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就是他生活中的女人。
克林顿后来说:“在学业和政治生活一帆风顺的时候,我的个人生活却是一团糟。一个年轻女孩离开我回家嫁给了从前的男友;接下来跟一个自己心仪已久但又不能跟她定下来的女孩痛苦地分别。于是我渐渐开始接受独自一个人,决定暂时不再同任何人谈情说爱。”
此时,希拉里上场了。
克林顿回忆说:“一天,在爱默生教授的课上,我坐在后排,突然看到一个以前从未见过的女孩……她一头浓密的深金色头发,戴着眼镜,不施粉黛,但却透露出一股坚定、冷静的力量,这是我几乎从未在其他任何人身上见到过的,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
那时,克林顿几乎不可能没有听说过希拉里。法学院的学生经常谈论她,她是校园里路人皆知的明星,大家都知道她在政治上志向远大,积极务实,而且原则性极强。
开学第一天,他们就经人介绍而相互认识了,但当时谁都没有太留意对方。也许是那时克林顿正和另一个女孩约会,或者是注意力都放在达斐的选举工作上了。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他们似乎都对那次见面没有什么印象。但接下来的那个学期里,希拉里在爱默生教授课上的表现给克林顿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她不停地举手回答问题而且总是知道正确答案。
他开始在校园里有意追随她。希拉里说她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在学院的休息室里,“他看起来不像一个领罗氏奖学金的学生,而更像一个海盗”—长头发,乱蓬蓬的胡子,身高6。25英尺,体重220磅。他正在跟别人谈论阿肯色州如何种出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他经常谈论这件事。
但是,根据他们的自传,直到1971年春天的一个晚上他们才开始交谈。那是在耶鲁的法律图书馆里,克林顿发现了他的朋友杰弗里?格莱考,于是走过去打招呼。在交谈中,格莱考注意到“慢慢地……他的注意力不集中了。他一直在听,但不怎么说话了,他的视线开始游移,目光掠过我的肩头,我想以一种不太显眼的方式看他在看什么,就故意做了个要挠挠腿的动作以便稍稍转过身去,于是看见希拉里就坐在那边的桌子旁,桌上放着一堆书本”。
格莱考“找了一个很有礼貌的借口离开了”,只留下两个主角在那里,没有任何人打扰他们。
在《亲历历史》中,希拉里说他一直朝她张望,因此她就走上前去自我介绍。后来,克林顿说当时她的举动让他惊得目瞪口呆,他跟她打了个招呼,很快他们就分开了。
那时希拉里仍在和戴维?鲁珀特约会,他们和另外一对年轻人在怀俄明州本宁顿的一个被他们称为“鸡笼”的双人公寓房里过周末。她再次和克林顿说话似乎已是两个月以后的事了。
《希拉里传》耶鲁的爱情与战争(7)
春季学期最后一天,上完政治和民权课走出教室,克林顿问希拉里去哪儿,她说去注册下一学期的课程。他们一起来到注册员办公室。注册员问克林顿:“你已经注册过了,怎么又来了?”
当克林顿承认那只是为了能跟希拉里在一起而耍的小心眼时,希拉里笑了。她在书中写道,他们“一起走了好长一段路,然后就有了第一次约会”。
克林顿建议他们步行去耶鲁艺术画廊看马克?罗斯科画展,到那里时却发现博物馆关门了。克林顿主动提出清理堆积如山的垃圾,终于说服看门人放他们进去了,这件事给希拉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晚,克林顿应希拉里邀请参加了她和室友在宿舍里举办的期末派对。几天后,克林顿给希拉里打电话时听出她病了。希拉里说,半小时后,他出现了,并给她带来了橘子汁和鸡汤。克林顿的兴趣广泛,“从非洲政治到乡村音乐和西方音乐”,他无不怀着浓厚的兴趣,这也给希拉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久,他们就成了一对恋人。现在希拉里意识到“他远比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复杂得多”。
尽管克林顿表示刚刚同前女友断绝关系,不想这么快就恋爱。但室友们却清楚看到,他在不遗余力地避免失去希拉里。她头几次拜访海滩小屋的时候,为了给她留下好印象,他指导室友跟他一起演戏。他的室友(牛津时代的好友道格拉斯?埃克利、道格拉斯?波格和威廉?科尔曼三世)因为克林顿对这个新女朋友明显不同以往的态度而感到很滑稽。这一对年轻人像在跳双人芭蕾舞,你来我往,推推拉拉,可是又舞步轻盈得根本不像他俩的一贯风格,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波格说:“他们在一起非常有趣,活力四射。”克林顿一不留神就会露出他从小习惯的南方人说话风格,希拉里则会善意地取笑他:“说重点,行吗?比尔!”克林顿花了点儿时间才适应了她中西部的直爽风格。
早在这之前,他们就开始探讨政治话题了。她感觉到他献身公共服务的决心远远超过对政治职位的野心。他的家乡在教育发展、经济繁荣和文化进步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州,但是“他深深关切着家乡,这太不一般了”。她写道:“他是有根的,而我们大多数人没有这种归属感。”
图书馆邂逅之后的几周,希拉里和比尔就手拉手地在校园中漫步了,显然沉醉其中。他们刚确立恋爱关系时,德博拉?塞尔碰巧遇到了他们。德博拉从孩提时代起就认识克林顿,在读大学时又认识了希拉里。她说:“看到他们两个在一起,我忍不住要说,好,他们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他总是非常迷人,非常有魅力。”
