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更没功夫。这也就是侄女,所以沈寄愿意好好看待。如果是魏楹弄一个庶女出来,她怕是恨不得这个小‘罪证’不要在自己面前出现。
比完了身高,小芝麻让人把沈寄给他们姐弟订做的积木拿出来。整整一筐,用沈寄的话说多做些,省得抢得打架。,琳姐儿是会玩的,她从前来,小芝麻不耐烦带她的时候就拿这个给她玩,她可以搭出很多不同的造型来。这会儿便坐在小凳子上教娴姐儿。
娴姐儿三两下便学会了,抓了一把积木到自己面前就开始‘工作’。琳姐儿在一旁相陪。小芝麻则到厨房去看看晚饭准备的进程。因为时间已经差不多了。
那边几个小男孩儿玩着玩着就跑了过来给娴姐儿还有琳姐儿指点。琳姐儿倒是很听话,小包子和信哥说下一块用什么放哪里她就照做。娴姐儿是个非常有主见的,挥手跟赶苍蝇一样的赶小亲王跟小馒头。那两个就在后头抓她的包包头,抓了撒腿就跑,娴姐儿一路叮叮当当的追过去。看到小芝麻去了厨房回来就喊道:“小芝麻,拦住他们!”
小芝麻是最大的,直接一手一个就把俩小子抓住了。她看到娴姐儿被扯乱的包包头也怒了,“不知道我梳得很辛苦么?要是你们再敢抓,我不介意多辛苦两回。”
那俩小子赶紧异口同声道:“不抓了。”
娴姐儿这会儿也追到了,挥挥肉拳头然后松开,“哼,这次就放过你们。”
小芝麻松开俩小子,拉着娴姐儿回去坐下,然后重新取了银梳子给她把头梳好。这才对沈寄道:“娘,可以入席了。”
“好,带他们统统洗手去,不洗手不许上桌。遣人去告诉你爹一声,让他请小叔公和你六叔小叔叔一起入席。”
就摆了两桌,大人一桌小孩儿一桌,没分男女。
小权儿的归宿成了问题,他直接往大人着桌走,沈寄就问他,“你是大人了么?那边去。成亲了才算大人。”
那边群小叫他,“哥|小叔叔|魏小侠,快过来!”
小权儿一屁股坐在下首,“我是武举人,来考武进士的。考过了我就是朝廷在册的武官了,我怎么不是大人?我先立业后成家,学大哥。”
十五叔噗嗤一声就笑了,“学你大哥?你大哥巴不得先成家后立业,可你大嫂不是小太多么。”
这话魏楹不乐意听,“动筷吧,都是自家人,不要客气。”什么小太多,六岁而已。
王氏方才就看着沈寄觉得她保养得很好,于是问了些美容养颜的技巧去。又听说宝月斋如今把这个也列入服务项目了,深感沈寄的来钱之道厉害。分家十年,只有长房的银子与日俱增。
那边小芝麻看小权儿拒绝过去,便笑道:“看来,只有我当老大了。大家开动吧!”在魏家的饭桌上,要是不会吃饭是要被人笑话的。娴姐儿此时就被笑话了,只有她是第一次上大哥家的饭桌。
小亲王刚才被娴姐儿在他面前挥舞肉拳头,这会儿就找到机会了,“你都五岁了吧,我们五岁的时候早就会自己吃饭了。你看琳姐儿,她也自己吃。”
娴姐儿举目四顾,果然每个人都是自己拿着筷子或者勺子,乳母丫鬟都只是在帮着布菜或者挑鱼刺。
小芝麻用公筷夹了一块剥了刺西湖醋鱼到小王爷面前的小碟子里,“王爷,快吃,鱼得趁热,小心小刺。”又夹了一块夫妻肺片给小馒头,“你不是爱吃这个么?我特意吩咐厨房做的。”
小亲王和小馒头的嘴被堵住了,其他人就不会出声取笑。小芝麻又笑着让人给娴姐儿换了勺子,“不要紧的,小姑姑,咱们现在开始自己吃就好了。小包子,你挨琳姐儿和信哥近,你照顾着点。”
“嗯,知道了。”小包子是很希望有个温柔文静的妹妹的,所以一直对娴姐儿都很关照,闻言便给娴姐儿勺了一勺了她爱吃的松仁玉米,“慢慢吃。”小芝麻安排菜色,那桌上就天南海北每个人爱吃的菜色都能找到一两样。而且荤素搭配得当。当然,这些都是跟沈寄学的。
“谢谢流年哥哥。”
“不谢!信哥,你喜欢的蒸排骨,吃吃看。”
信哥捧着小碟子接住,也道声谢,然后埋头吃起来。受了小芝麻和小包子影响,他也开始留意起旁边的妹妹有什么需要来。
饭后,魏柏王氏携信哥回去。娴姐儿留在这边陪远道而来的小姑姑。沈寄安排小芝麻一起照顾,让她对娴姐儿格外耐心一些。这回告诉了她娴姐儿不是王氏亲生的事。
小芝麻捂住嘴巴,她一直都不知道,还以为六叔家和自家一样的呢。
“要不然琳姐儿怎么会是如今这个畏畏缩缩的性子,你看你和娴姐儿都是长在生母身边,平日里哪有那么多忌讳。可是,你六婶也没什么做得不对的。换了我不一定比她好。”
小芝麻点点头,“我就说她性子随了谁。她生母就是这样的么?”
