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的早年与晚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列在他名下的“湘学”

    ,标榜“禹墨为本,周孔为用”

    ,“贵诚蔑浮”

    ,崇尚艰辛勤俭,影响也极大。两种政治方向截然相反的“湘学”传统,错综复杂结为一体。当年不仅一般青年学子,即志士仁人也方向不辨、主次不分。从梁启超、杨昌济到陈独秀、毛泽东都佩服过曾国藩。这种历史现象也说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甚为复杂;反面中有正面,正面中有反面;非中有是,是中有非,其主次、轻重就看如何历史地辩证地对待。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湖南就是这样一个新旧斗争特别剧烈而复杂的地方。谭嗣同、梁启超等办时务学堂和南学会时,湖南为全国最富朝气的一个省。唐才常自立军失败,时务学堂学生被杀害的达200多人。清末留日学生和同盟会会员也数湖南人最多。黄兴被称为革命的实行家,他领导了黄花岗起义,这是辛亥革命的前奏。武昌起义是以湖南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

    为依托的。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种当年被世人称道的“湖南人精神”

    ,有其深远影响。

    正是在黄花岗起义时节,毛泽东到了长沙。这个有志于学的乡下青年,立即投入学生的火热斗争之中,在学校发表政见,剪辫明志。武昌起义时,他就马上投笔从戎,正式参军当兵,过了半年军营生活。这件事说明,革命形势到来时,革命与求学两事相较,前者对他是第一位的。他虽然还看不清辛亥革命实际失败了的原因(到办《湘江评论》时就清楚了)

    ,却觉得自己在军营中已无事可做,于是转而继续求学。

 11

    毛泽东早年的道路5

    他是一个我行我素不受束缚的人,虽然写得一手好文章(这是旧社会头等进身之阶)

    ,很被学校当局欣赏,他还是从那呆板的课堂生活中退出来,跑到图书馆狼吞虎咽了半年,读自己爱读之书。读书是他一生最大嗜好。这时,严复译名著特别是《天演论》,以及其他西方书籍包括世界地图,使他进一步打开了眼界,不仅思考中国的问题,也思考世界的问题。

    从这些书籍中他受到近代启蒙教育,接受了进化论思想,认为必须以斗争、进化、自强、自立的观点和态度,来观察和对待万事万物,包括个人;认为中国要救亡图存,只有“早日变计”

    ,“力今以胜古”。他自己回忆,“这是我学习历史上最有价值的半年”。

    1913年春,已经快20岁了,由于经济不能独立,毛泽东只能违背心愿进了供膳宿的湖南第一师范,在这个学校勉强自己读了五年半,于1918年毕业。从1915到1918年,正是世界和中国大动乱的年代,湖南长期成为南北军阀拉锯的战场,课堂也是不平静的。他利用这个学校,专心于自己喜好的社会科学(不好自然科学)

    ,从国学(经典古籍)

    、诗文、历史、地理到哲学、伦理学,尤好哲学,中外古今或涉猎或专攻或全书抄录。还天天读报(这也是一生习惯)

    ,关注时事。

    总之,一心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和改造社会的道路。他以此为己任,努力将自己塑造好;从学识、思想、能力到身体,力求向上,时有变易;不动笔不看书,每天写日记;生活极有规律,读书问难,锻炼身体,都按计划行事。他的思想随着时代前进,处在新旧交替的急剧变化之中。他自己对这段生活作了这样的评价: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候开始形成,我

 12

    6毛泽东早年的道路

    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

    毛泽东幸运的是,在这个并不称心的地方,遇到了很好的老师和很好的同学。老师学识渊博,道德高尚,教书育人并重;同学勤学苦练,思想前进,以国家栋梁自许。他们都忧国忧民,怀有救亡革新、改造社会的志向。影响最大的伦理学教师杨昌济,国外留学十年,博通古今,学贯中西,批判分析,自成体系,而且以身作则,尽力教导学生立志复兴国家、改造社会,做一个光明磊落的有用人才。师生之间互相切磋,有如朋友和家人。蔡和森这样,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好学深思,交换心得,不分彼此。他还不以周围几个知交为满足,敢作超凡脱俗、标新立异之举,刊登启事,广结校外同志。

    为砥砺品行,研究学术,集体互助,努力向上,在毕业之际,他们这一群时代精英,终于结成新民学会这样的进步团体;成立时的21人中,除罗章龙外,都是受教于杨昌济的一师学生。

    在这个学校,毛泽东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施展他的学识和才具,抱负和胆略。例如,他的异乎寻常的写作才能为老师赞赏,同学传诵,还在《新青年》上发表极有思想见地的大块文章;反对袁世凯称帝时,他做了有效的宣传鼓动;他主持学友会,锻炼同学的自治能力,活跃课外生活;他创办工人夜校,为失学的工人尽心服务;在南北军阀混战,一次长沙城短暂真空时,他领导“学生志愿军”巡逻护校,利用溃军不知虚实,竟缴了一支北军的枪械;为了解社会实情,他与好友以游学方式,在暑假中不花一文钱,周游洞庭湖滨五个县;他的“野蛮其体魄”的身体锻炼,冷浴、冬泳、露宿

