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帝国时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李生明红着眼说道,“孙七,你干什么,员外说了,这场战斗不要俘虏的,而且我要手刃了那个沈应时。”
    孙七邪邪的笑道,“就这么杀了他们,既不是太便宜了,怎么对得起我们死伤的那么多弟兄。”
    说完,就要让人把他们押到孙永金面前去。
    战斗结束,大营之中,满当当的坐着珠山军和南甸军的高级将领,还有一个个寨主或是头人的头面人物,只见他们的眼睛齐刷刷的扫向营帐的中央,一名衣裳破烂的清兵。
    孙永金笑眯眯的看着他,问道,“你就是那个沈应时?”
    只见那人一身衣裳虽然在火场之中烧得不成样子,更被捆得像个粽子,但一脸的倔强模样还能看得出是一个当官的,只见他倨傲的走了两步出来,昂首说道,“没错,我就是大清总兵沈应时。”
    说话之间,两名南甸兵就狠狠的踢向他的膝盖,硬是把他压了下去,他努力的挣扎了一下,没能挣扎起来,不过嘴上倒是极为硬气,说道,“哼,你以为杀了我,就赢了吗,别忘了,我的身后是整个大清,就凭你们这么一点点人马,能折腾到什么时候。”
    孙永金沉下脸来,冷冷一笑,说道,“这么说我还得喊你一声沈大人,沈总兵,我现在还得给你松绑,然后给你磕头认错是吗?”
    他一字一句的说道,脸sè变得更加的然后厉声说道,“你想得很美啊”
    听到这句话,沈应时脸sè变了变,可依然说道,“哼,如果你现在悬崖勒马还来得及,恐怕你还不知道这云南一地究竟有多少人马吧,若是有朝一日,这十几万大军一起压上来,你认为自己能挡得住吗。大清统一天下已经是大势所趋,你又何必螳臂挡车呢。”
    孙永金还是冷冷说道,“是吗,大势所趋吗?因为是大势所趋,所以我应该任由你们这些清兵在这片土地上胡作非为,任由你们践踏这片土地的人们。”
    他一边说着,就一边站起身来,强行把沈应时拖出帐外,只见密密麻麻的山民不知何时就聚集在外面,看见一名清兵出来,哭着喊着就要来杀了他,如果不是士卒们挡住,说不得现在就能把他撕成碎片。
    到了这个时候,就连装得极为硬气的沈应时也变了变脸sè,呢喃的说道,“你什么意思,你想干什么。”
    孙永金厉声说道,“我想干什么,我想让你知道,在这片土地上作恶,究竟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沈应时再也掩盖不住脸上的惊恐之sè,结巴着说道,“你你就不怕我们的大军报复”
    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得孙永金对着那些山民喊道,“这个人就是满清的总兵,就是他带人攻破了你们的寨子,就是他把你们抓到寨子里当作苦力,同样也是他在背后用屠刀驱赶着你们要冲击我们的战阵。”
    说道,营外先是一片寂静,接下来爆发出一阵凄厉的声音,“这个杀千刀的”
    只见一个老fù人哭着向这边猛扑了过来,引起山民一阵更加汹涌的猛扑,直到孙永金对着人群大声喊道,“现在我就把他jiāo给你们处置”
    他的脚下传来惊恐的叫声,“姓孙的,你想死啊,等我们十几万大军过来,定要你死无葬身之地。”
    孙永金冷冷一笑,直接把他推向那些山民,然后大声说道,“告诉你,无论清兵是来一万也好,十万也好,滇西的这片大山都会成为他们的葬身之处。”
    “好”那些寨主和头人之中传来一阵叫好声,如果是在以前,孙永金说出这样的话来,他们只会嗤之以鼻,但如今,他们相信,孙永金说到就能做到,就算是吴三桂到了这里,也只有一个下场,就是死。
    就在如此的叫好声中,久经沙场,不知沾染了多少鲜血的沈应时丧生于山民的手上,而此时,腾越城的马宁也在一直等待着这支清兵的消息,等待着那不知究竟能不能把消息传过来的哨探。
    当一天又一天的过去时,马宁感到自己的身子越来越支撑不住,随时都会垮掉,终于拿起笔来,写出一封信,向昆明快马传去。
    '。。'
    。。
第四十一章 吴三桂的心思
    第四十一章吴三桂的心思
    昆明城外的道路上,几个看起来上了年纪的老者跪在一群士兵面前,不停的向着最中心的一名军官磕头,眼看得已经磕破了头皮,但依然不肯停息,双眼老泪横流,苦苦的哀求着说道,“军爷啊,咱们不能没有土地,那可是我们的命根子啊”
    那名军官眉头微皱,一脚把老者踢滚到地上,怒骂道,“老东西,死开。wWW!”