那倒不是,要是这样的,也不敢趁王氏在这边的时候爬床了。
“她生母是你六婶的贴身丫头,没有经过你六婶同意就怀了琳姐儿,就是我进宫抄经那个月的事。做完月子就被你六婶远远儿的卖走了。”
“卖了?”小芝麻愕然瞪大眼。方才沈寄已经叮嘱过她,让她不要转头去看还在一起搭积木的娴姐儿和琳姐儿。所以她克制住了。低头想了想,琳姐儿生母的做法的确是背叛了六婶,而且还让他们家也背了过错,的确不是个好人。她知道沈寄是在开始教她主持中馈的事了。她也不会胡乱的去同情那个女人。她那样胆大妄为,如果六婶把她留下,还不知闹成什么样呢。比较起来,让六婶和信哥吃亏,她宁可那个女人吃亏。只是琳姐儿有些可怜。
“那琳姐儿知道她不是六婶亲生的么?”
“应该知道。”
“娘,我知道了。”
第二天,沈寄就看到琳姐儿头上脖子上手上也戴上了小芝麻从前戴过的饰物。不一定是多贵重的,但和琳姐儿的性格挺搭。看来,小芝麻又多了一个娃娃。从前,她可舍不得把这些给琳姐儿。沈寄也不会强迫她。当然,昨晚回去,王氏就打发人把琳姐儿的衣服等送了过来。这些小东西也有,毕竟也是家里的姑娘。只是大多不大名贵。小芝麻连这个都留意到了,所以打扮琳姐儿的时候走的便是不华丽淡雅的路线。这样,就是姐妹间平常的馈赠,不牵涉到看琳姐儿东西不好同情她之类的话柄。
昨晚上,三姑侄是大被同眠的。吃早饭的时候沈寄看她们都挺精神,就知道睡得还不错。
饭桌上一大六小,那是吃嘛嘛香啊。就连琳姐儿都开了胃口多添了半碗粥,一个栗子卷。至于小权儿父子,他们的早饭是下人送过去的。魏楹则是早早吃过就上朝去了。
吃过饭,沈寄看着一排坐着脚搁不到地上的小孩就想发笑。她怎么这么像幼儿园老师啊。
时辰差不多了,小亲王和小馒头先道别,他们要进宫去读书。然后是小芝麻和小包子,也要往前院去了。一下子,刚才还热热闹闹的屋子就显得清净了。
沈寄一手牵侄女,一手牵小姑子,“来,你们陪我玩吧。”
娴姐儿望着小芝麻消失的方向,她很喜欢这个大侄女,想跟着去。当下不怎么感兴趣的道:“大嫂也喜欢玩啊?”
