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铮髟谡茏诘谋鼐飞希梢匀盟布湫某狈肯肫鹕锏牡谝桓雠耍慕岱⑵拮用鲜希撤禾一ㄎ薹ㄈ棠停北颊础
此符成功了,哲宗真的很快就来了。
第二个,画一张回心转意鸳梦重温符,把它烧掉化在茶水里,等哲宗来后让他喝下去。他就会忘记这几年里的一切不快,瞬间穿越回成亲的那一天,和孟氏再度一次蜜月。
旧日重现,人生能够重来,多么让人心动!可惜的是,那一天哲宗无论如何都没渴,那杯茶一直放在茶几上,等他走了都没喝,它成了一个原装正品没开封的杯具。
这招失败后,第三个出炉,这一次堪称是必杀技,由ABCD四大救星共同操作,群策群力,全力以赴。先由孟氏她姐到民间去收集驴驹、媚蛇雾、叩头虫等邪物,再交给法瑞精工细作成超品符箓。与此同时,王坚用南方的枫木为孟氏做成一个微缩版的小祠堂,为她诚心祷告,祝她成功。最后由燕氏出马,劝孟氏拿着这张符箓到哲宗的寝宫去,把它悄悄地放在哲宗的床上。
参见前面最开始时孟氏向哲宗坦白符箓的桥段,这时她应该带着这张超级符箓去见丈夫,把养母、尼姑等全部的ABCD都上缴,这才够皇后嘛。
可是让人大跌眼镜,只隔了这么几天,她就180度大变身,带着超级符箓一步步地逼近了丈夫,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任务。
请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是之前的那次坦白是个骗局,旧党出于各种考虑编出了这个洗白人品的谎言,还是孟氏过于理智了,女儿的生死问题太小,可以坦白;自己的幸福是大,必须不择手段呢?
无可查考,不过无论原因是哪个,孟氏的行为都很不崇高。
前三招用过,静静等待成果,一天天过去了,他们滚烫的诅咒热情越来越冷,哲宗没有来,更加没有回心转意。一个巨大的问号生成,他们必须得搞清楚——为什么符箓没有生效?
课题太庞大了,很显然短时间内没希望搞懂。那么换个思路,有鉴于古代术界有句名言——“法不可以制众,术不可以施之于贵宗。”就是说再强大的法力,不可以用来治理国家,因为民众太多,法力无法笼罩;再狠毒的诅咒也要分清楚打击对象,如果对方是传承悠久的贵族大家,很可能会失灵。因为贵宗家世绵长,福缘深厚,免疫力太强。
皇帝是贵中之贵,无极之贵,也许这就是诅咒不灵的根本原因。
呵呵,想到这个就轻松了,咒不倒皇帝不等于咒不倒嫔妃,何况一个小小的婕妤,在后宫等级里连嫔妃都算不上。按等级,婕妤之下有美人、才人各九名,她之上是九嫔,有昭仪、昭容、昭媛等,再之上是夫人,是贵妃、淑妃、德妃、贤妃,贵妃之上才是皇后。
皇后与婕妤,仿佛九霄与黄泉!
非常好,ABCD们决定,去诅咒刘婕妤,身份的差距、咒术的精良,从哪方面来说都赢定了就是不去想,以两者十万八千里的身份差距,搞定个小奴才,需要用这种歪门邪道吗?
