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特种兵之英雄本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左到右依次为:
    乌拉圭“毛瑟”步枪的m1908刺刀及其刀鞘,刺刀长413毫米
    德国98步枪的m1908阅兵型刺刀,刺刀长430毫米
    德国1908/34刺刀
    英国“恩菲尔德”no1mk3步枪的p1907刺刀及其刀鞘,刺刀长577毫米
    苏联“莫辛-纳甘”1891/30步枪的刺刀,刺刀长510毫米
    西班牙98/43卡宾枪的砍刀型刺刀及其刀鞘,刺刀长380毫米
    瑞士工兵用的96/11刺刀及其刀鞘,刺刀长605毫米,可配装在1911步枪上
    瑞士k31匕首型刺刀及其刀鞘,刺刀长440毫米
    英国“恩菲尔德”no4mk2步枪的刺刀及其刀鞘,刺刀长250毫米
    英国“恩菲尔德”no9步枪的刺刀,刺刀长255毫米
    德国“德马哥”匕首及其刀鞘
    比利时装在fnfal自动步枪上的管式单功能刺刀
    岛**对刺刀的重视程度, 由其九九式轻机枪上都装有刺刀座可见一斑, 这也是全世界唯一的特例。 英军也曾在斯登冲锋枪上搭配了刺刀, 但其实用价值是相当可疑的。
    等到半自动和全自动武器普及, 并配上了高容量弹匣之后, 单兵的火力大增,刺刀的地位更是江河日下, 除了夜袭等敌我不明, 两方极度接近而且敌我混杂的时候, 根本没有端枪冲锋的机会, 大老远就会给扫倒。最近一次的事例, 是1982年在福克兰岛龙丹山阵地(mount longdon, falkland island), 英军发起了刺刀冲锋,以29名英军、 50名阿根廷部队死亡的代价, 夺下据点。 可见偶而用之, 倒也还有奇效。
    刺刀虽然在今日实战上的重要性日益减小,但是仍是训练部队的一个重要课目, 对培养体能, 士兵
    日军刺刀的集体意识和杀气, 有很大的助益; 就如同齐步走, 踢正步一样, 永远不会从部队完全消失。但是练兵者也莫要本末倒置, 将其当成主要战术, 实战时如同驱民于壑。。
    由于百年来各国生产了不计其数的刺刀, 种类式样繁多, 因此搜集刺刀也是军品搜藏的热门项目。 刺刀虽也是可以杀人的军品, 但是没有枪械敏感, 比起收藏军服、 配件, 却又多了那么一点致命的吸引力。
    以大部而言, 可分成刀柄、 刀格, 刀身和刀鞘。名思议, 是在刀把背上加装一块铁片, 以防枪口火焰伤及刀把和刀把背。 有些久历沙场的刺刀, 因为没有枪焰护片, 刀把背上有明显腐蚀痕迹。 但这并不是常见的配置, 只有德国制的刺刀才常看到。
    注油孔是供润滑油进入刀把内的一个洞, 提供内部机件(刺刀座卡榫、 刀鞘卡榫、 弹簧等)润滑之用。 有人亦称其为漏水孔, 指的是万一内部进水时, 能让水份快速流出。 这也不是常见的配置。
    刺刀座槽是一个鉴别刺刀型式的重要指标。 供毛瑟步枪使用的刺刀,和其他枪械的刺刀迥然不同; 一般称毛瑟刺刀座槽t/o型, 而其他的为t型。 以中国字而言, t/o型不如说是十字型更为妥切。这是毛瑟刺刀的重要特征, 没有别种步枪使用此种座槽。 毛瑟在1895年取得一项刺刀不接触枪管的专利,但是到了1898年式才完成h型插座的设计, 在此之前的毛瑟步枪, 都是采用枪托下插座型式。 另一个例外是阿根廷的1909型,为了重覆使用1891型步枪刺刀, 因此阿根廷1909年型也采用了t型。
    刀格可细分成:护手钩, 枪口环
    枪口环是供刺刀固定在枪管之用, 除了德国之外,各国刺刀都有枪口环。 毛瑟考虑在枪管上加上外物会影响弹道, 因此德国的刺刀从1898式起, 都没有枪口环, 是其特色。 不过外销的毛瑟,却都有枪口环, 可能是因为买方坚持, 觉得光是h插座不够牢靠。
