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围猎罗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扶持马约里安登上西罗马帝国皇帝的宝座。
  尽管有李希梅尔扶持,马约里安也没能在这个月正式登基为帝,因为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和大臣们都不太赞同,也不情愿承认马约里安这个西帝国皇帝的身份,这就造成了马约里安迟迟不能登基为帝处理国家政事。(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六章 利奥一世的春天

  秦东能控制的版图在短短不到半年之内增加了十倍,在版图增加的同时也让他的军事力量猛增。
  公元457年5月,秦东下令从北方各地蛮族部落征召十万名壮丁入伍,这些蛮族壮丁大多以东斯拉夫人为主,西斯拉夫人也占了少数,另外还有一些阿瓦尔人、保加尔人、哥特人。加上上次一边占领地盘一边拉壮丁得来的十来万,如此一来,秦东军队的总兵力在大约四十万人了,而他的版图内的总人口数量达到了一千万左右,完全不比东罗马帝国少了。
  由于兵力猛增,秦东不得不将最近半年内征召的二十万人加紧训练,在训练的同时完成编制任务,除去之前的十八个军团,这二十万人也编制成十八个军团,为了称呼方便以及指挥问题,秦东将以前的军团称呼更改为师,最高指挥官为师长,每三个师编成一个军,指挥官称军长,如此一来,现在重新整编的军队各级编制分别为小队、中队、大队、营、团、师、军。军为最大编制,现在军队的人数暂时还不需要设置更高级别的编制,如果以后军队人数增加到百万以上,再设兵团级别的编制。
  四十万人一共分为三十六个常备师,十二个军,设十二个军长,苏合、托隆、哲离、阿法尔德、马立、刘扬、巴图等人都提升为军长。
  秦东的实力和版图猛增让乌尔干和桑布斯两人大为忌惮,现在乌尔干只有六万人。而桑布斯则只有四万人,两人总兵力加起来也只有十万,相比秦东的四十万相差太远。不过秦东的军队数量虽然多。但至少有一半是刚刚征召的,在战斗力方面还不行,而且秦东需要布防的地方太多,真正能够一次性抽调用于对外征战的军队顶多也就十万人,这让桑布斯和乌尔干两人还稍微放心了一些,不过两人也知道不能各自为政了,因此两人很快联合起来。并签订秘密协定,商定结成战略同盟,如果秦东对其中一方不利。另外一方必须无条件支援。
  面对秦东的势力日益发展壮大,东哥特人和格皮德人也非常害怕而担忧,因为他们很清楚,埃拉克是被他们埋伏而死的。尽管最后埃拉克是自杀。但怎么说也是他们逼迫的,而秦东则出自埃拉克的门下,他们担心秦东会找他们算帐,因此在秦东的势力从上到下,从南到北,由东向西给他们造成压力的时候他们担心害怕了。
  他们想迁徙离开,不过他们的西面是桑布斯和乌尔干,而南方又是阿尔卑斯山脉。要跨过阿尔卑斯山脉不是一般的困难,西罗马帝国尽管已经很衰弱了。但是依然不是他们可以抗衡的。
  但是为了活命,他们决定铤而走险攻打防守在阿尔卑斯山上的西罗马帝国的军队,但在此之前他们必须联合在一起,并且合兵一处,而要合兵一处就必须要让阿尔达里克带领军队以及族人在乌尔干和秦东各自版图的夹缝中南迁到东哥特人的地盘上。
  阿尔达里克和迪奥德米尔并不惧怕乌尔干,乌尔干的兵马不是很多,他在北面要防备秦东,在西南要防备法兰克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而布防在东面的军队不足以威胁阿尔达里克的大军和族人,阿尔达里克最担心和害怕的是秦东,因为秦东的版图已经在东、南、北三个方向对他的地盘进行包围,一旦迁徙的途中不顺利,很有可能被秦东的大军团团围困,最后灭族。
