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玉书飞快的低下头来,嘴里面说的话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只听见他的声音飞快的说道:“唐广你多大的人了,还学你弟弟不穿衣服到处乱跑,赶快把你的衣服穿好。”
唐广:。。。。。
稍稍无语了一下,但是还是走了过去,将一件脏衣服毫不介意的披在了身上,总算掩盖住了那一身的春光,语气微叹道:“起来吧,穿好衣服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头不禁有些疼,怎么软硬不吃呢,什么时候都能这样把人给气死呢。
荣玉书老老实实的抬起头来,看着唐广看着他,脸上的表情似乎有些无语。连忙将自己手上的东西递出去,至于之前看见的那样公牛一样的东西,被随手的放在了旁边的凳子上。
唐广的眉梢微微的一挑,看着荣玉书似乎对这东西不甚在意,心底暗自的松了一口气,但是却被荣玉书手上的东西引起了注意,看着几乎和之前一模一样的东西,眉心蹙起,声音沉下来,道:“这东西你是怎么来的?”
荣玉书觉得唐广的语气有些不对,兴奋的神情降下来了,有些诺诺的说道:“这是我自己默写出来的,做成的赝品。”
唐广愣了愣,接过了荣玉书手上的东西,似乎有些疑惑的问道:“是你背下来的?”
荣玉书自己也有些心虚的说道:“倒不是说是背下来的,只不过是记得一些,写下来的,剩下的都是自己乱编的,反正几乎没人看得懂,东西掉了你该怎么交差啊,我想了想,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对了,你还可以用石灰磨一磨,这样子的话上面的字迹就没那么清楚,看上去救和旧东西一样。”
荣玉书越说越觉得非常的满意,自己简直就是天才,能想出这么鱼目混珠的主意来。
唐广认真仔细的看了看,做工虽然算不上很真,但是这个并不是问题,只要有上面的文字,至于这纸张有些不相像的地方,完全可以用来改进。
虽然是古代,但是赝品这一行列,只要有需求,就有做这行业的人存在,古籍造假算不上难,更重要的是,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上面的字体。
想到这里,唐广也不禁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想起了什么似的,道:“听雪娘说,你这几天都在房间里面足不出户,就是干这件事情来着。”
荣玉书点点头,道:“东西完成的有些困难,纸张是用醋泡成的,上面还有些味道呢。”
唐广沉默了一下,最后开口说道:“多谢。”
连忙摆手,道:“不不,这是应该的,倒是你,最近忙上忙下,有什么发现没有?”
唐广语顿了,道:“这几天在县城里面,毫无发现,可能贼人已经没有在县城中了,追出去的时候,顺着痕迹,可是也是一无所获,倒是。。。。”说到后面的时候,有些无奈。
荣玉书看这唐广有些为难的样子,转了话题,看见了脏衣服上面的饰品,似乎有些别致,上面红色的痕迹总是在荣玉书的心中留下了一道痕迹,心中的感觉怎么也觉得不好。
有些犹豫,但是出于对唐广的信任,还是开口询问道:“这个,是什么东西?”
唐广沉默了一下,最后叹了一口气,道:“算了,还是告诉你,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之前我追出去的时候那人遗留下来的。”
不是说没追到吗?其实之前的荣玉书听说的时候也有些好奇,按照道理,唐广的轻功虽然说不上绝顶,但是武功不差,轻功按照道理来说也不差,难道是因为耽搁那短短的时间,就被人逃了吗?
唐广其实自己也很疑惑,追出去的时候,顺着痕迹,到了一处巷道就不见了踪影,让他有些怀疑是不是翻入了隔壁的民居,可是他紧跟着进去的时候,虽然发现了有人走过的痕迹,但是人却不见了踪影。
后来的时候自己也有些怀疑,当时便亮出了身份,府衙的县令很少见过唐广,可是身份是不会错的,马上表示会严加查看,派人将过往的路口封锁起来,过往都需要盘查,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甚至连当时觉得有些异常的那家人民居都去过了,还是唐广一起去的,自然是什么都没有发现,对方是很老实的木匠人,倒是看见这么一大群人进家的时候有些惊恐,自然是问什么说什么。
倒是在草坪中,发现这样东西的时候,唐广的脸色一变。
吊坠看起来形状很特殊,当然,下面的红色痕迹也不是血,而是另外一种在文书中很常用的东西——朱砂。
而他知道的,能用这种东西的,整个大唐,就只有一个答案——千牛位。
“这东西,是千牛位的标志。”说到这里的时候,唐广的脸色也阴沉了下来了。
荣玉书有些惊讶,眼睛微微增大,千牛位,对他来说倒是一点都不陌生。
“千牛卫”这个名字,始于唐代,正式名称为“左右千牛卫”。在唐代,“左右千牛卫”是大唐南衙“十六卫”中的两“卫”,不领府兵,专责“掌执御刀宿卫侍从”,是皇帝内围贴身卫兵。
荣玉书有些疑惑的问道:“之前你不是说过,是。。皇上来托你寻找的天书吗?”难道不是吗,或者是自己的理解有些问题,这千牛位并不是皇上掌管的吗?