    看着眼前的一幕,在周围忙活的农夫不禁摇了摇头,但又不敢上去做什么,满脸都是无奈的神sè。自从清兵来了之后,他们不仅圈占了以前属于大明皇室的土地,更朝着昆明城边的良善百姓下手,一时间,民怨沸腾,可也仅仅只是民怨沸腾而已。
    突然间,那名被踢倒在地的老者喷了一口鲜血,眼瞧着就不行了,只是用他存在于这个世上的最后一口气息死死的拉住那名军官的鞋子,惹得他更加的恼怒,朝着老者的尸身又是两脚下去。
    那些远远看着的农夫捏了捏手中的工具,咬破了嘴突然间看见一人奋力扔掉手上的农具,狠狠的扇了自己两耳光,然后走进房子里去。
    不过,那些清兵对周围的气氛浑然不觉,自顾自的大笑起来。
    恰在此时,一骑快马扬起一路的尘土,仿若闪电一般的从那些人身边跃过。顿时,就把他们笼罩在尘土之中,那些清兵很是呛了两口,然后在那里怒声骂道,“赶着去投胎啊”
    虽然是骂着,但是对于同为清兵的人,他们还是没有做出什么事来,只是听见一人说道,“那人好像是从滇西来的。”
    听到这话,那名军官调笑着说道,“该不会又是那个马总兵递来什么急件,哭着喊着要来讨要援兵吧。”
    周围的兵丁都是一阵哄笑,说道,“马宁自诩能征善战,要去镇守腾越那样的要冲之地,这回居然在一个土财主面前栽了跟头,也不知道再来到昆明的时候,还能有什么脸面。”
    这话一出来,惹得那群兵丁更加大声的哄笑,又听得一人说道,“说起来,这事也有沈总兵的不该,俗话说,家丑不外扬,这沈总兵倒是把同僚的丑事一五一十的宣扬了出来,仿佛生怕我们不知道滇西吃了个大败仗一样。”
    于是,众人更加笑了起来,同时脸上尽是对滇西诸将鄙夷的神sè。
    不过,作为马宁的传信兵,那名骑士却没有这么轻松,更没有心思去嘲笑什么,就连沈应时把他们的丑事捅出来这么恶心的事情也没时间去追究。他身在腾越的第一线,自然知道他们所面临的形势有多么的严峻,腾越城下一战,使得城中jīng兵龟缩不出,丧失了他们最后的斗志。如今,前来增援的沈应时又是生死不知,此时此刻,无论以前沈应时同他们有多少的不对付,他最大的期望都是那个家伙还能好好的活着,还在南甸战斗,甚至于立下大功。这样他们在滇西才能继续站得稳脚跟,他们在云南圈占的那些土地,才能真正的落入袋中。
    只见得他飞快的冲进昆明城中,然后另一名骑兵带着信,朝沅江飞驰而去,又是扬起了一路的尘土,神sè匆匆,浑然没有注意到周围的农夫悄悄唾骂了一声,“杀千刀的,让马一跤摔死你。”
    说话间,那名骑士向后看了看,农夫打了个寒颤,忙低下头去,直到再也看不见那名清兵的身影,才稍稍的松下一口气。
    那名清兵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留意到农夫的辱骂,只是纵马狂奔,一路上不肯停歇,不断的bī近沅江这座城池。
    此刻,也就是沅江这个地方,清兵的营头一眼望不到边,更有无数的士兵列阵,将一座城池死死的围住,时不时就能听见炮火的轰鸣之声,城头上chā着几个大大的“明”字旗号,不过已经歪歪斜斜,连炮火燃烧的痕迹都能够看得分明,书写出一副饱受摧残的景象,就连不多的火炮也早已哑了火,只能任由清兵的大炮继续摧残着城墙。