  就在阿尔达里克和迪奥德米尔为此事一筹莫展的时候,终于有一个机会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东罗马帝国皇帝利奥一世又要结婚了,而结婚的对象却是一个寡妇,名叫维妮娜,维妮娜出身名门,第一任丈夫也是豪门出身,两人还算般配,不过没过几年她丈夫就病逝了,她也因此成了寡妇,如果是一般人家的寡妇,完全可以再婚,但维妮娜不同,她的娘家是大家族,婆家也是豪门,这就使得她不能随便再嫁人了,自从丈夫死后,她正年轻,年纪轻轻就守寡,一般女人根本受不了,维妮娜自然也是如此,因此君士坦丁堡从此便多了一个名媛贵妇。可如果喜欢她的人不是一般的豪门,而是皇帝,情况又大不一样,利奥一世已经年纪不小了,今年五十六岁,而且皇后普尔喀利亚已经于半年前死去,利奥一世顺利接管军政大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的权力够大,他要娶作为寡妇的维妮娜,还真没有人敢说闲话。
  维妮娜可不是一般的女人,此女乃是绝世尤物,男人见之即神魂颠倒,利奥一世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利奥一世很快便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阿尔达里克和迪奥德米尔两人一商量,决定派人秘密前往君士坦丁堡觐见利奥一世,派人前去打着祝贺利奥一世新婚的旗号,但实际上却是去说服利奥一世,让东罗马帝国从东面牵制以秦东主导的匈奴帝国,因为只要稍微有点政治智慧的人都看得主来,如果让秦东这么继续发展下去,如果让秦东统一匈奴帝国,那么南方的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和所有蛮族都将面对匈奴帝国的兵锋,而秦东就是第二个阿提拉,阿提拉才死去几年的时间,无论是东罗马帝国还是西罗马帝国,又或是西哥特人、法兰克人、勃艮第人都对阿提拉的残暴记忆犹新,他们绝对不愿意再次面对阿提拉的兵锋,因此只要利奥一世头脑还是清醒的,那么利奥一世必然会牵制秦东,让秦东不能全力对付东哥特人和格皮德人。
  格皮德人其实是日耳曼人哥特族中的一支,哥特人是在国王伯里格的率领下,离开他们原来在的斯堪德扎岛上的家园,乘坐帆船,来带大洋彼岸所谓的“哥特斯堪德扎”(今波兰北岸)地区。
  在凯撒时期,恺撒大概没有听说过哥特人,哥特人也没有听说过他。此时,他们正忙着寻找并适应一个新的家园。据说,刚刚抵达现在的波兰海岸,他们之间就发生了很不愉快的事情:三艘帆船并没有同时抵达目的地,因为有一艘船上的人恰好都特别懒,在划桨时不肯出力,所以比其它两艘船到得都晚。三艘船上的人为此大吵了一架,最后决定干脆再次分家,前两艘船上的人们气呼呼地向南走了,第三艘船上的人则呆在原地,暂时不肯再迁移了。他们定居下来的这块土地被叫做“哥特斯堪德扎”,这和后来新大陆上的“新英格兰”、“新约克”(纽约)可谓殊途同归。但是,他们自己以后却不再被叫做“哥特人”,而被他们的同胞们改了个侮辱性的名字:“格皮德人”,就是哥特语里“懒虫”的意思。不过,格皮德人虽然行动迟缓,但打起仗来却十分英勇,他们是日耳曼人中最为彪悍的一支,在以后将扮演“上帝之鞭”终结者的角色。
  阿尔达里克和迪奥德米尔两人都向君士坦丁堡派出了秘密使者向利奥一世的新婚表示祝贺,向东是几乎全部都是秦东控制下的匈奴帝国的领土,他们派出的使者不敢以本来的身份经过秦东控制的地盘,因此只能化装成商队一路向东。
  他们有惊无险的穿过了秦东控制下的地盘,这要得益于秦东的治下十分重视商贸,因此商人在秦东的领地上只要在盘查的时候身份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就会放行,两个使者的商队运气很好,尽管有过被盘查的经历,但却没有被查出来什么,实际上日耳曼人许多民族的人长相都差不多,如果不用本来的语言说话,一般人还真分辨不出到底是哪一族人。