“嗯。”
“大伯母,我们玩什么?”琳姐儿很配合的问。
“嗯,我们可以跳房子、踢毽子,还以可以打雪仗。”沈寄选的都是要活动的,这样的天气,老坐着没得把人冻着了。一直烤火也不好。
娴姐儿有兴趣了,她还以为跟着大伯母就像跟着娘一样,就只能看她做针线,或者坐在旁边吃点心什么的,她举起手,“打雪仗。”
琳姐儿有点犹豫,但她习惯了不反驳,便也点点头。
沈寄摸摸她的头,“多动动有好处。我把家里下人差不多年纪的小孩儿都叫来,陪着你们玩雪仗。”
满院子的雪,一人戴双皮质的手窝窝,分成两队便打上了雪仗。沈寄站在廊下看着,娴姐儿显然平日就很活泼,琳姐儿一开始只是躲着,后来被娴姐儿用雪球砸了一下,在沈寄鼓励下试着还手,慢慢的也就玩开了,撒开腿在雪地上跑。
☆、卷七 V 268 家人(2)
过了两日,魏楹休沐,沈寄前几日就收到了阮家的请柬。这天便带着几个女孩儿一起过府赴宴。在扬州的时候,魏家就和阮家过从甚密,再加上阮家三少奶奶是十五婶堂妹,因此在京城也时常走动。至于男人们,十五叔说不得得带着小权儿走一趟。至于魏楹他不待见阮三少,也不怎么喜欢财大气粗买了个官做的阮家人,左右他是礼部侍郎,又不是户部侍郎,少打些交道也无妨。吃了早饭便领了两儿子送小亲王回半山寺去了。还说给沈寄带素面的汤和面回来,让她们晚上有的吃。如今有小亲王在他们家,素面基本就是常到常有,按着人头给的了。
沈寄对阮少夫人道:“我可是一点没客气,呼啦啦带来了一群孩子。”
“人多才热闹,茗惜早就盼着绮年来了。”阮少夫人一直没能生出儿子,如今将妾室所出的养在身边。不过,并没有记在她名下。毕竟,她不是不能生,只是阮大少爷平日雨露太分散了。她还没有死心!
阮少夫人笑盈盈的,“小馒头也四岁了吧,你怎么就没动静了?该当再生几个才是。”
在阮少夫人跟前说不想再生了,实在是故意刺激人,沈寄只能笑笑说这事得随缘。
因娴姐儿是阮三少奶奶的姨侄女,所以她也在座。她进门也有三年了,才刚怀上。阮家想一步步进入官宦之家世家的行列,规矩很大。所以阮三少红颜知己虽多,却全都不能抢在她前头有孕。阮少夫人也是实在没办法,才给妾室停了避子汤的。
阮明惜早迎了出来,和小芝麻互相见礼。小芝麻带着娴姐儿上前,让她给阮三少奶奶行礼,娴姐儿听话的上前墩身一福:“小姨好!”
阮三少奶奶今天本想沾沾沈寄生了两个男孩儿的喜气的,可没想到她带来的全是女孩儿。沈寄看她看着几个小女孩儿脸上滑过一丝失望,不由得好笑。说句良心话,她不喜欢阮柳氏,要不是还有那么点沾亲带故,她根本就不会敷衍。又怎么可能把本就不想来的两个儿子带过来。
阮三少奶奶撑着腰坐着,和煦的和娴姐儿说话,给了她一对玉镯做见面礼。娴姐儿却不耐烦和她多说,把玉镯递给小芝麻收着,就跟着往阮茗惜屋里玩儿去了。
阮三少奶奶有些呕,可是沈寄是贵客,她也不敢说声不舒服然后就回去休息了,只得在旁边陪着说话。
沈寄心头一哂,看阮柳氏怀孕了这副得意的样子,也许阮家的万贯家财对她更有吸引力吧。哪怕她夫婿对丫鬟、对男女戏子都兼爱。
过了一会儿,小权儿从前院过来给小姨和阮少夫人请安,阮三少奶奶这才欢喜了些,拉着他问东问西的。沈寄便和阮少夫人出去花园走动。
有悠扬琴声传来,沈寄驻足听了听,小芝麻的琴艺没有这么娴熟,想来是阮茗惜在弹。然后是叮叮当当乱响了几下,估计是娴姐儿乱弹琴呢,然后再开始才是小芝麻。
皇帝登基需要用能人,养能人就要花银子,绝不是亲王俸禄能养得起的,听说阮家前前后后掏了四百万两。登基以后,许了扬州盐道上的肥缺十年给阮家,每年的银子哗哗的往家流。又让阮大少爷也得了个五品的虚衔,阮二少爷至今也仍在京城有名的学院读书,所以阮家一大家子如今才都在京城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