魇镇刘婕妤开始,仔细分析,会发现这次诅咒的全过程居然和近现代战争步骤暗合。
第一步,超远距离打击。
太监王坚出马,凭着高超的记忆力记住刘婕妤的相貌,找人画出来,挂在皇后宫里的隐秘处,由燕氏每天在特定时辰用大头针在心口等特定位置狠扎。
第二步,空降近距离打击。
由孟氏她姐出公差,到民间去搜集一样重要道具——五月间死的痨病人尸体。把它烧成灰,秘密地带进宫里。
太监王坚把这种骨灰悄悄地带到刘婕妤的住处,均匀地撒在地面上。
第三步,把诅咒和骨灰之力结合,全面提升狠毒程度,变成七家针、骨灰符箓混合灰,一边在皇后宫里积极作法,一边分批次、大剂量投入到被诅咒者的家里。
这样一来二去,刘婕妤的身边不停地出现种种反常物质,次数少还行,可以当作不明垃圾处理掉,次数多了换谁都发毛,尤其是细心敏感的女孩子。
刘婕妤发现了,作为一个出身民间的女孩子,她第一时间就明白出了什么事。真是聪明!她直接一路泪花哭着奔向自己的男人,宋哲宗。把所有的悲伤恐惧一点不落地全都倾诉在报案流程里。
和前面孟氏的呆呆症症状正相反。
宋哲宗会怎么想,哪怕一千万个不相信,他的脑海里都会自动浮上来前些天孟氏亲手交给他看的符箓,有了这片阴影,对孟氏来说,最乐观的估计都是立案调查。
哲宗把案子交给皇城司内押班梁从政、御药院苏珪共同审理。这是非常正确的,皇城司管的是皇宫安全,出入证件、卫士值班、宫门关闭等事都归他们管。而御药院是皇宫内部的药局,负责皇家人员的医疗护理,像符箓、骨灰之类的东西正好由他们鉴别。
北宋皇宫里前所未见的事发生了,一声令下,皇城司全体出动,把涉案人员抓了起来,关在一座偏殿里,不分身份的贵贱,像燕氏了、孟皇后她姐了,一视同仁,统统按倒了严刑拷打。打出案情后,到御史台找了个叫董敦逸的御史过来,帮忙录口供。
至此结案。
除了皇后孟氏没有到庭之外,所有人都招了,拿着这样的案情还要哲宗说什么?真是神棍家族出来的小姐,一家子都歪门邪道。
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九月,哲宗亲自到延和殿向各位宰执大臣宣布废掉皇后。孟氏出居瑶华宫,赐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其他的与案人员,如燕氏、法瑞、王坚等人全体处死。
案子结了,事儿没完。废皇后操作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流程——“儿女”出面调解。话说君如父臣如子,爹妈闹离婚,儿女就算阻止不了,也得哭着喊着打人情牌。
为孟氏出牌的是许将、李清臣、曾布。这三个人很用心,和哲宗面对面时不仅讲感情,更提到了技术要点。比如太监王坚给孟氏建祠堂,不是还没建成嘛;给你倒茶水,你不是没喝嘛;把魇镇物放到了你和刘婕妤的房间里,不是也没死人嘛真让人怀疑他们是来劝人的,还是来撮火的。
看他们的劝词,多像2009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里,球迷扯出来的一面横幅啊——“踢了没断不算严重”
横批“中国足协,你真天津”。
理所当然的,哲宗愤怒了,一贯清秀端庄的好青年难得地变了脸色,说:“朕待皇后有礼,不意其所为如此。朕日夜怵惕,至为之废寝食!今日之事,诚出于不得已。”
之后赶人出宫,这事到此为止。
他想得美,满朝大臣都是皇后的“儿子”,这三个不顶用,还有别人呢。一位御史站了出来,陈次升,这位仁兄很有名,他是被旧党所认可、在新党执政时也能当官的高人。作为一个官方检查人员,他提出的是审查方式不对。
他说,事情和皇后有关,应该交给外廷的大臣来审理。现在由太监们定论,万一里边有猫腻,会让后世人笑话的。
哲宗气得一脑门子的黑线,怀疑这个公务员的忠诚性。你也知道这和皇后有关,相当于你老妈犯事了,你不说遮着盖着在家里处理,非得交到外面,大庭广众的随便人围观。你可真孝顺,可真聪明!
难道皇宫内部发生的事,交给皇宫专职防卫部门皇城司来处理,不合规矩吗?