 13

    毛泽东早年的道路7

    等,多是常人所不敢为。这个为老师看重、同学敬佩的特殊学生,在一次全校学生“人物互选”中,德智体三个方面综合票数最多,为全校第一。这件事最能说明青年毛泽东是一个何等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说,他的社会科学尤其文史知识水平,当年就在大学毕业生中也是佼佼者。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不过说明学校教育和学生本人的成绩。现在要说明的问题是,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今后的征途同苦难的中国前途,竟如此密不可分,结成一体。

    了解他的学生时代生活之后,使人深深感到,这同他离开校门时两个方面打下的基础有关:一是,他自己的学识才具和思想水平,已经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身体力行、知行结合的重现实精神,为他今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和从事艰难复杂的革命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他不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斗,而是结合了一班志同道合的亲密朋友,组织成一个战斗的团体,集体行动,共同作战。

    终于在湖南这个地方(也在法国勤工俭学运动中)为建立中国共产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两个方面确是现代中国历史的幸运。

    毛泽东在学校时还没有机会接触唯物主义,只能从古今中外各种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哲学中,加以分析批判和选择,同时在《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和个性解放的思潮影响下,树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思想主人之心,道德范人之行”。

    他强调一个人要确立信仰和志向,首先要研究哲学和伦理学,这样才能抓住宇宙和人生的大本大源。他的改造国家和社会的志向,是同改造哲学和伦理学的思想联结在一起的。

    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在“实现自我”

    ;极力主张“身心并完”

    ,

 14

    8毛泽东早年的道路

    “发达自己身体及精神之能力至于最高”

    ;十分强调个人主观意志的能动作用,即“个人精神主义”

    ;追求“独立所有”的道德完美境界,用自己的理想,唤醒国人,来改造这个旧世界。总之,具有救国救民“舍我其谁”这样一种英雄气概。

    他这种探究大本大源思想的另一特征,就是认为运动、抗争为宇宙人生的普遍规律。他从体育之研究,人皆乐“动”

    ,而得出“天地盖惟有动而已”这一理论观点,认为“动”是天地身心的本性。他对一切差异、对立、冲突、动乱,不仅持完全肯定的态度,而且持赞赏喜爱的态度;认为宇宙间水力、风力因遇地势之抵阻,而益增其奔猛、怒号;战国、刘项、汉武匈奴、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他的结论是:“安逸宁静之境不能长处,非人生之所堪;而变化倏忽乃人生所喜也。”在日记中写的“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也并非单纯从身体锻炼得来的偶感,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本源思想,并且是一贯身体力行,也为后来历史证明的他的人格个性特点。

    “以不断运动、顽强奋斗、克服‘抵抗’、实现自我为人生快乐,是青年毛泽东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特征。”

    “运动、斗争成了他的身心存在的第一需要。”

    ①在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下,毛泽东和他的朋友们离开了这所学校,踏上人生的征途,荆天棘地、狂风暴雨在等待着他们。

    毕业之后,这一群志同道合的新民学会会员,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去向问题,一致意见是向外发展。

    必须走出湖南,到

    ①李泽厚:《青年毛泽东》,《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第126页、128页。

 15

    毛泽东早年的道路9

    通都大邑,出洋留学,自由研究,获得世界知识,以求救国救民之道。恰遇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为此毛泽东第一次来到久已向往的北京。克服种种困难,学会会员终于分几批到法国勤工俭学,向海外发展成为事实。

    毛本人决心留在国内,为学会打好基础。在北京停留的半年,更使他眼界大开。他结识了陈独秀和李大钊,接触了许多他钦佩的思想激进人物,还同一些左翼青年成为朋友,吸收了许多新的思想,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粗浅知识,参加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脑中装满了许多社会实际问题。

    他自己回忆这半年生活:“政治的兴趣继续增加,思想越来越激进”。

    他深深感到,“近数年来,中国的大势”

    ;“革新之说,不止一端。自思想、文学,以至政治、宗教、艺术,皆有一改旧观之概。甚至国家要不要,家庭要不要,婚姻要不要,财产应私有公有,都成了亟待研究的问题。更加以欧洲的大战,激起了俄国的革命,潮流侵卷,自西向东。国立北京大学学者首欢迎之,全国各地各学校的青年大响应之。”

    ①

    他带着这些新思想和新的活动经验,回到长沙之后不久,就爆发了五四运动。这回的主观与客观形势,就同八年之前的辛亥革命时大不相同了。毛泽东立即投入并领导了长沙的火热斗争,新民学会会员成为领导的核心,自己成为学生运动随后成为驱张运动的领袖人物。从此开始了他一生“克服抵抗”的革命活动,显示出卓越的才能和超凡的思想。这时,

    ①《健学会之成立及进行》,《湘江评论临时增刊》第一号,1919年7月21日。

 16

    01毛泽东早年的道路

    《伦理学原理》批语中那些纯粹思辨的东西,冥思苦想的抽象问题,“只有精神生活,而无物质生活”等等,统统不见了,而让位于当前现实的斗争和实际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他主编主撰的《湘江评论》,走出了湖南,尤其气壮山河的《民众的大联合》长文,获得辉煌的成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