了。王行健走到食堂外,对老顾大声道:“顾师傅,今天校庆,没学生来食堂了,你可以打扫了。”
老顾点点头,走进食堂收拾起来。王行健接着说道:“这次回来,一是想感谢顾师傅,二是我前不久听说,顾师傅因为一直保持着饭后一支烟的习惯,被辞退了,所以想借这个机会,替他解释一下。”
话音未落,食堂崔老板不知从哪冒出来了,接话道:“您放心,我已经把顾师傅聘为终身员工了。”咦,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王行健向他拱拱手,说:“最后,我还有个想法,和各位校领导商量。既然顾师傅还保持着老习惯,就说明,像我当年那样的学生肯定还有!我想捐笔钱出来,成立个‘吃饭基金’。这个基金就由顾师傅掌管,每餐向贫困学生免费提供一笼馒头、两盆菜。”
主任听了,大喜过望,这时他才明白,王行建一开始打听老顾的原因,原来就是为了在这“一顿饭”上做文章……
=End=
捐款白条
小周大学毕业后在一所初中任教,担任初三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不久,就赶上了一次全国性的募捐活动,为一个地震灾区捐款。
同学们捐款都很踊跃,第二天,班长李红就把捐款交给了小周。李红说:“老师,咱们班就学习委员没捐款,他交了一张自己画的支票。”说着,递给小周一张纸片。小周接过来一看,纸片是模仿支票画出来的,上面写着几个字:本人捐款给地震灾区二百元。下面还有一行小字:五年后兑现,按照年息5%计算,到期本息一并结清。最下面竟然还有一个方章,一看就是学生自己刻的萝卜章:杨强。
小周看完心里十分恼火:初三学生正值青春期,性格叛逆很正常,可是也别这么恶作剧啊!他克制着情绪,对李红说:“把杨强给我喊来,对了,他学习成绩怎么样啊?”
李红说:“老师您不知道啊,他是咱们班的珠穆朗玛峰——无人超越的高度。”
一会儿,杨强来了,小周把纸片拍在桌子上,问:“这是怎么回事?玩个性,作秀?”杨强的脸一下子红得像大苹果,他低声说:“老师,我是认真的,您看,我还按手印了呢。”
小周翻过纸片,果然,纸片背面按着清晰的食指手印,他顿时哭笑不得:“按手印有什么用啊?五年后,人家灾区人民难道会拿着这个找你兑现吗?捐款自愿,你不捐没什么,但不该忽悠人家。”
杨强听了,脸更红了:“老师,五年后,我……我会主动把钱汇过去的。”
小周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叹了口气,改变了语气说:“你先回班吧,支票先放在我这里好吗?”
杨强点点头,向小周鞠了一躬,说:“老师,男子汉一诺千金,我会做到的。”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当天放学后,小周喊住班长李红,打算按照家庭住址一起去杨强家做个家访。两人来到城市边缘一片破旧的平房区,小周艰难地辨认着墙上斑驳的门牌号码,绕了半天,终于在一个小院前站下。院门是破木头钉的油毡,门上了锁,家里竟然没人。小周对李红说:“这样吧,晚上我自己来,你先回家。”
李红却说:“不,老师,我也想来,我们七点在他家门口集合好吗?”小周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晚上七点,小周和李红准时到了杨强家门前,这回门没上锁,两人就在外面呼喊杨强的名字。许久,他们看到杨强走了出来,看到老师和同学,他显得有点慌乱。走进院子,小周才发现院里有辆破三轮车,三轮车上有几个纸盒子,盒子里有芹菜、黄瓜等菜蔬。
进了屋,小周和李红发现,屋子里竟然点着蜡烛。杨强朝黑暗的里屋喊了一句:“妈,老师来了。” 里屋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快让老师坐,给老师倒水。” 杨强走到墙边,拽亮了电灯,屋子里一下子亮堂了不少,他赶紧吹熄了蜡烛。小周看到,蜡烛旁边摆放着打开的书本。
一会儿,杨强搀扶着一个瘦弱的中年妇女从里屋走出来,杨强介绍着:“妈,这是我们的新班主任周老师,这是我妈妈。”杨强扶妈妈坐下,自己却转身出去了。
杨强的妈妈开始向小周和李红介绍起自家的情况。原来,杨强的爸爸前年生病去世了,杨强的母亲没工作,也没有城市户口,身体还不好,娘俩一分钱收入都没有了。幸亏有个卖菜的亲戚可怜他们,杨强每天下课后就去市场帮亲戚卖菜,挣点微薄的收入,娘俩就这么着生活了两年。
一切都明白了,小周没想到,杨强的家境如此困难。他想起自己对那张“捐款白条”的误解,不由得很是愧疚。
一会儿,杨强回来了,手里拿着两瓶矿泉水,递给小周和李红。小周接过水瓶,感到塑料瓶上还留有杨强双手的余温——这平房区附近根本没有像样的超市,这水很可能是杨强跑了很远才买来的。小周心头一热,他没有再提起捐款的事,而是和杨强母亲拉了一会儿家常,两人就告辞了。
回去的路上,李红也很激动,她向小周建议,应该组织同学们资助杨强,帮他渡过难关,但小周却隐约感到,这个坚强的孩子隐瞒了自家情况这么久,他未必会接受大家的帮助。
最后果然如此,杨强只接受了大家给的笔和本子,其他一概拒绝了。
中考前夕,小周又一次去了杨强家,这次,他是带着红十字会的干部去的。小周故意选择了傍晚前去,红十字会的干部看到屋里点着蜡烛,杨强光着膀子,在门窗紧闭的闷热屋内苦读,不禁好奇地问小周:“这孩子为什么不开窗户呀?”小周答道:“点蜡烛能省电,开窗户有风,会让蜡烛火苗飘忽不定。”听到这个回答,红十字会的干部都沉默了。
中考过后,杨强顺利地被一所重点高中录取了,在红十字会的资助下,他每月都能领到一笔生活补助,可以让母子两人吃上饱饭。课余时间,杨强不用再去菜场打工,终于可以专心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