何况还有一位御史同案笔录。
下一个跳出来的就是这位笔录。董敦逸在定案后一个月里连续写了两封奏折,说废孟氏时天上阴了,是老天不想废她;人都发愁,是人不想废她。现在废了,实在是不应该啊。
哲宗大怒,法官推翻自己的判罚,而且是连续推翻两次。你当国家法令是过家家?!
下令,把董敦逸罢免,贬到南方边远地区反省。这条命令一下,清静日子彻底不见了,朝廷里最大的大佬全涌了过来。
章惇、曾布、蔡卞、许将、李清臣等三省大臣全体到位,一起劝说。
中心议题是一点,当初让董敦逸参加审问就是为了取信于人,现在处罚他,不是公开承认审问中有错误吗?自乱阵脚的事不能干啊。
这是好话,可惜哲宗彻底气晕了,谁的话也听不进去,最后面对喋喋不休的众多唐僧,他大叫一声:“三省与一知军!”
意思是把三省全体官员都罢免,去到边疆当军寨负责人。
很吓人,可惜对章惇没用,章惇像强迫型推销员那样对哲宗一通压迫式劝说,终于让皇帝回心转意了。这时先饶了董敦逸,过半年再收拾他如此这般,事情终于定案,孟氏住进了皇家道观里,成了一位清心寡欲的修行人。
在之后的10多年里,她真的是在不断地修炼着。等她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时,她彻底变样了,一个完美的政治生物出现,她让宋朝在最危难时因她而受益,成为当之无愧的国母太后。
这都是后话了,在她被废除时,留下的最后一点余波,是关于新党人,具体来说就是章惇的劣迹。宋朝官方的说法是,她是政治牺牲品,是章惇为了彻底抹杀高滔滔时期的印迹做的无数坏事中的一件。
这么说太荒谬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新党曾经陷害过她,相反事后为她出面的全是新党首脑,不惜为她和皇帝吵翻了天。何况说实话,她的分量太轻了,章惇就算想害人,也轮不到她。在这个时段里,章惇有一个整体构思,要由微入渐,从浅到深,把旧党连根拔起,再留不下一丝一毫的存活率。
为了这个目标,章惇什么都不顾了,让空洞的正义、纯洁见鬼去。当年的王安石倒是纯洁,看他到底留下了什么,宋朝之所以到今天的局面,都是他对旧党斩草不除根的毛病!
章惇拟定的计划的第一步,是毁掉旧党的精神支柱司马光,在贬他的官、毁他的碑、收他的谥号、收回子弟恩荫之后,要进一步地挖他的坟、掘他的墓、鞭他的尸、晒他的骨!
第二十一章 同文馆之狱
天这个提议是三省宰执官共同向哲宗提出的,哲宗很心动,只是几次举手想拍板,可就是有点小犹豫。犹豫中他发现宰执队伍里有两个人表现得有点小消极。
散会。
哲宗遣走其他人,单独留下了他们。一个是许将,一个是曾布。从这时起,曾布的老毛病犯了。翻他的案底,当年王安石改革,他是最先倒戈的核心,从性质上说,他比吕惠卿更危险。
吕惠卿反的是王安石本人,于变法始终不渝;曾布反对的是改革法令,从根本上和新法划清了界限。可惜的是,在宋朝讲究的是“君子和而不同”,这种小叛变往往显得高大独立。
随着改革派复兴而重新登台的曾布,从这时起不断地和章惇唱反调,直到把北宋推向无底的深渊。
这时曾布、许将说:“发人之墓,非盛德事。”乍一听很有理,挖坟掘墓的事无论是官方干还是私人干,都很缺德,当然了,“考古”除外。
哲宗听了点头,对,你们说得对,“朕亦以为无益于公家。”这事儿到此为止,司马光的坟保住了。
所有的史书都称赞曾布说得对、宋哲宗做得对,章惇实在是太凶残太恶毒太小人了,连死人都不放过,实在过分。
我们用自己的眼睛来分析。挖坟的确不高雅,可要分对象。针对当时的形势,参考后来的发展,证明了旧党