一个密友说,她“看起来像个嬉皮士”,穿着蓝色牛仔裤和凉鞋,长发过肩,戴着一副镜片厚厚的眼镜,经常换镜框。她像是在尽力掩饰自己吸引人的容貌。
“他们的价值观、理想抱负及对生活的热情不谋而合,这是很了不起的。我觉得他们俩在一起太顺理成章了。”塞尔看得出希拉里“在许多方面是很有吸引力的”,包括她的外表,尽管眼镜遮掩了她娇好的面容。希拉里被公认为是“善于思考的……思想深刻的人,而他则以才思敏捷闻名”。事实上,塞尔和其他人慢慢意识到,克林顿才是更深沉的人。
几个同学认为克林顿追求希拉里是别有用心的,他想利用她的声望来提高自己校内外的地位。希拉里对克林顿的态度是“我不需要你”,在以前的女朋友那里,比尔从未遇见过这种情况,这似乎让他觉得很不安。
又过了几周,希拉里告诉克林顿,暑期她要到加州奥克兰市的特鲁哈夫特形挚?伯恩斯坦(Treuhaft,Walker&Burnstein)律师事务所实习。克林顿原计划到佐治亚州南部参加民主党人乔治?麦戈文的争取该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竞选活动,当时竞选筹备工作才刚刚开始。现在克林顿告诉希拉里,他要和她一起去加州,不去佐治亚了。
希拉里追问克林顿这么做的原因,他说这是因为他爱她。希拉里在《亲历历史》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后来,她说当时自己高兴极了,整个人飘飘然的。
《希拉里传》耶鲁的爱情与战争(8)
从一开始,他就关注全局。“我只是喜欢在她身边,因为我觉得跟她在一起从来都不让人感到厌烦。开始我常告诉她,我愿跟她白头偕老,而且我认为那很重要。”
在那个时候,他们两个关系中的一些特点就已经初露端倪,后来在州长府邸和白宫,这些特点就更加明显了。在克林顿当总统的头几年,和他们两个一起共事的戴维?格根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我看到的那个比尔?克林顿每天都需要妻子情感上的支持。他依赖她,时时谈起她,无论做什么都把她当做是永远可以让他依靠的、坚不可摧的直布罗陀岩石……当他们取得平衡的时候,可以互为补充。他们的伙伴关系为他的领导才能提供了更多的能量。她是锚,他则是帆;她是现实主义者,他则是梦想家;她是战略家,他则是战术家。”
6个月后,他们的朋友,实际上所有法学院的学生,都领教到了他们之间那精心构建的平衡。那时,在耶鲁法学院著名的大律师联盟模拟庭审大奖赛上,希拉里和克林顿双双入选其中一支辩论队伍。
希拉里在《亲历历史》里写道:“他精心组织思想和词句使之听起来像音乐一般优美流畅,这让我大为惊讶。我喜欢他的思维模式和他看待事物的方式。在他身上我最早注意到的地方之一就是他的手形。他的手就像钢琴家和外科医生的手,手腕纤细,手指细长灵巧。”在这本希拉里的自传中,只有不多的几个段落表现出了“欣喜若狂”的感觉,这就是其中之一。
恋爱初期,在长岛的海滨别墅里,有一晚希拉里和克林顿谈到了毕业后的打算。克林顿说他打算回阿肯色州谋求公职,而希拉里除了决定追求儿童和民权事业之外,还没有什么具体打算。
比尔?克林顿爱上了希拉里,感觉到她有一种自己先天不具备的从政必需的素质:强硬不妥协。这种素质的意义和实质后来成为了克林顿夫妇的朋友、拥护者和对手们永无休止的辩论话题。没有它,克林顿不可能当上总统。这个说法是有几分正确的,毕竟,比尔?克林顿情愿调和矛盾而不愿意战斗,因此常常要希拉里把他推上拳击台。
追随他们二十多年的政治顾问迪克?莫里斯在与他们反目之前是这样评价她的:“她有一种无畏的品质,有勇往直前的坚定的力量,而他则不具备这些素质。她具有杀手的本能。她争取什么时,都会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较量、战斗,一定要让战火烧到对方阵营。她没有比尔的那些曲折迂回、谨小慎微的心思。”
尽管希拉里的政敌喜欢把她丑化成一个泼辣、让男人闻风丧胆又固执己见的悍妇,但是她并非那样的人。她做事总是经过深思熟虑,根本不像他们说的那般浅薄。她的思维方式带有点军事化的缜密风格:观察地形,发现障碍,识别不利情况,然后分别采取相应的行动。比尔的思维方式则不尽相同。他反应较慢,很难识别别人的恶意,他假定别人都是好人,愿意花几个月的时间赢得别人的心。希拉里则随时准备好在危急关头先除去敌人。
在1972年耶鲁举办的模拟庭审大奖赛上,他们的政治合伙人关系刚刚初露峥嵘。当时希拉里和克林顿被指派充当原告律师。他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准备起诉要点、法律依据和控辩战术。他们面临一个棘手的案子,该案被告是肯塔基州一名警察,被指控犯了谋杀,而此人曾公开宣称痛恨看起来像嬉皮士的年轻人。“可是,这足以构成殴打某人致死的动机吗?”模拟法庭的宣传海报在介绍案情时这样问道。
克林顿和希拉里没能够赢得大奖。不过,他们在此次合作中的准备工作和临场发挥可以说是此后25年里两人合作模式的原型,两个人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和性格优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角色分工已初步形成。同伴们一眼就看到了他们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当他们那与众不同的分工合作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时,大家都为之倾倒。南希?贝克瓦克对两人之间的这种原动力做了很好的描述:“希拉里非常犀利敏锐、具有芝加哥风格,而比尔幽默、怀旧、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