    突然之间,又是一面城墙轰然倒塌,化作一堆碎石,清兵的阵列之中齐声发出欢呼,一名将官模样的人拔出刀来,向前一指,成群结队的人就朝着那个缺口猛冲过去。
    城中的士卒也同样把最强的力量集中到这个缺口上,街道上无数的人在奔跑,簇拥到缺口处着长枪朝着前面的清兵虽然那些清兵拿起盾牌护身,可惜在如此密集的人群面前,所有的一切都显得不那么好用,而且缺口两边的城墙上,那里的守卒根本就不管下面的人究竟是清兵还是友军,直接就是把擂木、土石,甚至于炸yào不间断的扔下来。避无可避的清兵只能硬生生的挨上,倒在头顶的攻击之下,然后被不断倾泻下来的土石掩埋,化作这座城墙的一部分。
    这样的战斗在这座城池上仿佛上演了不是一次两次,守卒们尽管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但还是拼死把清兵赶了出去。
    看到又一次失败,那些拿着千里镜的清兵将官都是一阵摇头,心知今天的战斗又到了该结束的时刻,虽然攻克这座城池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但心中还是感到一丝焦虑。
    自从永历逃到缅甸之后,大明的军事存在或是投降,或是退入缅北,整个西南的形势,对他们空前绝后的好,于是,诸将都是随意的在昆明圈占土地,把家人迁移过来,摆出一副安家立业的派头。谁知道,李定国只是一封信过来,就惹得沅江叛起,重新竖起大明的旗号,要来跟他们抢云南。这块地方,看来还远远没有到达大局底定的程度,而他们圈占的那些土地,也还没有真正落入袋中。
    就这么想着,他们都忍不住看向大旗之下的那个人,只见他拿着千里镜就这么看着清兵的撤出,一派冷静的气势,不知不觉就给人一种极为安心的感觉。突然间就想到,就是这个人带着他们一路走来,从山海关开始,一路杀到这里,然后拥有了如今的荣华,他们相信,这种荣华还将在他的带领下持续下去,子子孙孙,永远享用不尽。
    这时,那人似乎也看见周围将官的神sè,笑着说道,“怎么,这么快就打累了,不过是挫折而已,能够比得上我们在汉中打的那一仗。”
    听闻他如此轻松的语气,众人都是一阵大笑,气氛瞬间就变了过来,而那人身边更有一人,看起来很是jīng明的模样,在那里频频点头,暗暗念到,不过是一番话,就轻轻化解了部下的疑虑,更是轻松鼓舞起了部下的斗志,如今的吴三桂比起初出茅庐之时,倒是更能cào控人心。
    此人乃是吴三桂的心腹,名叫杨谄灯档阃返耐保苍趚iǎo声耳语到,“其实,让他们这么luàn上一luàn也是一个好事,否则朝廷怎么能知道我们一路过来究竟付出了多少的辛劳。”
    吴三桂微微点头,知道他所指的是什么,不禁想起自己同洪承畴的一番对话,要想永远的保有西南的地位,就不可让云南一日无事。只有云南还没有安宁,那些盘踞在北京的满清贵胄才会一直需要他,才不会削他的兵权,才能够捞取到更多的好处。不过,云南的动luàn必须在他的掌控之中,绝对不能有所逾越,而沅江之显然超出了他的底线。
    于是,听见他轻声说道,“沅江闹得太过头了,该给他们点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