    枪口环的长短, 也是一个鉴别刺刀型式的指标。刺刀座在枪托下的, 枪口环延伸较长; 毛瑟式刺刀的枪口环则紧贴刀背, 因为其刺刀座便在枪管下。 一个例外是enfield no。 1iii*和1907式刺刀的组合, 在枪口下另外有一个圆柱供枪口环套入。 由一把刺刀上, 枪口环到刺刀座槽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刺刀座到枪管的位置, 也可判断出刺刀座到枪口的长度。 因此, 大致可以决定枪枝前端各要件的相对位置, 因而决定其形状。
    护手钩在19世纪末期很流行, 大多数刺刀都有这样的设计, 大多数向前弯; 德国的1898系列刺刀护手钩则向后(也叫quill back)。 一次大战后的刺刀大都去掉这一项配置。
    刃柄是最常有印记的部份, 通常会印上生产者的厂徽或名字。
    刀身的形状、 长短差距极大, 但是可以粗分成单刃、 双刃, 半双刃三种。
    单刃最有名的例子是日式的明治三十年式, 其形状如同武士刀, 只有一面是锋利的, 另一面为刀背。
    配合岛国本三八步枪使用的中期型明治30年式刺刀, 单刃,另外, 单刃、 半双刃的刺刀, 还可分成上方开锋和下方开锋两种。 当然此处的上方、 下方指的是上刺刀时的方向。 一般以下方开锋较多, 因为上方开锋的刺刀, 刺入人体时, 伤口正对枪口; 喷出的血液有可能大量进入枪管之中。
    绝大多数的刺刀为半双刃,差别仅在于刀背开锋部份的长短。 枪口火焰产生的高热, 对刺刀金属会有一定影响, 枪口下的部位, 仿如不断的经历□火程序, 应当补强。多数刺刀的刀背为刀刃中最厚的部位, 双刃刀则无法达到此一目的。 德国在一次大战中, 还曾使用过一些1898型刺刀,背面具有锯齿(sawback), 当时曾引起交战国的交相谴责, 与毒气、美军的散弹枪, 同列为不人道的武器。
    以制造的难度而言, 刺刀对加工技术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在对公差的控制上,须保证枪口环、卡榫尺寸与步枪相吻合,因此普通铁匠铺难以打造。刺刀在中国的生产, 和枪械一样, 发展的非常缓慢;汉阳兵工厂在成厂十年中,生产了130,726各式枪支, 却只生产了2,310把刺刀。 在军阀时代至抗战之前, 更是大量向欧洲列强购入了各式刺刀。
    中国自制的刺刀, 主要是供汉阳造和各式土洋毛瑟步枪使用。 汉阳造的刺刀为单刃, 长度及造型类似日本的明治三十年式。 中正式和其他毛瑟步枪的刺刀, 刀刃形状则有英式1907年式和比利时1924年式两大类。
    由于产量有限, 造枪和造刺刀分开, 因此到了抗战时,地方部队中有许多士兵没有刺刀。 例如开赴前线的川军, 记载中说有的枪栓要用绳子绑住才不会掉出, 士兵一律没有刺刀。 有的部队干脆发给士兵大刀,以近供战使用, 至少大刀片的供应可以自给自足。
    刀鞘在二十世纪初多为皮制, 以厚实的皮革制成,两端配上金属套。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各国多以全金属制造刀鞘。 美军则以合成材质、 纤维板或金属片作材料, 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以电木制作,但还是以金属为主。 中国在抗战时, 因物资匮乏, 曾以猪皮制造皮套, 连着腰带环, 类似今日的民间猎刀皮套。 日军在战争末期,油尽灯枯,曾以竹片、 木片制造刀鞘。
    国造元年式刺刀及金属刀鞘,皮套榫也是一个鉴别刺刀年代的指标, 一次大战及之前的皮套榫, 大致为圆型, 状如香菇, 一战之后, 开始有l型出现, 有如反置的衣钩。 近代美式刺刀则不用皮套榫, 以双钩挂在弹带上。