唐广想了想,说到这里的时候,脸色变得也有些难看,道:“没错,是皇上下的命令,当时只有我们二人,当然不排除皇上会告诉其他人,千牛位担任的工作,确实也是当今圣上护卫。”
心中有些揣测,当时却不敢说出来,一直到后面都有些瑟瑟缩缩的,道:“会不会,是圣上下令派人来夺的?”说完一直在看着唐广的表情,生怕后者露出不悦的神色来。
唐广的脸色一直都变得很难看,将吊坠放在水里面晕染了一下,然后盖在手上,鲜红的朱砂雕刻的字,刻印到了手上,唐广面色从刚刚开始一直都很差。
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道:“圣恩岂是理我二人可以揣测的?”看着荣玉书有些怕怕的心虚模样,唐广叹了一口气,走进了一些,嘱托道:“下回在其他人的面前,一定不要说这样的话呢。”说着用手揉了揉后者的头。
荣玉书立马的点点头,道:“放心,除了在你的面前,我绝对不说,对了,我做赝品的事情也没有告诉其他人,连雪娘都不知道。”
哦?除了我其他人都不说,唐广心情突然变得有些愉悦,只不过这件事情他还是一点都想不通,千牛位的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唐广的眉头紧蹙,猜测难道是从长安一直跟踪自己到这里?要不然怎么会选择这么一个机会下手?知道东西一直在荣玉书的身上,所以才。。。。。客栈的人满也有问题,怎么会三间房子恰好分开的那么巧合呢?
荣玉书挥了挥手,将唐广的注意力拉回来了,伸手握住了在自己面前一直捣蛋的手,看了荣玉书一眼,问道:“何事?”
“没,这东西还能拿出去吗?” 荣玉书有些犹豫了,若真的是圣上派人截获的,再拿一份假的上去,这不是欺君之罪吗?可是死罪呢。
唐广将东西放在了自己的身上,宽慰的说道:“东西就放在我这里了,放心,如果真的有什么问题,我一定会注意。”
唐广的劝说似乎不起什么作用,荣玉书直觉有些不对,试探性的再次确认道:“真的不是拜火教的人?”最近倒是没有什么宿敌,拜火教的人在江湖上消失的了无音信,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怎么会突然冒出这样的事情来?
“我侍奉圣上已久,他既然托我寻找,就不会再另外派人截获,这件事情怕有另外的隐情,或是阴谋也说不定。”唐广淡淡的说出这句话,神情让人牟定。
荣玉书还是有些放心不下,总觉得自己似乎越陷越深了。
☆、第84章 立冬时节需吃羊
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前后;水开始结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野鸡之类的大鸟也消失了踪影;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荣玉书呆在自己的小院子里面;几人在客厅点燃了火盆,整个客厅暖活活的,荣玉书身上披着的是一袭裘衣,杂色的裘衣披在身上;里面穿着了好多件;当然是为了保暖了。
荣玉书呆在了厨房里面;今天是立冬,除了羊肉汤之外;自然还有其他的东西吃了。
和易在阿爹那里学的很好;每个月都会来信;前几天刚刚送来了一封信,说是最近在教医书,学的很认真呢,另外还送来了几只雪蛤,很珍贵,是阿爹送来的。
藏肾补虚,养精蓄锐。养藏是冬天养生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像这种补品,冬天吃的话是最好的了。
荣玉书专门去买了一根长白山的人参,这个时候的药材几乎都是野生,虽然贵一些是真的,但是绝对也是正品,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当然,现在还不是吃东西的最好时候,今天已经有羊肉了,小心虚不胜补。
羊肉加上萝卜,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炖羊肉简直是冬天的时令菜了,有健胃,润肤,增髓的功效。
简单的炖煮了一下,汤汁浓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另外还有熘羊肝,加了一些泡菜,酸辣酸辣的,再加上蒜苗和大葱,这样的搭配再好不过了。
再热了一壶好酒,虽然平时不怎么喝,不过这外域酿造的葡萄酒味道实在是不错。
满足的喝了一小口,感受到醇美的味道在舌尖上慢慢的晕染开来,味甜微酸,就是稍稍的有些凉。
荣玉书打了一个哆嗦,立冬的时候,风中带着冷冽,让他有些熬不住。
倒是旁边的安师叔似乎有些喝不惯这东西,尝了一口,眉头紧皱的放下来了,对荣玉书说道:“没有其他的喝的吗?甜甜的米酒呢。”
荣玉书连忙将家里面的酒酿拿出来了,就是那种甜甜的米酒,煮汤圆的是最喜欢加进去的了。
安师叔美美的喝上一口,一脸的满足对应上的旁边的阿福苦逼的脸,县城了明显的对比。
安师叔一直觉得阿福是可造之材,荣玉书也是举双手同意,没办法,自己没用,找唐广想学武功,可是太懒,估计没什么希望了,不过阿福不一样,这小子心眼有些直,叫他干什么就干什么,教他练功绝对不想其他的事情。
到时候阿福学了武功,好歹可以保护自己啊!
不过好像最近没有看出来什么效果,很久以前阿福就可以把石头劈碎,现在。。。也可以。
这一段时间,他一直呆在洛阳家中,认真的读书,顺便在洛阳城中结交好友,打算明年开春化雪之后,便前往长安,找一处地方住下来,顺便结交一下朋友。
特别是在这个时候,永远也不能小瞧了关系的重要性,唐代的考试划分的倒是简单,有帖经,是将遮贴的经文内容填写出来;有墨义,是关于经文内容的简单问答题,都是考察对儒家经典的熟练掌握程度。还有诗赋、策问等方式,则是考察文笔水平及对时政的把握能力。
可是在这之前,荣玉书听说的是,无论是明经还是进士科,你的文章做的好不好是次要的,往往在开考前,名次就已经出来了。
这是一直以来的体制问题,虽然自从隋炀帝时期便开创了科举的制度,目的也是为了从寒门弟子中选拔一些优秀的人才,但是在这个古代,讲究的更是封建王朝的制度与威严,若是想要做到绝对的公平,是万万不可能的。
参加科举的目的是为了做官,而做官的话,又有以下的几种方式。
一是参加科举考试,而是从军以战功博取功名,三是官宦人家出身,呈祖宗恩荫,四则是受到皇帝和达官贵人的垂青。
想到这里,荣玉书又是一阵的脑袋疼,据他所知,唐代的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