  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商,两个使者的商队终于抵达了君士坦丁堡,而此时刚好距离利奥一世与维妮娜的结婚日期只相隔几天时间,而正是这几天的时间,他们就有机会在婚前见到利奥一世。
  负责接待外国使臣的东罗马帝国官员在接到东哥特人和格皮德人的两位使者的拜访之后不敢怠慢,将两个使者迎进官邸,经过商谈之后东哥特和格皮德人的两位使者提出在利奥一世大婚之前前去觐见的要求。
  东罗马官员当然不能把这两个使者拒之门外,他表示自己会尽快将两位使者请求觐见皇帝的要求上报,至于上面会是什么安排,他表示一旦有消息就会通知两位使者,并且亲自给两位使者安排下榻的地方,以便联系。
  正处于婚前兴奋期的利奥一世听说东哥特人和格皮德人的两个首领距离千山万水,中间还隔着匈奴帝国的地盘,竟然派来使者向他的新婚表示祝贺,他非常高兴,又听说两位使者想尽快觐见他,他高兴之下自然是有求必应,当即决定第二天接见那两位使者。
  得到准确消息的官员立即回去将皇帝准备接见两位使者的消息告诉他们,那两位使者知道也很兴奋,知道这次东行之旅没有白来,他们也想不到这次竟然会这么顺利。(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七章 游说利奥一世

  觐见皇帝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个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是如此,见皇帝之前,宫廷宦官要讲解觐见皇帝的礼仪,以免觐见者在君前失仪。
  《周礼》又详细列出了中国古代“九拜”的跪拜礼:“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而在罗马帝国则没有这么复杂,一般外国使臣觐见罗马皇帝行跪礼就行了。
  朝觐的礼仪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增有减,但臣下见了皇帝要行大礼这一内容几乎是千古未变。于是,皇帝见臣下跪拜在地,不觉得有甚么不妥,臣下对坐在龙椅上的人低眉俯首顶礼膜拜,也不觉得有失人格。
  可是当使臣要以本国礼仪觐见外国皇帝时就容易出现争议了,例如1792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时引起的礼仪之争,世人常常提起,最后是按中国方式“三跪九叩”了,还是按英国式的礼仪觐见了,中英的记载似乎并不一致。据英国记载,使团按照觐见英王的礼仪,单膝跪地,未曾磕头。而中方大臣的奏折则说“令该贡使等向上行三跪九叩头礼毕”。
  不管怎样,礼仪的争论,使乾隆极为不快,接待的规格立即改变。他在御旨中说:“似此妄自骄矜,朕意甚为不惬,已全减其供给。所有格外赏赐,此间不复颁给。外夷入觐。如果诚心恭顺,必加以恩待,用示怀柔。若稍涉骄矜。则是伊无福承受恩典,亦即减其接待之礼,以示体制,此驾驭外藩之道亦然。”清朝自视为“天朝上国”,把广阔的世界纳入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之中,除了朝贡关系以外,对国际之间还有甚么别的关系很生疏。公平地说。在闭目塞听、故步自封的环境里,不独清王朝统治者会以自我为中心评价世间万物,恐怕任何人都会如此。
  凡争执。总要涉及内外两方,中方在争,外方也在争;同时,礼仪之争不仅顺治、康熙、乾隆遇到过。就是在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也遇到过同一性质的问题,历史跨度很大。《遣唐使》云:大食遣使来唐,进马匹方物。使者晋见太宗,“唯平立不拜”,但太宗以“大食殊俗”来解释,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