    从刺刀出现之后, 便有人想到, 为何不将刺刀固定在枪上, 使用时伸出,不用时收起, 一来不会有遗失之虞, 需要时, 也可以很快的备便。 最早的折叠式刺刀装在荷兰的1826/30年式火枪上, 以螺栓固定在枪侧。之后陆续有零星的例子, 但是从未成为主流。 近代较有名的是中国的五六 … 一式冲锋枪, 在枪管下有回叠的枪刺, 仿自俄式的sks折叠枪刺。在越战记录片和电影中常有北越军使有此型枪刺的镜头。 但是五六 … 一式采用折叠枪刺的理由, 经济上的考虑可能大于战术思想的辩证。
    折叠式刺刀不能成为主流的原因, 有如上述, 士兵们使用刺刀的时机, 千奇百怪, 战阵上使用反而是末节。 (服役时曾见人以刺刀砍凤梨、切西瓜、 开牛肉罐等), 装在枪上的固定枪刺, 当然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874 江上足俊
    杨潇拔出腿上的军刀:“看见了吗?这就是特种部队用来对付拼刺刀的小鬼子的最好的武器!”
    大头看了看道:“诶大哥!你这刀还没有刺刀长呢,怎么对付人家呀!小鬼子的刺刀那么长!”
    “长怎么了?那手枪短,刺刀好使吗?兵法有云,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咱们来做个示范,大头的速度最快,你拿把刺刀,我就拿这军刀,咱们俩来试试!”
    大头道:“大哥,你这是要玩真的呀!刀剑无眼,这能行吗?”
    “费什么话,让你来你就来的了!”杨潇准备好了军刀,招了招手道。
    大头把刺刀上上,两人一比,大家伙都笑了:“大哥!你这是什么呀这是!没法比!”
    杨潇微微一笑道:“一会你们就明白了!”
    大头呼喊着冲了过来,手中的刺刀玩命般刺向杨潇!杨潇道:“好!就是这个气势!来吧!”,脚下一拧,让过刺刀,一个旋身背贴,绕到了大头的后面也不回头,手中的军刀卡在了大头的脖子上!轻轻一动道:“你已经战死了!”只要他的军刀一动,大头的脖子就会被割断喉咙!
    “哇!太快了吧!厉害厉害!”大家伙这才感到事情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这军刀灵活多变,刺刀太长了施展不开!
    “大家都看见了吧!这就是一寸短一寸险的好处!当然了,也得分人,就是给你再好的装备,你们自身的硬件不配合到位也是白搭!”
    说着把手中的军刀递给大头:“把你的刺刀给我!”大头把刺刀扔给了他,杨潇刺刀在手,两人对峙了一会,大头忽然间抢进来,他的速度不能说不够快的,但是杨潇的速度更快!就在大头手中的军刀就要刺中他的一瞬间,他将手中的枪杆一镗,再一别,军刀便失去了准头,杨潇的刺刀却迅速一横,冰凉的刺刀刀锋便横在了大头的脖颈间!已经贴紧他的喉咙,杨潇只需要轻轻一动,他的喉咙管就会被划断!
    杨潇放开大头道:“弟兄们都看清楚了吗?为什么我要你们练习速度!这就是速度取胜的典范例子!所以说有时候决定战斗胜利的因素并不一定是身手高超的人!却往往都是速度快的人!但是首先你们自身的身体素质一定要过硬!快很准是我们的秘诀!所谓的一刀致命就是这个道理!战场上讯息万变,谁能够走在别人的前面,谁就是决胜者!”
    这回这帮人算是见识到了真人真章了,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了,不好好学的后果是什么?那就是一个死!而且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又过了一个月,杨潇已经把所有的有关特种训练的本领交给了大头他们三个,这三个小子可是今非昔比了,尤其是候迁变化最大,食量猛增,身上的肉见多了,可不是说变胖了,而是变膀了,变得结实了!浑身上下被杨潇给锻炼成了倒三角腱子肉!自己别提有多臭美了!
    清晨,杨潇来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